光学膜片及其裁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783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膜片及其裁切方法。光学膜片包括一基材以及多个段差结构。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侧边。段差结构的一第二表面实质上为平面且与基材的第一表面不共平面。梯形柱结构凸出地形成于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段差结构的一侧,且沿平行于侧边的一方向延伸。段差结构沿基材的侧边呈列状排列并与基材一体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升光学膜片的裁切过程的效率及光学膜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膜片及其裁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膜片及其裁切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多个段差结构的光学膜片及其裁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中小尺寸背光模块的光学膜片,一般都是针对不同产品尺寸的需求将一大面积的膜片进行裁切,于裁切过程中需先依据裁切机台的销(pin)的位置于光学膜片上进行打洞作业,于将已打洞的光学膜片配置至裁切机台上的销方可定位光学膜片的位置以利后续裁切作业的进行,如此可使光学膜片于裁切工艺中不会偏移。然而,对应于不同产品尺寸的光学膜片,其裁切机台的销的位置并不相同,故使得将光学膜片对准销的位置进行打洞时的操作复杂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及其裁切方法,其光学膜片具有多个段差结构,其通过预先在光学膜片上形成多个对位标记用的段差结构,能够供技术人员依据不同的产品尺寸的需求在段差结构处进行打洞,以降低操作复杂度,提升光学膜片的裁切过程的效率及光学膜片的使用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包括一基材、多个段差结构以及一梯形柱结构。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侧边。段差结构具有一第二表面,所述段差结构的所述第二表面实质上为平面且与基材的所述第一表面不共平面。所述梯形柱结构凸出地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段差结构的一侧,且沿平行于所述侧边的一方向延伸。所述段差结构沿所述基材的侧边呈列状排列并与所述基材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段差结构位于所述侧边与所述梯形柱结构之间。其中,所述段差结构与所述梯形柱结构之间的距离介于3~30mm之间。其中,所述段差结构中相邻的二者之间的间距介于5~10mm之间。其中,所述段差结构的一外侧最大水平距离介于3~7mm之间。其中,所述段差结构为凸出结构或凹陷结构。其中,所述段差结构为空心柱,且所述段差结构的一内外侧间水平距离介于0.25~2.75mm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膜片的裁切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一上述的光学膜片。接着,撷取光学膜片的段差结构的影像,以确定光学膜片的基材上的多个待穿孔位置。接着,对应所述待穿孔位置将基材贯穿,以形成多个贯孔。接着,通过所述贯孔将光学膜片定位固定。最后,裁切光学膜片。其中,于提供所述的光学膜片时,裁切所述光学膜片的步骤为在所述梯形柱结构的一中心位置进行裁切。其中,于提供所述的光学膜片时,所述梯形柱结构具有一上表面和相对于所述上表面倾斜的二斜面,所述上表面连接于所述二斜面之间,且裁切所述光学膜片的步骤为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二斜面中的一者之间的位置进行裁切。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光学膜片沿y轴方向的侧视示意图。图2A至图2C绘示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段差结构的示意图图3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段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示意图。图5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膜片的裁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200:光学膜片110、210:基材111、211:第一表面112、212:侧边120、220:段差结构121、221:第二表面121’:外缘侧121”:内缘侧230:梯形柱结构230c:中心位置231:上表面232:斜面D1:外侧最大水平距离D2:内侧最大水平距离G:间距H:垂直高度差P:贯孔S:距离S101、S102、S103、S104、S105:步骤T:内外侧间水平距离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须注意的是,本揭露并非显示出所有可能的实施例,未于本揭露提出的其它实施态样也可能可以应用。再者,图式上的尺寸比例并非按照实际产品等比例绘制。因此,说明书和图示内容仅作叙述实施例之用,而非作为限缩本揭露保护范围之用。另外,实施例中的叙述,例如细部结构、详细步骤等等,仅为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对本揭露欲保护的范围做限缩。实施例的步骤和结构各的细节可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内根据实际应用工艺的需要而加以变化与修饰。以下是以相同/相似的符号表示相同/相似的元件做说明。请同时参照至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膜片100包括一基材110以及多个段差结构120,其中光学膜片100可例如是用于背光模块的导光膜片(lightguidefilm)。如图1所示,基材110具有一第一表面111和一侧边112,而段差结构120呈空心圆柱状而凸出地形成于第一表面111上,故段差结构120的一第二表面121与第一表面111并不共平面,且段差结构120沿侧边112呈列状排列并与基材110一体成型。段差结构120例如是通过辊轮(roller)押出转印的方式形成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上,基材110与段差结构120例如是由相同的材料通过辊轮押出转印的方式一体成型。具体而言,段差结构120沿侧边112在Z轴的方向上呈列状排列并与基材110一体成型。于本实施例中,段差结构120呈空心圆柱状,凸出地形成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上。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2A,于一些实施例中,段差结构120可以是凸出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的凸出结构,例如是空心圆柱(如图2示出)或实心圆柱(如图2A示出)。请同时参照图2B至图2C,于其它实施例中,段差结构120可以是凹陷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的凹陷结构,例如是圆形凹陷结构或是凹陷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的环状沟槽(如图2C示出)。一实施例中,段差结构120也可以是凸出结构与凹陷结构两者的结合,例如是于凸出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的实心圆柱外围搭配凹陷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的环状沟槽;另一实施例中,为方便打洞工艺的进行,亦可于凸出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的空心圆柱内搭配凹陷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的圆形凹陷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仅需使段差结构120的第二表面121与基材110的第一表面111不共平面,如使第二表面121与第一表面111具一垂直高度差,即可使段差结构120于影像于感光耦合装置(Charge-coupledDevice,CCD)下易于撷取。于一实施例中,段差结构120较佳包含凸出结构,可使CCD于影像撷取过程中更容易聚焦。于一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21与第一表面111的垂直高度差范围为25~125μm,例如是40~110μm或是50~100μm。于一实施例中,段差结构120的第二表面121的一外缘侧121’于俯视下呈圆形,例如是图1所示的圆环形;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21的外缘侧121’于俯视下可以是四边形、五变形、六边形等规则形状的实心或空心(环状)的多边形,并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侧边;/n多个段差结构,具有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实质上为平面且与所述第一表面不共平面;以及/n一梯形柱结构,凸出地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段差结构的一侧,且沿平行于所述侧边的一方向延伸;/n其中,所述段差结构沿所述侧边呈列状排列且与所述基材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TW 1071478361.一种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材,具有一第一表面和一侧边;
多个段差结构,具有一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实质上为平面且与所述第一表面不共平面;以及
一梯形柱结构,凸出地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位于所述段差结构的一侧,且沿平行于所述侧边的一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段差结构沿所述侧边呈列状排列且与所述基材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差结构位于所述侧边与所述梯形柱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差结构与所述梯形柱结构之间的距离介于3~3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差结构中相邻的二者之间的间距介于5~1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段差结构的一外侧最大水平距离介于3~7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炜展陈信宏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