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善柔性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78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改善柔性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背光单元简化了要形成为车辆内饰件形状的层结构,并且具有较薄的厚度和改善的柔性。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导光板、反射片和丙烯酸类粘合片,所述发光器件配置为发射光;所述导光板具有聚碳酸酯并且配置为分散从发光器件接收的光;所述反射片具有纤维并且设置在导光板的下方以反射由导光板分散的光;所述丙烯酸类粘合片介于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反射片包括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改善柔性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经实现了采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各种光源的照明单元,从而根据各个电子装置的特性使用适当的光源来提高发光效率。照明单元可以在车辆中用作平板光显示器的背光单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背光单元简化了要形成为车辆内饰件形状的层结构并且具有较薄的厚度和改善的柔性。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平面照明装置,其通过去除了当形成为车辆内饰件的基材并且粘附至车辆内饰件时所产生的气泡而具有改善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确保柔性从而形成为三维弯曲形状,例如车辆内饰件的形状。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通过粘合片结合导光板和反射片,并且即使在进行热成型时也可以防止分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具有改善柔性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反射片以及丙烯酸类粘合片,所述导光板包括聚碳酸酯并且配置为将从发光器件接收的光分散在其中;所述反射片包括纤维并且设置在导光板的下方以反射由导光板分散的光;所述丙烯酸类粘合片介于导光板和反射片之间,其中反射片包括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导光板的厚度可以为0.25至0.4mm。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导光板可以包括漫射涂层,并且漫射涂层可以包括选自透明聚合物树脂、具有低折射率的无机颗粒及其组合的一种。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反射片的纤维可以是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尼龙及其组合的一种。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反射片的孔的尺寸可以为20至400μm。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反射片可以选自机织织物、针织织物、无纺织物及其组合的一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如果反射片为机织织物,则反射片的孔的尺寸可以为20至100μm;如果反射片为针织织物,则反射片的孔的尺寸可以为150至400μm;如果反射片为无纺织物,则反射片的孔的尺寸可以为80至100μm。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反射片的纤维可以包含无机物。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选自反射片的纤维内部、纤维表面及其组合的一个区域可以包含无机物。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无机物可以包括选自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氧化钡(BaO)、氧化锌(ZnO)及其组合的一种。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当使用1.4mm的管口(nozzle)测量时,反射片的透气率可以为1cc/cm2·sec以上,当使用16mm的管口测量时,反射片的透气率可以为380cc/cm2·sec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平面照明装置可以包括上述背光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一种具有改善柔性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制备包含聚碳酸酯的导光板;制备包含纤维的反射片;结合导光板和反射片;消泡,并且进行热成型,其中,反射片包含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制备导光板时,导光板可以包括漫射涂层,并且漫射涂层可以包括选自透明聚合物树脂、具有低折射率的无机颗粒及其组合的一种。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制备反射片可以包括:制造织物,活化织物的表面,并且进行辊压。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活化织物的表面时,可以通过使用选自氩(Ar)、氧(O2)、氮(N2)及其组合的一种进行织物的等离子体处理来活化织物的表面。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制备反射片时,反射片可以选自机织织物、针织织物、无纺织物及其组合的一种,如果反射片为机织织物,则反射片的孔的尺寸可以为20至100μm;如果反射片为针织织物,则反射片的孔的尺寸可以为150至400μm;如果反射片为无纺织物,则反射片的孔的尺寸可以为80至100μm。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制备反射片时,纤维可以包含无机物,选自纤维内部、纤维表面及其组合的一个区域可以包含无机物,如果纤维内部包含无机物,则在制造织物时可以将无机物与纤维的原料混合,然后纺成纤维;如果纤维表面包含无机物,则在制造织物时可以将无机物与纺丝纤维表面上的乳液混合以涂覆纤维表面。下面讨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和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在以下进行讨论。附图说明下文将参照附图中显示的实施方案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特征,下文给出的附图仅为说明的目的,因此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包括光入射部的背光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背光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显示应用了实施例1的背光单元的平面照明装置的弯曲状态的照片;图4是显示应用了实施例1的背光单元的平面照明装置的工作的照片;图5是显示应用了对比例2的背光单元的平面照明装置的工作的照片;和图6(a)和图6(b)是显示车辆遮阳帘的工作的照片,所述车辆遮阳帘中形成有包括实施例1的背光单元的平面照明装置。应当了解,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显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实施例显示在附图中并在下文描述。虽然本专利技术与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不是要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这些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实施方案,而且覆盖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落入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代形式、修改形式、等效形式和其它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中,即使显示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元件也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相比于实际尺寸放大了结构的尺寸。在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中,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不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例如,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除非具有明显不同的上下文含义,否则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在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中,诸如“包含”、“包括”、“具有”等术语将被解释为表示存在描述中陈述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或其组合,并且不排除存在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或添加它们的可能性。另外,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板之类的部件被称为位于另一部件“上”时,该部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部件上”或者其它部件也可以插入两个部件之间。以相同的方式,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板之类的部件被称为位于另一部件“下”时,该部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部件下”或者其它部件也可以插入两个部件之间。说明书中使用的代表组分的量、反应条件、聚合物和共混物的所有数字、值和/或表达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n导光板,其包括聚碳酸酯并且配置为分散从发光器件接收的光;/n反射片,其包含纤维并且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下方以反射由所述导光板分散的光;和/n丙烯酸类粘合片,其介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之间;/n其中,所述反射片包含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31 KR 10-2018-01739101.一种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包括:
导光板,其包括聚碳酸酯并且配置为分散从发光器件接收的光;
反射片,其包含纤维并且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下方以反射由所述导光板分散的光;和
丙烯酸类粘合片,其介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反射片之间;
其中,所述反射片包含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厚度为0.25mm至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漫射涂层;
所述漫射涂层包括选自透明聚合物树脂、具有低折射率的无机颗粒及其组合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片的纤维包括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尼龙及其组合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片的孔的尺寸为20μm至4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片包括选自机织织物、针织织物、无纺织物及其组合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
如果所述反射片为机织织物,则所述反射片的孔的尺寸为20μm至100μm;
如果所述反射片为针织织物,则所述反射片的孔的尺寸为150μm至400μm;
如果所述反射片为无纺织物,则所述反射片的孔的尺寸为80μm至1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反射片的纤维包含无机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选自反射片的纤维内部、纤维表面及其组合的一个区域包含无机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平面照明装置的背光单元,其中,所述无机物包括选自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钡、氧化锌及其组合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烘赞具洪谟尹美姃吴桐圭李雪雅朴炳徹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可隆科技特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