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检测液态奶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和检测条技术

技术编号:247973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胶体金检测条,并具体示例了采用该检测条定量检测牛奶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该方法简便经济、快速准确,检测结果与HPLC法无显著差异,能够满足多种的检测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量检测液态奶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和检测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量检测液态奶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和检测条,尤其涉及采用流速归一化设计及多平行检测的方法,属于生物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关于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一般有高效液相法、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方法。其中,高效液相法准确度和灵敏度度高,精度较好,但是需要昂贵的精密仪器和试剂,检测成本较高、耗时长、操作复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很大的限制性,不适宜大规模现场快速检测;另外,酶联免疫法操作步骤较多,检测时间通常为30分钟-120分钟,并且存在基质效应。而胶体金法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和灵敏度高,成本低,这是胶体金法区别于其他方法的最大特点及优势。然而,现有的胶体金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胶体金试纸条通常是利用一条检测线(T线)和一条质控线(C线)来定性或半定量地估计出样品中的霉菌毒素,或者采用了多条检测线(T线),但不同检测线分别包被不同的抗原,因而对于一个目标检测成分而言,实际上也只采用一条检测线来检测,导致检测准确度不高。近年来,中国国民对液态乳品的消费量逐渐增大,乳液的安全与国民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乳制品安全事件频发,使人们对乳制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因此有必要建立乳制品中霉菌毒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然而,与粮食谷物等不同,液态乳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脂类、糖类等大分子,它们在检测条的层析渗透过程中流动性各不同,容易造成奶样中的各成分在测试条的微孔膜里流速不均一,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另外,常规的检测条通常为固定的结构和材料,其渗透率、流速等参数相对固定,因而能够检测的目标物质也相对单一,无法用灵活地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由于液态乳品属于保鲜期短不适合长途运输的物质,对其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具有很深远意义。因此,需要一种既简便、经济,又能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液态乳品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高检测准确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量检测液态奶中霉菌毒素的方法和检测条。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改进点在于通过进行流速归一化设计来稳定液态奶中各成分的流速,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改进点在于将产生流速归一化的部分设置为能够被随时置入或移除的方式,从而能灵活适应不同的检测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改进点在于设置了包被具有梯度浓度的同一抗原的多平行检测线(例如为双平行检测线)来实现准确定量的目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流速归一化设计为在检测条的样品垫背面紧贴一海绵层,优选的,该海绵层为梯形或近似梯形。人们知道,海绵由于其吸水性强,通常被用于快速吸收液体,避免液体飞溅;或者由于其质地柔软蓬松,被用于防撞或保温等,而本专利技术采用海绵并非是利用这些已知的性能。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海绵的孔隙结构实际上能使待测奶样中的成分(尤其是大分子)得以缓慢释放,于是大胆尝试在检测条原有的样品垫下面另外加垫一层海绵材料,使液态奶中的各成分经海绵的归一化作用获得相对一致的、稳定的流速,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尤其是,专利技术人对海绵层的形状进行研究发现,海绵层为梯形或近似梯形时效果最好,此时梯形海绵的短边(或上底)与胶体金垫相接或部分重叠。或许是因为梯形具有两个斜边,与具有固定宽度的矩形相比,更能有效地促进不同成分聚拢而形成流速归一化。可以理解,由于海绵垫是针对常规检测条的额外设置的部分,其本身不是加样垫或不属于加样垫的一部分,因而可以采用目前已知的、能够方便地随时置入或移除的手段将海绵垫置于加样垫的背面,当用于其他测试情境(例如无需准确定量乳液成分)时,可方便地、快速完好地移除海绵垫。也就是说,液体样品不是直接加载在海绵垫上,而是先流经样品垫(完成液体样品的吸入),再通过海绵垫(归一化流速)后流入金标垫。海绵垫的作用是单独的、用于控制样品流速、使其中各成分流速归一化的部件,可被随时置入或移除而不影响整个检测条的结构完整性或正常功能的完全性。这样的设计的好处是,能够灵活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具有梯度浓度的多平行检测线是通过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两条检测线(T1线和T2线)和一条质控线,胶体金抗体先后与两条检测线上包被的不同浓度的同一抗原反应,相当于检测同一目标物质时做了一次平行实验,因此检测结果更准确,检测范围更宽。所述“不同浓度”优选为梯度浓度,例如依次为1.0mg/mL、2.0mg/mL等。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设置两条以上的平行检测线,并使其包被多个浓度梯度的同一抗原来检测同一目标物质也均可适用该方法和思路。本专利技术通过单独或联合(两者或三者)运用上述三个改进点实现了对液态奶中霉菌毒素的准确定量检测,并适用于多种检测情境。而且,本专利技术还对抗原、抗体浓度等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的检测效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霉菌毒素为赭曲霉毒素A。本专利技术的样品垫可为玻璃纤维、尼龙材料等。本专利技术的液态奶为牛奶或普通牛奶、水牛奶、骆驼奶、马奶或羊奶等。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条可有外包装。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条可进行水平检测或垂直检测。本专利技术是对常规胶体金检测条的进一步改良,除本专利技术特别提到的外,检测条的其他材料组分、相关试剂及其浓度、制备方法等均可参照常规胶体金检测条的制备方法。附图说明图1取出海绵垫后的本专利技术检测条。其中:1-样品垫,2-金标结合垫,3-硝酸纤维素膜,4-吸水垫,5-PVC底,6-检测线(T1线和T2线),7-质控线C线。图2本专利技术检测条的线性关系。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10以测定牛乳中的赭曲霉毒素A为例,具体示例了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和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条(海绵垫+多平行检测线)制备过程。应当注意,这种示例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有能力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以便用于其他适宜的目标检测物的检测。实施例实施例1、检测条的制备及结果判读方法一、制备检测条,步骤如下:1)如图1所示,不含海绵垫的胶体金检测条示意图包括PVC底板(5)、硝酸纤维素膜(3)、金标结合垫(2)、吸水垫(4)和样品垫(1),所述硝酸纤维素膜、金标结合垫、吸水垫和样品垫固定在所述PVC底板上。将PVC底板(5)平放在操作台上,在距PVC板上端30mm处贴上硝酸纤维素膜(3),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从样品垫端到吸水垫端依次设有检测线T1线、检测线T2线和质控线C线,所述检测线T1线、T2线和质控线C线、相互平行且与所述胶体金试纸条长度方向相垂直,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T1和T2线上包被有赭曲霉毒素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物,所述质控线C包被有山羊抗小鼠IgG二抗。2)将吸水垫(4)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端重叠2mm贴上,上端与PVC底板取齐。3)将金标结合垫(2)压硝酸纤维素膜下端2mm处贴上,所述金标结合垫的材料是吸附胶体金标记的赭曲霉毒素A单抗的玻璃纤维膜。4)将样品垫(1)的背面可移除地置入一层海绵垫后,压于金标结合垫(2)上约2mm,下端与塑料板下端取齐贴上。5)将装配好的试纸用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条,含有样品垫、金标垫、包被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的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为多条平行检测线,并依次包被不同浓度的同一抗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条,含有样品垫、金标垫、包被有检测线和质控线的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以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为多条平行检测线,并依次包被不同浓度的同一抗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检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垫的背面另外设置有海绵垫。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检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垫为梯形或近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检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能够从样品垫的背面随时置入或移除。


5.一种控制检测条中液体流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进刘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中检葆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