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67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包括离心机主体,离心机主体下设减震底座,减震底座上设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第三缓冲组件和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用于离心机减震,第一缓冲组件可保证离心机居中,保证工作稳定,并可适配多种规格大小的离心机,第二缓冲组件和第三缓冲组件配合工作,可有效缓解离心机震动,保证离心机稳定工作,无法完全缓冲的离心机震动可传递至撑板,通过撑板稳定减震底座,进行减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离心机、减震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特别是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
技术介绍
离心机是一种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常规离心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产生巨大震动,引起机身晃动,不仅会产生大量噪音,同时,也不利于离心机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包括离心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主体的下端设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上板、下板铆接相连,减震底座内部为空腔;所述上板铆接有一圈环形板,所述离心机主体放置于环形板内,所述环形板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缓冲组件,所述下板的周边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缓冲组件,其中部设有第三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弹簧套和挤压板,所述弹簧套由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一弹簧杆构成,所述第一弹簧杆与套筒滑动配合,其一端滑动设置于套筒内,另一端与挤压板铆接固定,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套筒,并挤压第一弹簧杆;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由弹簧筒和支撑脚构成,所述支撑脚的上端铆接有第二弹簧杆,所述弹簧筒包括嵌入于减震底座内的筒体和设置于筒体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杆外套有第三弹簧,其上端间隙滑动设置于筒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筒体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第二弹簧杆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抵压在筒体的下端面,其下端抵压在支撑脚的上端面;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三弹簧杆和导向套,所述支撑座呈圆盘形,其上端面铆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三弹簧杆,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均匀分布,并通过直线轴承与下板相连,所述导向套固定设置于上板的下端面上,并套在第三弹簧杆的上端外,其内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上板的下端面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第三弹簧杆的上端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竖直设置,其上端向外呈弧形延伸;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和支撑座的下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下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撑板;进一步的,所述撑板的上端铆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直线轴承与下板相连,其上端伸入减震底座的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与连接杆之间通过摆臂和传动杆相连,所述摆臂呈V形,通过支架转动设置于上板和下板之间,摆臂的一端与连接杆铰接,另一端与传动杆铰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板的边缘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包括离心机主体,离心机主体下设减震底座,减震底座上设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第三缓冲组件和撑板,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用于离心机减震,第一缓冲组件可保证离心机居中,保证工作稳定,并可适配多种规格大小的离心机,第二缓冲组件和第三缓冲组件配合工作,可有效缓解离心机震动,保证离心机稳定工作,无法完全缓冲的离心机震动可传递至撑板,通过撑板稳定减震底座,进行减振,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稳定离心机、减震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截面图。图2为第一缓冲组件截面图。图3为第二缓冲组件截面图。图4为第三缓冲组件和撑板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如图所示的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包括离心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主体1的下端设有减震底座2,所述减震底座2包括上板3、下板4和连接上板3、下板4的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与上板3、下板4铆接相连,减震底座2内部为空腔;所述上板3铆接有一圈环形板6,所述离心机主体1放置于环形板6内,所述环形板6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缓冲组件7,所述下板4的周边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缓冲组件8,其中部设有第三缓冲组件9;所述第一缓冲组件7包括弹簧套10和挤压板11,所述弹簧套10由套筒12、第一弹簧13和第一弹簧杆14构成,所述第一弹簧杆14与套筒12滑动配合,其一端滑动设置于套筒12内,另一端与挤压板11铆接固定,所述第一弹簧13设置于套筒12,并挤压第一弹簧杆14;所述第二缓冲组件8由弹簧筒15和支撑脚16构成,所述支撑脚16的上端铆接有第二弹簧杆17,所述弹簧筒15包括嵌入于减震底座2内的筒体20和设置于筒体20内的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杆17外套有第三弹簧19,其上端间隙滑动设置于筒体20内,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上端与筒体20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第二弹簧杆17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三弹簧19的上端抵压在筒体20的下端面,其下端抵压在支撑脚16的上端面;所述第三缓冲组件9包括支撑座21、第三弹簧杆22和导向套23,所述支撑座21呈圆盘形,其上端面铆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三弹簧杆22,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22均匀分布,并通过直线轴承24与下板4相连,所述导向套23固定设置于上板3的下端面上,并套在第三弹簧杆22的上端外,其内设有第四弹簧25,所述第四弹簧25的上端与上板3的下端面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第三弹簧杆22的上端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11竖直设置,其上端向外呈弧形延伸;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16和支撑座21的下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下板4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撑板26;进一步的,所述撑板26的上端铆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27,所述连接杆27通过直线轴承24与下板4相连,其上端伸入减震底座2的空腔内,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22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板28,所述传动板28与连接杆27之间通过摆臂29和传动杆30相连,所述摆臂29呈V形,通过支架转动设置于上板3和下板4之间,摆臂29的一端与连接杆27铰接,另一端与传动杆30铰接,传动杆30的另一端与传动板28的边缘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撑板26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本技术的离心机放置于上板上、环形板之间,此时,第一缓冲组件工作,挤压板通过弹簧套对离心机进行挤压,使离心机居中放置,确保稳定,当离心机工作时,第二缓冲组件的支撑脚和第三缓冲组件的支撑座同时接触地面,进行缓冲减震;当离心机晃动过于严重时,支撑脚和支撑座持续进行缓冲的同时,传动板随着升降,从而通过传动杆,摆臂和连接杆带动撑板运动,间断地下行,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此时,无法完全缓冲的离心机震动通过第三缓冲组件传递给撑板,用于稳定减震底座,进行减振;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用于离心机减震,第一缓冲组件可保证离心机居中,保证工作稳定,并可适配多种规格大小的离心机,第二缓冲组件和第三缓冲组件配合工作,可有效缓解离心机震动,保证离心机稳定工作,无法完全缓冲的离心机震动可传递至撑板,通过撑板稳定减震底座,进行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包括离心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主体的下端设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上板、下板铆接相连,减震底座内部为空腔;/n所述上板铆接有一圈环形板,所述离心机主体放置于环形板内,所述环形板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缓冲组件,所述下板的周边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缓冲组件,其中部设有第三缓冲组件;/n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弹簧套和挤压板,所述弹簧套由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一弹簧杆构成,所述第一弹簧杆与套筒滑动配合,其一端滑动设置于套筒内,另一端与挤压板铆接固定,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套筒,并挤压第一弹簧杆;/n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由弹簧筒和支撑脚构成,所述支撑脚的上端铆接有第二弹簧杆,所述弹簧筒包括嵌入于减震底座内的筒体和设置于筒体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杆外套有第三弹簧,其上端间隙滑动设置于筒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筒体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第二弹簧杆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抵压在筒体的下端面,其下端抵压在支撑脚的上端面;/n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三弹簧杆和导向套,所述支撑座呈圆盘形,其上端面铆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三弹簧杆,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均匀分布,并通过直线轴承与下板相连,所述导向套固定设置于上板的下端面上,并套在第三弹簧杆的上端外,其内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上板的下端面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第三弹簧杆的上端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化工离心机,包括离心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机主体的下端设有减震底座,所述减震底座包括上板、下板和连接上板、下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上板、下板铆接相连,减震底座内部为空腔;
所述上板铆接有一圈环形板,所述离心机主体放置于环形板内,所述环形板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缓冲组件,所述下板的周边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缓冲组件,其中部设有第三缓冲组件;
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弹簧套和挤压板,所述弹簧套由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一弹簧杆构成,所述第一弹簧杆与套筒滑动配合,其一端滑动设置于套筒内,另一端与挤压板铆接固定,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套筒,并挤压第一弹簧杆;
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由弹簧筒和支撑脚构成,所述支撑脚的上端铆接有第二弹簧杆,所述弹簧筒包括嵌入于减震底座内的筒体和设置于筒体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杆外套有第三弹簧,其上端间隙滑动设置于筒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筒体固定相连,其下端与第二弹簧杆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抵压在筒体的下端面,其下端抵压在支撑脚的上端面;
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包括支撑座、第三弹簧杆和导向套,所述支撑座呈圆盘形,其上端面铆接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第三弹簧杆,多个所述第三弹簧杆均匀分布,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阳县泰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