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59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粉体干燥领域,公开了一种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中,所述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粉体的竖直设置的干燥筒(1)、设置在所述干燥筒(1)中的搅拌机构(2)、连通于所述干燥筒(1)顶部的进料管(3)、进气管(4)和排气管(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搅拌的方式对滤饼或及破碎物进行搅拌分散,同时以搅拌产生的动能作为加热干燥、破碎分散的能量,可以避免水分快速蒸发而引起粉体硬团聚,不需要设置加热装置,节能环保,并且物料受热均匀,干燥彻底,适用于多种粉体材料,分散效率高、质量好、分散均匀、无团聚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体干燥分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体干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粉体干燥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超细粉体是一种微小的固体颗粒,它属于微观粒子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及表面与界面性质。近年以来,利用超细粉体制成了大量的新型功能材料,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性能,超细粉体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随着超细粉体尺寸的减小,其颗粒的比表面积增加,表面能增大,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增强,粉体内、外表面结构上的差异导致过剩能量即表面能的产生,使其成为一个不稳定的热力学体系。颗粒之间有自发聚集以降低系统自由焓的趋势,超细粉的表面性质变得更加活跃,许多在加热条件下或高温下才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常温下已经很剧烈了。特别是干燥阶段,随着温度变化与水分的蒸发,在表面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桥、盐桥或有机桥等键合聚集体,即硬团聚体,这种反应往往是不可逆的,粉体的硬团聚体一旦形成就难以消除。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团聚越严重。硬团聚体在应用加工过程中其结构不易被破坏,导致了超细粉体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失去了超细粉体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从而使它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超细粉体的团聚问题,严重困扰着粉体工程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发展。近年以来,人们在超细粉体制备过程中探讨了多种抑制和消除团聚的方法:1、表面改性,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增强了超细粉体颗粒的抗团聚性能,表面改性虽然可永久性改善颗粒的抗团聚性能,但是由于改性颗粒表面失去了原本性质,给它的应用带来了显著影响,有时甚至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2、冷冻干燥脱水,利用水在相变过程中的膨胀力使相互靠近的颗粒分开,固态冰的形成阻止了颗粒的重新聚集,从而避免了硬团聚的产生,但是应用于工业生产时,设备投资高,工艺控制比较复杂,不能用于连续处理;3、喷雾干燥法,利用喷雾器将喷入干燥塔内的乳浊液或溶液进行快速雾化,从时间和空间上使团聚失去可能性,但是该方法需要大型装置,而且难以得到细微粉体;4、机械分散法,借助外界剪切力或撞击力使颗粒在介质中进行分散,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超细粉体分散方法。但是该方法是一种强制性分散方法,相互粘结的颗粒在分散器中被打散,排出分散器后会迅速重新聚团;另外随着颗粒粒度的减小,颗粒间自动聚集的趋势变大,分散作用与聚集作用达到平衡后,粒径不再发生变化,同时,脆性物料有可能被粉碎,设备磨损后分散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体干燥分散装置,以解决粉体干燥时不能充分打散、出现团聚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中,所述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粉体的竖直设置的干燥筒、设置在所述干燥筒中的搅拌机构、连通于所述干燥筒顶部的进料管、进气管和排气管。可选择的,所述进料管连接于所述干燥筒的顶板,所述进气管旁接于所述进料管,所述排气管连接于所述干燥筒的顶板。可选择的,所述搅拌机构设置在所述干燥筒的底部。可选择的,所述干燥筒中设置有位于顶部且向下朝向的轴流风机。可选择的,所述干燥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搅拌机构和所述轴流风机之间的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具有径向向内朝向的第一倾斜导流面,所述第一倾斜导流面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径向向内倾斜,所述第一倾斜导流面能够将由下向上的流体引导为朝向所述干燥筒的中心轴线。可选择的,所述干燥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导流件和所述轴流风机之间的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具有径向向内朝向的第二倾斜导流面,所述第二倾斜导流面的下部相对于其上部径向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倾斜导流面能够将由上向下的流体引导为朝向所述干燥筒的中心轴线。可选择的,所述第一导流件和所述第二导流件一体连接。可选择的,所述第一导流件沿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导流件沿周向间隔分布;或者,所述第一导流件为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导流件为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结构。可选择的,所述进气管和/或所述排气管设置有过滤件,所述排气管设置有抽湿风机。可选择的,所述干燥筒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可选择的,所述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包括破碎筒以及设置有所述破碎筒中的破碎机构,所述破碎筒连通于所述进料管。可选择的,所述破碎筒水平延伸,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与所述破碎筒同轴的转轴以及连接于转轴的桨叶。可选择的,所述破碎筒轴向的一端设置有位于下侧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上侧形成连通所述进料管和所述破碎筒的开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搅拌的方式对滤饼或及破碎物进行搅拌分散,同时以搅拌产生的动能作为加热干燥、破碎分散的能量,可以避免水分快速蒸发而引起粉体硬团聚,不需要设置加热装置,节能环保,并且物料受热均匀,干燥彻底,适用于多种粉体材料,分散效率高、质量好、分散均匀、无团聚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粉体干燥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干燥筒2搅拌机构3进料管4进气管5排气管6抽湿风机7轴流风机8第一导流件9第二导流件10破碎筒11转轴12桨叶13挡板14开口15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在工作状态的位置关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中,所述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粉体的竖直设置的干燥筒1、设置在所述干燥筒1中的搅拌机构2、连通于所述干燥筒1顶部的进料管3、进气管4和排气管5。本专利技术的粉体干燥分散装置用于粉体的干燥和分散,例如过滤后形成的粉体滤饼的干燥和分散,特别是针对超细粉体的滤饼,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湿度相对较大的、聚焦在一起的、其他形状的粉体聚焦体,以下将以滤饼为例进行说明,但不表示限制为仅仅用于滤饼。在本方案中,对粉体滤饼的干燥和分散同步进行,干燥筒1可以容纳粉体滤饼(或其初步破碎物),经由进料管3可以加入粉体滤饼(或其初步破碎物),搅拌机构2可以搅拌滤饼,使其充分破碎,在搅拌过程中,滤饼彼此碰撞产生热量,为干燥提供热能,这种热能也可以为粉体提供表面能,以使得滤饼(或其破碎物)破碎分散为粉体;通过进气管4可以向干燥筒1中提供干燥空气,而通过排气管5可以将干燥筒1中湿度较大的空气排出,从而可以降低干燥筒1中的湿度,使得其中的滤饼或破碎物中水分更容易挥发。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并不使用用于干燥筒1的加热装置,而是通过搅拌机构2的搅拌来为滤饼或其破碎物提供热能,即将搅拌机构2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以提供干燥能量,这种加热方式的加热速度更为平缓,使得水分在较低湿度下蒸发,可以避免粉体被过于快速地干燥而产生硬团聚。本方案通过搅拌的方式对滤饼或及破碎物进行搅拌分散,同时以搅拌产生的动能作为加热干燥、破碎分散的能量,可以避免水分快速蒸发而引起粉体硬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粉体的竖直设置的干燥筒(1)、设置在所述干燥筒(1)中的搅拌机构(2)、连通于所述干燥筒(1)顶部的进料管(3)、进气管(4)和排气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粉体的竖直设置的干燥筒(1)、设置在所述干燥筒(1)中的搅拌机构(2)、连通于所述干燥筒(1)顶部的进料管(3)、进气管(4)和排气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3)连接于所述干燥筒(1)的顶板,所述进气管(4)旁接于所述进料管(3),所述排气管(5)连接于所述干燥筒(1)的顶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2)设置在所述干燥筒(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1)中设置有位于顶部且向下朝向的轴流风机(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搅拌机构(2)和所述轴流风机(7)之间的第一导流件(8),所述第一导流件(8)具有径向向内朝向的第一倾斜导流面,所述第一倾斜导流面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径向向内倾斜,所述第一倾斜导流面能够将由下向上的流体引导为朝向所述干燥筒(1)的中心轴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体干燥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导流件(8)和所述轴流风机(7)之间的第二导流件(9),所述第二导流件(9)具有径向向内朝向的第二倾斜导流面,所述第二倾斜导流面的下部相对于其上部径向向内倾斜,所述第二倾斜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广斌吴建华闫启侯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