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输送式热处理炉。目前小弹簧之制造大多先于室温下冷拉至所需的尺寸大小,然后再回火以增加弹簧的韧性,其手段系将小弹簧送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加热,并于小弹簧自热处理炉送出后即集于容器中,且于室温下置放,直到小弹簧自然冷却(降温)到室温;所以目前弹簧的,其实只能称为,因为热处理中最重要的,并没有提供可控制的环境,小弹簧自热处理炉送出直接进入容器中,在容器下方(先处理者)与在容器上方(后处理者),显然降温环境不一致,此外,热处理炉周遭通风环境的改变(例如工人使用电风扇),都造成小弹簧热处理后品质不均一的缺憾。目前弹簧的(即加热炉)有三种不同样态(1)简易式在处理炉内设电热管,以密网状的运输带将弹簧承托送至炉中,于输送带的末端外设集料筒。(2)水平谐振式如图3所示,于炉体A中心横向枢设一后端底部设出口A11的滑移筒A1,前端上方设一入料筒A2,滑移筒A1底面则枢套一导引杆A3,滑移筒A1并于前端底面固设一固抵块A31,且以一马达A4的输出轴A41凸设的推杆A42抵顶固抵块A31,另,滑移筒A1后端与炉体A之固抵座A6间设置弹簧A5,藉之,推杆A42推顶固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输送式热处理炉,主要在炉内空间设具电热装置,并于炉顶与炉底分设入料筒与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炉体内部分别设置数组自上而下分层排列的横卧式输送单元,各输送单元的输送带呈循环式移动,输送带在循环路径中的可载物区段为载物段,其中首层输送单元的载物段始端位于入料筒处,输送单元的载物段末端则位于次层输送单元的载物段始端之上方处,最末层输送单元的载物段末端则位于出料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纯铭,林倍庆,林裕森,
申请(专利权)人:施纯铭,林倍庆,林裕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