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祥专利>正文

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316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主要由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水、汽分离系统、二次送氧助燃装置、窑炉体、支柱、夹层水套、顶盖等组成;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位于窑炉下边,水汽分离系统的水汽分离罐位于窑炉上部,其中设有水汽分离器,二次送氧助燃装置通过通气管和夹层水套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窑炉烧砖的余热,安全生产,无烟、高效、节能,增加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砖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在我国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砖坯成已为主要的建房材料,而烧制砖坯,离不开烧砖窑炉,目前的烧砖窑炉,没有二次送氧助燃装置,不能利用窑炉烧砖的余热,因而,造成环境污染,浪费能源,经济效益低。有鉴于此,本创作人积几十年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经验,经反复实验论证,终得本技术的产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充分利用窑炉烧砖的余热,安全生产,无烟、高效、节能,增加经济效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主要由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水、汽分离系统、二次送氧助燃装置、窑炉体、支柱、夹层水套、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置于导轨上;窑炉体为纵长、横短,有一定高度的立体长方形体,由立柱、炉底面板、炉蓖、炉膛、顶板、夹层水套及上工作台板组成;立柱位于窑炉体平面四角,立柱的上端固接上工作台板,立柱的中部分别和顶板及炉底面板固接,在炉底面板的下方,是位于夹层中的炉蓖;炉蓖下方设有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导轨;炉底面板上方为炉膛,炉膛的上端为顶板,夹层水套位于顶板的上平面上并接有进水管及出水管;上述炉底面板、炉蓖、顶板及上工作台板的中部有与炉眼尺寸相近的长方形通孔;炉膛为耐火材料砌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空心套,置放在炉底面板的上平面上,该炉膛的长方形内轮廓及夹层水套的内轮廓与炉底面板的长方形通孔相一致,炉膛的四周为保温材料层;在上工作平台上方为顶盖;顶盖下端设有引风机及吸气管,引风机和吸气管相接,同时吸气管和作通气管用的厚壁管相接,通气管同时连通夹层水套内腔;上述引风机、吸气管及通气管等构成二次送氧助燃装置;水、汽分离系统由水汽分离罐、水汽分离器、出水管、出气管及连通管等组成;在上工作平台上,设有水、汽分离系统的水汽分离罐,水汽分离罐内设有水汽分离器,水汽分离器和连通管的一端相连接,连通管的另一端和夹层水套相连接,出水管及出气管分别和水汽分离罐相接。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主要由上腹板、下腹板、稳定轴、油缸及分配器等组成;上腹板位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上部,下腹板位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下部,稳定轴及油缸设于上腹板及下腹板之间,电动、手控分配器设于下腹板的一端面上。外包装用阻燃木板、红砖、钢筋混凝土及铁皮或铝合金扣板包装,颜色根据用户需要而定。根据生产需要,窑炉体由多个炉膛组成,炉膛之间用耐火材料隔开。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本技术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改变了传统烧砖窑为固定建筑的模式,使用方便。采用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有电无电都能正常生产,特别是停电及电动控制装置发生故障时,及时改用手控装置,工作效率相同,简单易操作,安全性能好。采用水、汽分离系统,使窑炉夹层水套中的热水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汽水分离器,蒸汽通过安全排汽装置排出,热水流入水箱,保证常压生产,正常循环;因此,减少了噪音,降低了炉压,杜绝了汽阻,使窑炉安全正常生产。采用二次送氧助燃装置,能提高炉温,达到更好的烧结效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节能、无烟、无污染、无噪音的特点,适应更高的环保要求;即进一步净化了空气,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同时,缩短了第一次点燃的时间,能及时调节和控制烧结高温区的温度,保证产品质量,也进一步改善了工人的生产环境。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图1中A-A线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主要由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水、汽分离系统、二次送氧助燃装置、窑炉体1、支柱2、夹层水套3、顶盖4组成;如图所示,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置于导轨5上;窑炉体1为纵长、横短,有一定高度的立体长方形体,由立柱6、炉底面板7、炉蓖8、炉膛9、顶板10、夹层水套3及上工作台板11组成;立柱6位于窑炉体1平面四角,立柱6的上端固接上工作台板11,立柱6的中部分别和顶板10及炉底面板7固接,在炉底面板7的下方,是位于夹层中的炉蓖8;炉蓖8下方设有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导轨5;炉底面板7上方为炉膛9,炉膛9的上端为顶板10,夹层水套3位于顶板10的上平面上并接有进水管12及出水管13;上述炉底面板7、炉蓖8、顶板10及上工作台板11的中部有与炉眼14尺寸相近的长方形通孔;炉膛9为耐火材料砌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空心套,置放在炉底面板7的上平面上,该炉膛9的长方形内轮廓及夹层水套3的内轮廓与炉底面板7的长方形通孔相一致,炉膛9的四周为保温材料层;在上工作平台11上方为顶盖4;顶盖4下端设有引风机15及吸气管16,引风机15和吸气管16相接,同时吸气管16和作通气管17用的厚壁管相接,通气管17同时连通夹层水套3内腔;上述引风机15、吸气管16及通气管17等构成二次送氧助燃装置;水、汽分离系统由水汽分离罐18、水汽分离器19、出水管20、出气管21及连通管22等组成;水、汽分离系统的水汽分离罐18设在上工作平台11上,水汽分离罐18内设有水汽分离器19,水汽分离器18和连通管22的一端相连接,连通管22的另一端和夹层水套3相连接,出水管20及出气管21分别和水汽分离罐18相接。如图3所示,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主要由上腹板23、下腹板24、稳定轴25、油缸26及分配器27等组成;上腹板23位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上部,下腹板24位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下部,稳定轴25及油缸26设于上腹板23及下腹板24之间,电动、手控分配器27设于下腹板23的一端面上。本技术的外包装可用阻燃木板、红砖、钢筋混凝土及铁皮或铝合金扣板包装,颜色可根据用户需要而定,使之浑然一体。如图2所示,根据生产需要,窑炉体1由多个炉膛9组成,炉膛9之间用耐火材料隔开。综上所述,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主要由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水、汽分离系统装置、二次送氧助燃装置、窑炉体、支柱、夹层水套、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置于导轨上;窑炉体为纵长、横短,有一定高度的立体长方形体,由立柱、炉底面板、炉蓖、炉膛、顶板、夹层水套及上工作台板组成;立柱位于窑炉体平面四角,立柱的上端固接上工作台板,立柱的中部分别和顶板及炉底面板固接,在炉底面板的下方,是位于夹层中的炉蓖;炉蓖下方设有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导轨;炉底面板上方为炉膛,炉膛的上端为顶板,夹层水套位于顶板的上平面上并接有进水管及出水管;上述炉底面板、炉蓖、顶板及上工作台板的中部有与炉眼尺寸相近的长方形通孔;炉膛为耐火材料砌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空心套,置放在炉底面板的上平面上,该炉膛的长方形内轮廓及夹层水套的内轮廓与炉底面板的长方形通孔相一致,炉膛的四周为保温材料层;在上工作平台上方为顶盖;顶盖下端设有引风机及吸气管,引风机和吸气管相接,同时吸气管和作通气管用的厚壁管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无烟节能烧砖窑炉,主要由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水、汽分离系统装置、二次送氧助燃装置、窑炉体、支柱、夹层水套、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置于导轨上;窑炉体为纵长、横短,有一定高度的立体长方形体,由立柱、炉底面板、炉蓖、炉膛、顶板、夹层水套及上工作台板组成;立柱位于窑炉体平面四角,立柱的上端固接上工作台板,立柱的中部分别和顶板及炉底面板固接,在炉底面板的下方,是位于夹层中的炉蓖;炉蓖下方设有电动、手控两用升降出坯车导轨;炉底面板上方为炉膛,炉膛的上端为顶板,夹层水套位于顶板的上平面上并接有进水管及出水管;上述炉底面板、炉蓖、顶板及上工作台板的中部有与炉眼尺寸相近的长方形通孔;炉膛为耐火材料砌成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的空心套,置放在炉底面板的上平面上,该炉膛的长方形内轮廓及夹层水套的内轮廓与炉底面板的长方形通孔相一致,炉膛的四周为保温材料层;在上工作平台上方为顶盖;顶盖下端设有引风机及吸气管,引风机和吸气管相接,同时吸气管和作通气管用的厚壁管相接,通气管同时连通夹层水套内腔;上述引风机、吸气管及通气管构成二次送氧助燃装置 ;水、汽分离系统装置由水汽分离罐、水汽分离器、出水管、出气管及连通管组成;在上工作平台上,设有水、汽分离系统的水汽分离罐,水汽分离罐内设有水汽分离器,水汽分离器和连通管的一端相连接,连通管的另一端和夹层水套相连接,出水管及出气管分别和水 汽分离罐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王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