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4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引导头,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快速接头,管体包括与引导头连接的进液管以及与快速接头连接的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之间通过扩容管连接;扩容管的内部通过隔膜将扩容管隔设为集液室和真空室,集液室和进液管以及出液管连通,且集液室内设置有浮力球,进液管上设置有压紧阀门,真空室的上端开设有侧开口,侧开口连接有管口向上的气通管,气通管上设置有气通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积液在集液管内无法向下引流时,通过打开真空室上的气通调节阀,使真空室与大气相通,隔膜膨胀,真空室体积扩大使集液室内压强增大,此时积液可顺利流至引流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管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及肺叶切除术后病人,都有需要在锁骨中线的第二跟肋骨间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引出腔体内的气体,以使废液复张。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中,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胸腔闭式引流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目的是将胸膜腔内的气体和(或)液体引流至体外,恢复胸膜腔的密闭性并重建胸膜腔的正常负压,使肺复张,稳定纵膈,防止因纵膈过度移动及摆动造成循环系统障碍。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胸腔引流管一般为橡胶或硅胶的圆柱型的引流管,功能单一,只具有引流的功能,因此现有技术对胸腔引流管的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例如专利号为CN108392716A的一种可控制流量的胸腔引流管,其通过设置轴承、螺纹杆、横杆、螺纹套、连接杆、移动杆、活动板和移动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胸腔引流管不具备可控制流量的问题,该可控制流量的胸腔引流管,具备可控制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放入胸腔的引导头(1),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引流瓶连接的快速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与引导头(1)连接的进液管(3)以及与快速接头(2)连接的出液管(4),所述进液管(3)和出液管(4)之间通过扩容管(5)连接;/n所述扩容管(5)的内部通过隔膜(9)将扩容管(5)隔设为集液室(502)和真空室(503),所述集液室(502)和进液管(3)以及出液管(4)连通,且所述集液室(502)内设置有浮力球(6),所述进液管(3)上设置有压紧阀门(10),所述真空室(503)的上端开设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连接有管口向上的气通管(8),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放入胸腔的引导头(1),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引流瓶连接的快速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与引导头(1)连接的进液管(3)以及与快速接头(2)连接的出液管(4),所述进液管(3)和出液管(4)之间通过扩容管(5)连接;
所述扩容管(5)的内部通过隔膜(9)将扩容管(5)隔设为集液室(502)和真空室(503),所述集液室(502)和进液管(3)以及出液管(4)连通,且所述集液室(502)内设置有浮力球(6),所述进液管(3)上设置有压紧阀门(10),所述真空室(503)的上端开设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连接有管口向上的气通管(8),所述气通管(8)上设置有气通调节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雅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