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091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穿刺器,所述套管和穿刺器的内部插接有引流管,所述套管和穿刺器的内部插接有宫腔镜管,所述宫腔镜管表面安装有宫腔镜,所述引流管的左端设置有喷头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流管与喷头套筒的设置便于清洗液的进入冲洗,在此过程中,通过喷水孔的设置将清洗液喷出,当清洗液的进入后对固定环、圆形板推动拉动弹簧,使得锥形套从喷头套筒的内部伸出,且在伸出的同时锥形套与喷头套筒之间形成喷水通道打开,从而改变清洗液喷出的角度方向,通过该结构的设置实现冲洗均匀,冲洗的范围扩大可以对不同的角度方向冲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1、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腹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可由胆道疾病、酗酒、高脂血症、外伤、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诱发。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可逐渐好转,但约10%~20%的患者会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主要特征是胰腺实质和/或胰周组织发生广泛性坏死,易并发感染、脓肿形成、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是目前临床治疗中的重大难题之一。

2、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传统的外科开腹清创方式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倾向于采用微创介入技术,尤其是在坏死灶形成后的中后期阶段,通过经皮穿刺或腹腔镜方式进行坏死组织清除与引流,已成为治疗趋势。然而,这类清创引流操作中仍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清创不彻底:由于坏死灶通常分布在胰腺周围多个解剖间隙,形态不规则,常见的单孔或固定角度引流管在进行清洗冲灌时无法覆盖全部病灶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部设置有穿刺器(2),所述套管(1)和穿刺器(2)的内部插接有引流管(3),所述套管(1)和穿刺器(2)的内部插接有宫腔镜管(5),所述宫腔镜管(5)表面安装有宫腔镜(6),所述引流管(3)的左端设置有喷头套筒(4),所述套管(1)和穿刺器(2)的总长度小于引流管(3)的长度,所述套管(1)和穿刺器(2)总长度小于宫腔镜管(5)的长度,所述喷头套筒(4)的内壁右侧开设有相通安装口(41),所述安装口(41)的内壁与引流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头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锥形套(4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部设置有穿刺器(2),所述套管(1)和穿刺器(2)的内部插接有引流管(3),所述套管(1)和穿刺器(2)的内部插接有宫腔镜管(5),所述宫腔镜管(5)表面安装有宫腔镜(6),所述引流管(3)的左端设置有喷头套筒(4),所述套管(1)和穿刺器(2)的总长度小于引流管(3)的长度,所述套管(1)和穿刺器(2)总长度小于宫腔镜管(5)的长度,所述喷头套筒(4)的内壁右侧开设有相通安装口(41),所述安装口(41)的内壁与引流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喷头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锥形套(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42)的外表面与喷头套筒(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锥形套(42)的左侧外表面直径与喷头套筒(4)的内壁直径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42)的外表面斜面与喷头套筒(4)的内壁形成喷水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4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3),所述固定环(4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板(44),所述圆形板(44)的右侧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相通的喷水孔(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灶清创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朱俊玲赵婧原刘志强张宁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