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吸引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吸引管。
技术介绍
骨科手术中,为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负压吸引是不必不可少的设备,其包括吸引头头、吸引管以及负压吸引设备。目前传统的吸引头头前段为一细长管道,长约210mm、内径为4mm、尾部稍增粗约4.8mm与吸引管连接,吸引管内径约6.0mm,吸引管4两头与吸引头头以及与负压吸引设备连接的接头处均缩小,内径为0.45cm,因此吸引设备中最容易阻塞的部位为吸引头头前部以及吸引管的两端狭窄部位。在骨科关节置换手术中,会产生大量块状骨组织,所以非常容易产生阻塞,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出血,影响患者的手术感受,增加巡回护士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效果好的防堵吸引管。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防堵吸引管,其包括吸引头和吸引管,吸引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吸引头头部和吸引头尾部,吸引头头部为直管结构,吸引头尾部为梯形管结构,吸引头尾部的一端与吸引头头部连接;吸引管的两端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头和吸引管(4),所述吸引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吸引头头部(2)和吸引头尾部(1),所述吸引头头部(2)为直管结构,所述吸引头尾部(1)为梯形管结构,所述吸引头尾部(1)的一端与吸引头头部(2)连接;所述吸引管(4)的两端设置有漏斗状的连接头(5);所述吸引头尾部(1)的另一端插入连接头(5)内,且另一端的内径等于吸引管(4)的内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防堵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头和吸引管(4),所述吸引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吸引头头部(2)和吸引头尾部(1),所述吸引头头部(2)为直管结构,所述吸引头尾部(1)为梯形管结构,所述吸引头尾部(1)的一端与吸引头头部(2)连接;所述吸引管(4)的两端设置有漏斗状的连接头(5);所述吸引头尾部(1)的另一端插入连接头(5)内,且另一端的内径等于吸引管(4)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5)的内壁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增厚部(3)、第二增厚部(7)和第三增厚部(6),所述第一增厚部(3)、第二增厚部(7)和第三增厚部(6)相互平行。
技术研发人员:曾本强,罗凌云,刘淑芸,洪伟,彭兰,秦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曾本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