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伸入患者口腔并隔离患者牙齿的柔性橡胶筒、能够被弯折成U型并支撑患者口腔的第一弹性圆环以及用于置于口腔外部并包裹患者口唇的第二弹性圆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分别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的两端且所述柔性橡胶筒的两端分别翻折将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完全包裹。当将本装置套置于患者口腔内,本装置会将患者的牙齿和口唇包裹,从而保护气管插管气囊,能够有效防止插管过程中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气囊与牙齿的接触与摩擦,避免气囊被刮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
本技术专利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全麻手术时,麻醉师需要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中,用于为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实行单肺或双肺通气的气道工具)给患者开通一个人工的呼吸通道,确保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的稳定。通常在插管前医护人员会检查气囊(气囊:位于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主管体上,充气后用于密封呼吸道气管)是否漏气,在不漏气的前提下行插管术,当插管结束后,给气囊充气时就会偶尔发现气囊漏气,处理的办法只有拔管重新置管,这种操作方式增加了麻醉师的工作量和医疗费用,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经临床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为: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管体结构曲折导致插管过程中,气囊在通过患者口腔时会与牙齿接触摩擦引起,特别是患者口腔开口度小于两指、牙齿缺失时气囊漏气发生率更高。临床上常见的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是咬口(咬口:用于全麻手术,放在患者上下牙齿或牙床中间,起到开放患者口腔,固定气管插管或双腔支气管插管之类的气道工具,及防止被压扁或咬扁的辅助医疗器械)、气管插管固定器,主要是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插入成功以后使用,放在上下牙齿中间,保持口腔开放,避免气管插管被咬扁及移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特别是双腔支气管插管气囊通过上下牙齿间隙时被划破。目前市面上并没有既可以不损伤患者牙齿的同时又保护气管插管气囊不被刮破的保护装置。基于此,如何实现保护气管插管气囊不被刮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用于保护气管插管气囊不被破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伸入患者口腔并隔离患者牙齿的柔性橡胶筒、能够被弯折成U型并支撑患者口腔的第一弹性圆环以及用于置于口腔外部并包裹患者口唇的第二弹性圆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分别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的两端且所述柔性橡胶筒的两端分别翻折将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完全包裹。可选的,所述柔性橡胶筒呈圆柱形且内腔中空。可选的,所述柔性橡胶筒为椎筒状橡胶薄膜。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的小端,所述第二弹性圆环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的大端。可选的,所述柔性橡胶筒的小端边缘向内翻折包裹在所述第一弹性圆环上;所述第一弹性圆环与所述柔性橡胶筒的小端边缘的距离为8mm~15mm。可选的,所述柔性橡胶筒的大端边缘向外翻折包裹在所述第二弹性圆环上;所述第二弹性圆环与所述柔性橡胶筒的大端边缘的距离为10mm~15mm。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的间距为10mm~15mm。可选的,所述柔性橡胶筒的最大外径为(70±20)mm,最小外径为(40±20)mm,厚度为(0.6±0.3)mm,长度为80mm-140mm。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圆环的外径为(50±20)mm,第二弹性圆环的外径为(80±20)mm,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的宽度均为5mm-8mm,厚度均为3mm-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的结构与众不同,包括:用于伸入患者口腔并隔离患者牙齿的柔性橡胶筒、能够被弯折成U型并支撑患者口腔的第一弹性圆环以及用于置于口腔外部并包裹患者口唇的第二弹性圆环;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分别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的两端且所述柔性橡胶筒的两端分别翻折将所述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完全包裹。当将本装置套置于患者口腔内,本装置会将患者的牙齿和口唇包裹,从而保护气管插管气囊,能够有效防止插管过程中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气囊与牙齿的接触与摩擦,避免气囊被刮破;另外,位于患者口腔外部的第二弹性圆环对放置的气管插管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能够保护患者口唇,减少喉镜等医疗器械对患者口唇的压迫,提高患者的舒适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1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的自由状态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的自由状态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的第一弹性圆环和第二弹性圆环的截面图。图中:1-第一弹性圆环,2-第二弹性圆环,3-柔性橡胶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附图1和附图2均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本技术所述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伸入患者口腔并隔离患者牙齿的柔性橡胶筒3、能够被弯折成U型并支撑患者口腔的第一弹性圆环1以及用于置于口腔外部并包裹患者口唇的第二弹性圆环2;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和第二弹性圆环2分别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两端且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两端分别翻折将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和第二弹性圆环2完全包裹。本技术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包括:用于伸入患者口腔并隔离患者牙齿的柔性橡胶筒3、能够被弯折成U型并支撑患者口腔的第一弹性圆环1以及用于置于口腔外部并包裹患者口唇的第二弹性圆环2;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和第二弹性圆环2分别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两端且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两端分别翻折将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和第二弹性圆环2完全包裹。当将本装置套置于患者口腔内,本装置会将患者的牙齿和口唇包裹,从而保护气管插管气囊,能够有效防止插管过程中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气管插管气囊与牙齿的接触与摩擦而造成气囊破损带来的漏气问题;另外,位于患者口腔外部的第二弹性圆环2对放置的气管插管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能够保护患者口唇,减少喉镜等医疗器械对患者口唇的压迫,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再者,在实际应用本装置时,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可根据患者口腔大小随意调整,操作方便,简单易行,麻醉医生或者操作人员无需进行口腔科技能培训即可使用;所述第二弹性圆环2放置在患者口腔外部,覆盖住口唇,能防止喉镜与口唇的直接接触而造成的压迫损伤。在其中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伸入患者口腔并隔离患者牙齿的柔性橡胶筒(3)、能够被弯折成U型并支撑患者口腔的第一弹性圆环(1)以及用于置于口腔外部并包裹患者口唇的第二弹性圆环(2);/n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和第二弹性圆环(2)分别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两端且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两端分别翻折将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和第二弹性圆环(2)完全包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伸入患者口腔并隔离患者牙齿的柔性橡胶筒(3)、能够被弯折成U型并支撑患者口腔的第一弹性圆环(1)以及用于置于口腔外部并包裹患者口唇的第二弹性圆环(2);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和第二弹性圆环(2)分别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两端且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两端分别翻折将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和第二弹性圆环(2)完全包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橡胶筒(3)呈圆柱形且内腔中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橡胶筒(3)为椎筒状橡胶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小端,所述第二弹性圆环(2)套设在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大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插管气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橡胶筒(3)的小端边缘向内翻折包裹在所述第一弹性圆环(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计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