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痰液喷射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3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痰液喷射罩,包括外层罩、内层罩、弹力带、双层湿润纱布;外层罩的底部设有方形孔,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弧形缺口,在弧形缺口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外层罩的左面和右面均设有两个弹力带安装口,弹力带安装口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弹力带的一端设有两个小型尼龙搭扣、另一端设有一个大型尼龙搭扣;内层罩在形状和结构上与外层罩相同,内层罩卡在外层罩的内部;双层湿润纱布夹合在外层罩和内层罩之间。其优点表现在:在不堵塞患者气道、不影响患者气体交换的情况下防止痰液飞溅,降低院内感染,保持环境整洁;防止因患者呛咳突然出现的巨大压力、患者翻身、患者烦躁等原因造成的纱布移位,能有效保持气道周围湿润的外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痰液喷射罩
本技术涉及临床护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痰液喷射罩。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他们在咳嗽、气道干燥时痰液飞溅,天花板、床帘等到处都是患者喷出的痰液,容易引发院内感染、影响病室环境;而且传统的气道保湿方法仅仅是在气道湿化的基础上加盖两层生理盐水的湿润纱布,患者呛咳时气道压高,纱布很容易移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ICU护士根据临床工作经验、经过医生讨论认可制作出了这款防痰液喷射罩。中国专利文献:CN205598385U,公开日:2016.09.28,公开了一种氧气湿化面罩。包括带有喉部固定装置的混气喉罩本体,所述混气喉罩本体上连接有氧气进气管,所述混气喉罩本体上还设有空气进出口,还包括输液连接管,所述输液连接管通过所述空气进出口贯穿所述混气喉罩本体。优点在于:能够提供良好的湿化效果,防止痰液堵塞。但该技术方案并不能防止痰液飞溅。中国专利文献:CN206587252U,公开日:2017.10.27,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术后防痰液喷溅防护罩。包括防护罩主体、集痰盘、竖管状中央固定装置、支撑架、吸痰供氧口和盖子,其结构要点防护罩主体为倒扣的半球状结构,防护罩主体上端设置所述吸痰供氧口,吸痰供氧口边沿为向上延伸的竖筒状结构,竖筒状结构上端设置所述盖子;所述集痰盘为下凹的圆盘状结构,所述中央固定装置设置在集痰盘的中部,中央固定装置竖向中部外壁连接集痰盘;中央固定装置上端外壁设置有向内侧凹进的环状槽,环状槽处由上至下插接有环状卡套。优点在于:吸痰口和供氧口为一个通用口,设计简单,保证患者任何医疗处置可以正常进行;防护罩能有效防止患者痰液、分泌物四处喷溅。但是该技术方案吸痰口和供氧口为一个通用口,设计不合理,会污染到供给的氧气;同时也使装置结构复杂话,不适合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综上,亟需一种不堵塞患者气道、不影响患者气体交换、防止痰液飞溅、降低院内感染、保持环境整洁的防痰液喷射罩,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痰液喷射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痰液喷射罩,所述的防痰液喷射罩包括外层罩(1)、内层罩(2)、弹力带(3)、双层湿润纱布(4);所述的外层罩(1)整体呈长方体碗状,所述外层罩(1)的底部设有方形孔(11),所述外层罩(1)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弧形缺口(12),在所述弧形缺口(12)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13);所述外层罩(1)的左面和右面均设有两个弹力带安装口(14),在所述弹力带安装口(14)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13),所述的弹力带安装口(14)中安装有弹力带(3);所述的弹力带(3)的一端设有两个小型尼龙搭扣(31)、另一端设有一个大型尼龙搭扣(32);所述的内层罩(2)在形状和结构上与外层罩(1)相同,所述的内层罩(2)卡在外层罩(1)的内部;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为正方形,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夹合在外层罩(1)和内层罩(2)之间,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覆盖于方形孔(11)上。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可以进行更换。所述方形孔(11)的长和宽均为5cm。所述的通气孔(13)的直径为2cm。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的长和宽均为10cm。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防痰液喷射罩,在不堵塞患者气道、不影响患者气体交换的情况下防止痰液飞溅,降低院内感染,保持环境整洁。2、本技术的防痰液喷射罩,特别适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能妥善固定湿润患者气道的纱布,防止因患者呛咳突然出现的巨大压力、患者翻身、患者烦躁等原因造成的纱布移位,能有效保持气道周围湿润的外环境。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结构示意图一。附图2是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3是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外层罩、内层罩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弹力带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拆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外层罩11、方形孔12、弧形缺口13、通气孔14、弹力带安装口2、内层罩3、弹力带31、小型尼龙搭扣32、大型尼龙搭扣4、双层湿润纱布实施例1请参照附图5,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拆开图。所述的防痰液喷射罩包括外层罩(1)、内层罩(2)、弹力带(3)、双层湿润纱布(4);请参照附图3,附图3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外层罩、内层罩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外层罩(1)整体呈长方体碗状,所述外层罩(1)的底部设有方形孔(11),所述外层罩(1)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弧形缺口(12),在所述弧形缺口(12)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13);所述外层罩(1)的左面和右面均设有两个弹力带安装口(14),在所述弹力带安装口(14)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13),所述的弹力带安装口(14)中安装有弹力带(3);请参照附图4,附图4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弹力带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弹力带(3)的一端设有两个小型尼龙搭扣(31)、另一端设有一个大型尼龙搭扣(32);请参照附图1,附图1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结构示意图一。所述的内层罩(2)在形状和结构上与外层罩(1)相同,所述的内层罩(2)卡在外层罩(1)的内部;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为正方形,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夹合在外层罩(1)和内层罩(2)之间,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覆盖于方形孔(11)上。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可以进行更换。所述方形孔(11)的长和宽均为5cm。所述的通气孔(13)的直径为2cm。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的长和宽均为10cm。实施例2请参照附图2、附图5,附图2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结构示意图二,附图5是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痰液喷射罩的拆开图。所述防痰液喷射罩的使用过程及方法:首先将双层湿润纱布(4)用生理盐水浸湿,干湿度适宜;接着将双层湿润纱布(4)覆盖于外层罩(1)底部的方形孔(11)上;然后将内层罩(2)嵌合在外层罩(1)的内部。用弹力带(3)穿过外层罩(1)、内层罩(2)上的弹力带安装口(14),通过两个小型尼龙搭扣(31)的结合,使弹力带(3)连接于弹力带安装口(14)上。接着将防痰液喷射罩罩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处,通过弹力带(3)上的大型尼龙搭扣(32)将防痰液喷射罩固定于患者的颈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可持续加喷生理盐水进行湿润,固定牢固,同时也可以进行更换。此外,通气孔(13)的设计可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利于患者气体交换。弧形缺口(12)的设计,使装置更加贴合患者颈部,固定更加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痰液喷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痰液喷射罩包括外层罩(1)、内层罩(2)、弹力带(3)、双层湿润纱布(4);所述的外层罩(1)整体呈长方体碗状,所述外层罩(1)的底部设有方形孔(11),所述外层罩(1)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弧形缺口(12),在所述弧形缺口(12)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13);所述外层罩(1)的左面和右面均设有两个弹力带安装口(14),在所述弹力带安装口(14)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13),所述的弹力带安装口(14)中安装有弹力带(3);所述的弹力带(3)的一端设有两个小型尼龙搭扣(31)、另一端设有一个大型尼龙搭扣(32);所述的内层罩(2)在形状和结构上与外层罩(1)相同,所述的内层罩(2)卡在外层罩(1)的内部;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为正方形,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夹合在外层罩(1)和内层罩(2)之间,所述的双层湿润纱布(4)覆盖于方形孔(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痰液喷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痰液喷射罩包括外层罩(1)、内层罩(2)、弹力带(3)、双层湿润纱布(4);所述的外层罩(1)整体呈长方体碗状,所述外层罩(1)的底部设有方形孔(11),所述外层罩(1)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弧形缺口(12),在所述弧形缺口(12)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13);所述外层罩(1)的左面和右面均设有两个弹力带安装口(14),在所述弹力带安装口(14)的下方设有两个通气孔(13),所述的弹力带安装口(14)中安装有弹力带(3);所述的弹力带(3)的一端设有两个小型尼龙搭扣(31)、另一端设有一个大型尼龙搭扣(32);所述的内层罩(2)在形状和结构上与外层罩(1)相同,所述的内层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萍林凡菊陈莉芳邵英英陈燕许晨张爱萍潘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