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油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水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吸油树脂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油污染事件频发,特别是突发性水环境油污染事件多次发生.由于油类在水体中难以生物降解,清除困难,因而进入环境后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性,给人类和海洋生物造成了潜在的隐患。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方式有机械提取、原位燃烧、化学降解等,但机械提取效率低下,原位燃烧适用面太窄,化学降解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因此使用吸油材料这一方法开始广受应用。常见的吸油材料都有着一定缺陷。无机矿物材料虽然低价、安全,但吸油量少、油水分离性差、不可燃弃;有机合成材料尽管吸油量大,上浮性好,但其生物降解性差、不可循环再生;而天然吸油材料虽然经济实用、无毒无害,但上浮性差、油水分离性差。传统吸油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废油回收和环境治理的需求,因此,新型功能性高分子吸油材料特别是高吸油树脂的研发和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的吸油树脂仍存在回收所需工作量或能耗较大的问题,且采用单一吸油树脂会造成适应性较差,不便回收,也没有吸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油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无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粒16.5~22.5份、聚氨酯软泡35~60份、辅吸附剂4~7.5份、偶联剂3.5~7份、溶剂若干份、造孔剂2~4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无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粒16.5~22.5份、聚氨酯软泡35~60份、辅吸附剂4~7.5份、偶联剂3.5~7份、溶剂若干份、造孔剂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粒其为由15~17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17份丙烯酸丁酯、12~14份丙烯酸异戊酯、54~58份有机溶剂、0.6~0.8份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23~25份丙烯酸十八酯、2~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所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将15~17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17份丙烯酸丁酯、12~14份丙烯酸异戊酯、54~58份有机溶剂、0.6~0.8份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以120~180rpm的速度持续搅拌,回流冷凝并加热至85~95℃,待1h后再冷却至50~60℃,调节pH至碱性;再加入126~144份的水,并进行超声波分散10~20min使之乳化;
继续加入23~25份丙烯酸十八酯、2~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在50~60℃反应1h后,缓慢滴加含过硫酸钾1%~3%的水溶液并快速升温至85~95℃,滴加2~3h后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即得无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
将所述无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进行涂布,涂布量为35g/m2,在60℃下干燥15min后形成薄膜,将薄膜粉碎研磨至1000目,即得无氟丙烯酸酯聚合物微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吸油树脂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吸附剂为氧化铝、不定形硅胶、改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及其以上的组合物;所述的造孔剂为氧化锌、月桂酸、碳酸氢钠、乙酸乙酯的组合物;所述的聚氨酯软泡为高回弹泡沫,规格为直径7~8cm的球形。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