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阁专利>正文

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133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其包括:聚乳酸纺丝液、磁疗微胶囊、天然矿物粉末、分散剂,各成分的质量比为150:(10~20):(1~4):(2~4);一种磁疗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质量分数计,将150份聚乳酸纺丝液、10~20份磁疗微胶囊、1~4份天然矿物粉末、2~4份偶联剂在185~190℃下混合,并以550~650rpm的速度搅拌,得到磁疗功能纤维纺丝液;将所述磁疗功能纤维纺丝液制备成初生纤维,并以一定速度进行卷绕,在160℃的下进行拉伸热定型,即得磁疗功能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磁疗功能纤维的磁疗功能极长效,且有优异的耐水洗性能,水洗300次后的磁感应强度下降不到10%。

A magnetic functional fiber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纤维
,具体涉及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磁疗,是指利用人造磁场施加于人体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磁疗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并随之诞生了磁化鞋、磁疗坐垫、磁疗按摩带等产品。但目前为止,磁疗保健用品多以单纯加磁片的形式达到预期效果,而主要依靠生物质材料来起到磁疗作用的产品还未见报道,而且磁片的粒径、规格一般也较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大。聚乳酸纤维来源广、成本相对较低,它是一种原料可种植、易种植,废弃物在自然界中可自然降解的合成纤维。微胶囊作为一种可控制释放的结构,可以保证有效成分的长效发挥,并防止小粒径物质的遗失。另外,许多植物都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如将植物微粒进行碳化、快速氧化等,可以获得较多的金属氧化物,并且维持其中各种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对于矿物成分也更加安全。因此,假使能将聚乳酸纤维和内含具有磁疗功能的植物微粒的额微胶囊相结合,即可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其包括:聚乳酸纺丝液、磁疗微胶囊、天然矿物粉末、分散剂,各成分的质量比为150:(10~20):(1~4):(2~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磁疗微胶囊为用竹炭微粒、黄芪微粒、党参微粒、沉香微粒、茯苓微粒、当归微粒中的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制备而成的;所述的天然矿物粉末为电气石粉、吸铁石粉、氧化镍、三氧化二镍、钕铁硼磁铁、钡铁氧体、镍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中的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磁疗微胶囊的粒径范围为18~35μm,平均粒径为25μm。所述的天然矿物粉末的粒径范围为5~15μm,平均粒径为8μm。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KH-792、硅烷偶联剂DL-171、钛酸酯偶联剂TMC-201、钛酸酯偶联剂TMC-931、钛酸酯偶联剂KR-TTS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所述的聚乳酸纺丝液为熔融的左旋聚乳酸,其分子量范围为35万~50万,熔点范围为175~18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磁疗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以质量分数计,将3.5~7份生物质磁疗芯材缓慢加入到7~13.5份熔融的生物质壁材中,在5600~6000rpm下搅拌18~22min,得到微胶囊前期混合物;准备90~100份的乙醇,将所述微胶囊前期混合物缓慢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加入0.5~2份的烷基糖苷,在加入的同时在1600~2000rpm下不断搅拌,18~22min后,得到磁疗微胶囊悬浮液;将所述磁疗微胶囊悬浮液过5~10μm孔径进行抽滤,抽滤压力为0.015~0.035MPa,所得滤渣即为10~20份的磁疗微胶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生物质磁疗芯材为竹炭微粒、黄芪微粒、党参微粒、沉香微粒、茯苓微粒、当归微粒中的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生物质磁疗芯材由相应原料经35℃干燥后粉碎并于纯氧环境内500℃下高温灼烧10~15s得到,其粒径范围为8~20μm,平均粒径为12μm。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的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生物质壁材为氧化糊精、麦芽糊精、β-环糊精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及其以上的组合物,其熔点范围为238~26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的优选方案,其中:所得功能纤维的磁感应强度位于对人体有益无害的磁感应强度范围内,以及很好的电磁屏蔽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磁疗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质量分数计,将150份聚乳酸纺丝液、10~20份磁疗微胶囊、1~4份天然矿物粉末、2~4份偶联剂在185~190℃下混合,并以550~650rpm的速度搅拌,得到磁疗功能纤维纺丝液;将所述磁疗功能纤维纺丝液制备成初生纤维,并以一定速度进行卷绕,在160℃的下进行拉伸热定型,即得磁疗功能纤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磁疗功能纤维全部采用天然环保原料,原料易得而对人体无害,制备过程中的溶剂可回收,使用后的功能纤维也可被生物降解,做到了生产、使用、回收全程绿色环保。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磁疗功能纤维的磁疗功能极长效,且有优异的耐水洗性能,水洗300次后的磁感应强度下降不到10%。2、本专利技术的磁疗功能纤维,其纺丝液中通过生物质壁材包覆生物质磁疗芯材构成微胶囊,使得有效成分能得以缓慢释放,延长了磁疗时效。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微米级的天然矿物粉末和偶联剂,不仅使各成分在熔融聚乳酸中的分散更加均一稳定,还令人意外地强化了整体的磁疗效果,并使该效果保持时间长达五年。这可能是因为尽管磁疗微胶囊嵌于聚乳酸纤维中,还是有部分暴露于纤维外部,释放速度偏快;而天然矿物粉末和偶联剂则可以填补暴露在纤维外的微胶囊的缺陷处,特别是偶联剂还能使天然矿物粉末、磁疗微胶囊与聚乳酸纤维之间结合得更牢固,使得磁疗微胶囊得以缓慢发挥作用,这也说明了各成分之间的协同效应。3、本专利技术的磁疗功能纤维,还令人意外地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功能,这可能是微胶囊与天然矿物粉末的复合协同作用所赋予的,这也进一步提高了磁疗功能纤维的附加价值,使其更具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测试方法磁疗性能测试:采用SHT-V型数字式特斯拉计对磁疗功能纤维进行测试。电磁屏蔽性能测试:参照GB/T6113-1995,采用同轴法进行测定。实施例1以质量分数计,在室温下将1.75份竹炭微粒、1份黄芪微粒、1.75份当归微粒、0.75份沉香微粒缓慢加入到熔融的3.5份氧化糊精、2.5份麦芽糊精、4.25份β-环糊精中,使用高速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乳酸纺丝液、磁疗微胶囊、天然矿物粉末、分散剂,各成分的质量比为150:(10~20):(1~4):(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疗功能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乳酸纺丝液、磁疗微胶囊、天然矿物粉末、分散剂,各成分的质量比为150:(10~20):(1~4):(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疗微胶囊芯材为用竹炭微粒、黄芪微粒、党参微粒、沉香微粒、茯苓微粒、当归微粒中的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制备而成的;所述的天然矿物粉末为电气石粉、吸铁石粉、氧化镍、三氧化二镍、钕铁硼磁铁、钡铁氧体、镍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中的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疗微胶囊的粒径范围为18~35μm,平均粒径为25μm。所述的天然矿物粉末的粒径范围为5~15μm,平均粒径为8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70、硅烷偶联剂KH-792、硅烷偶联剂DL-171、钛酸酯偶联剂TMC-201、钛酸酯偶联剂TMC-931、钛酸酯偶联剂KR-TTS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物;所述的聚乳酸纺丝液为熔融的左旋聚乳酸,其分子量范围为35万~50万,熔点范围为175~18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磁疗功能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疗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为:
以质量分数计,将3.5~7份生物质磁疗芯材缓慢加入到7~13.5份熔融的生物质壁材中,在5600~6000rpm下搅拌18~22min,得到微胶囊前期混合物;
准备90~100份的乙醇,将所述微胶囊前期混合物缓慢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并加入0.5~2份的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阁
申请(专利权)人:孙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