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炒药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连接有入料口盖,所述入料口盖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操作台,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入料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垫,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远离装置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排气管,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台开启加热器,加热器启动后持续的对炒药室进行加温,同时温度测试器内部的组件将炒药室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导线反馈至操作台,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台来了解炒药室的内部情况,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药材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炒药机
本技术涉及制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热炒药机。
技术介绍
炒药机是根据制药和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需要,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保健品厂、饮料厂、医院和食品等行业,用于各种不同规格和性质的中药材的炒类加工,如麦炒、砂炒、醋炒、清炒、土炒、闷炒、密灸、烘干和果品的炒制。在现有的炒药机有大多是在翻炒时温度不可控,在进行工作时非常容易发生药品炒制过度导致药品无法使用从而造成损失,同时,传统的炒药机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翻炒结构大多都较为的简单,工作效率低下,非常的耗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炒药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温度不可控,在进行工作时非常容易发生药品炒制过度导致药品无法使用从而造成损失和翻炒结构大多都较为的简单,工作效率低下,非常的耗费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炒药机,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连接有入料口盖,所述入料口盖的顶部固定有把手,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操作台,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入料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垫,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远离装置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排气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炒药室,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所述炒药室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温度测试器,所述炒药室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风机。优选地,所述底垫的顶部横切面积大于装置主体的底部面积,且底垫的底部粗糙。优选地,所述机箱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所述机箱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于装置主体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排气管顶部的高度大于装置主体顶部的高度,且排气管的出气端设置有过滤网。优选地,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条,且多个搅拌条以“绞龙”的形式固定于搅拌杆的外表面。优选地,所述搅拌杆垂直设置于炒药室的内部,且所述搅拌杆的底端贯穿炒药室的底部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热炒药机,设置有操作台、温度检测器、加热器,在工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台开启加热器,加热器启动后持续的对炒药室进行加温,同时温度测试器内部的组件将炒药室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导线反馈至操作台,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台来了解炒药室的内部情况,避免了温度过高导致药材的损失,解决了温度不可控,在进行工作时非常容易发生药品炒制过度导致药品无法使用从而造成损失的问题,同时搅拌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带,且以类似于“绞龙”的形态固定于搅拌杆的外表面,在进行搅拌时,可以将底部的药品向上进行输送,当物料输送至搅拌杆顶端时药品失去向上的作用力进行自由下落,在不增加其他搅拌结构的情况下提升了搅拌时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翻炒结构大多都较为的简单,工作效率低下,非常的耗费资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入料口,3、入料口盖,4、把手,5、活动轴,6、观察窗,7、机箱,8、排气管,9、操作台,10、出料口,11、底垫,12、风机,13、搅拌杆,14、温度检测器,15、加热器,16、电机,17、炒药室,18、搅拌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热炒药机,包括装置主体1、入料口2、入料口盖3、把手4、活动轴5、观察窗6、机箱7、排气管8、操作台9、出料口10、底垫11、风机12、搅拌杆13、温度检测器14、加热器15、电机16、炒药室17和搅拌条18,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2,所述入料口2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5连接有入料口盖3,所述入料口盖3的顶部固定有把手4,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操作台9,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入料口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垫11,所述底垫11的顶部横切面积大于装置主体1的底部面积,且底垫11的底部粗糙,在进行工作时,粗糙的底部可以提供大量的摩擦力,使装置主体1更加的稳定,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机箱7,所述机箱7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所述机箱7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于装置主体1的一侧,焊接是一种极为稳定的固定方式,可以使机箱7更加稳定的固定于装置主体1的一侧,所述机箱7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顶部的高度大于装置主体1顶部的高度,且排气管8的出气端设置有过滤网,可以将炒药时产生的蒸气进行过滤,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炒药室17,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搅拌杆13垂直设置于炒药室17的内部,且所述搅拌杆13的底端贯穿炒药室17的底部与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在工作时更加额利于装置的运行,增加工作的效率,所述搅拌杆13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搅拌条18,且多个搅拌条18以“绞龙”的形式固定于搅拌杆13的外表面,在进行搅拌时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所述炒药室17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温度测试器14,所述炒药室17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器15,所述机箱7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2。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装置前应检查各个部件性能是否正常,若发现有些部件性能不正常之后,应及时的进行维修或更换,待检查各部件性能正常之后,将装置安置在指定工作地点,接通电源,电源接通之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4将入料口盖3打开,然后将所需炒制的药品投入至入料口2的内部,当药品通过入料口2达到炒药室17的内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台9开启加热器15,加热器15启动后持续的对炒药室17进行加温,同时,温度测试器14内部的组件将炒药室17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导线反馈至操作台9,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台9来了解炒药室17的内部情况,工作中,电机16带动搅拌杆13对炒药室17内部的药品进行搅拌翻炒,搅拌杆13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条18,且以类似于“绞龙”的形态固定于搅拌杆13的外表面,在进行搅拌时,可以将底部的药品向上进行输送,当物料输送至搅拌杆13顶端时药品失去向上的作用力进行自由下落,在不增加其他搅拌结构的情况下提升了搅拌时的工作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炒药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2),所述入料口(2)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5)连接有入料口盖(3),所述入料口盖(3)的顶部固定有把手(4),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操作台(9),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出料口(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垫(1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机箱(7),所述机箱(7)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排气管(8),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炒药室(17),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炒药室(17)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温度测试器(14),所述炒药室(17)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器(15),所述机箱(7)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炒药机,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贯穿有入料口(2),所述入料口(2)的顶部一侧通过活动轴(5)连接有入料口盖(3),所述入料口盖(3)的顶部固定有把手(4),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上方设置有观察窗(6),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操作台(9),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下方贯穿有出料口(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垫(11),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有机箱(7),所述机箱(7)远离装置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排气管(8),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炒药室(17),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炒药室(17)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温度测试器(14),所述炒药室(17)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器(15),所述机箱(7)的内部设置有风机(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东,刘晓东,刘桦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同兴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