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10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9
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辅助行走装置不能折叠、利用率低的问题;包括H形架体和U形架体,H形架体和U形架体之间经销轴铰接,H形架体上侧铰接有座板,U形架体上设有支撑杆,座板下表面可与支撑杆上表面接触,H形架体和U形架体前侧之间和其后侧之间分别经两个连杆铰接连接,H形架体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车轮,H形架体前侧壁内设有可控制车轮转动的制动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老年门诊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老年门诊经常会见到一些老年患者因身体机能下降而出现腿脚行动不便的情况,一般都是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搀扶,帮助患者行走,而有的患者也会采用一些辅助行走的装置来进行行走。目前,门诊内辅助患者行走的装置多是形状固定不变的,这些装置在不使用时,占用大量的空间,收纳不方便,且在患者行走较长时间后需要坐下休息时,腿脚不便的患者操作万向轮上的刹车很费劲,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辅助行走装置不能折叠、利用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H形架体和U形架体,H形架体和U形架体之间经销轴铰接,H形架体上侧铰接有座板,U形架体上设有支撑杆,座板下表面可与支撑杆上表面接触,H形架体和U形架体前侧之间和其后侧之间分别经两个连杆铰接连接,H形架体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车轮,H形架体前侧壁内设有可控制车轮转动的制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铰接在一起的H形架体和U形架体,且在二者下侧经两个连杆铰接连接,便于对本装置的折叠,节省放置空间,设置通过杠杆驱动制动板来控制车轮的转动,便于患者的操作,利用率高,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断裂局部剖切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折叠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之间经销轴铰接,H形架体1上侧铰接有座板3,U形架体2上设有支撑杆4,座板3下表面可与支撑杆4上表面接触,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前侧之间和其后侧之间分别经两个连杆5铰接连接,H形架体1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6,转轴6上固定有车轮7,H形架体1前侧壁内设有可控制车轮7转动的制动板8。所述的两个连杆5均为左右方向,两个连杆5的向背端分别与其相邻的H形架体1或U形架体2铰接,两个连杆5的相对端经销轴铰接连接。所述的H形架体1前侧壁内开设有让位槽9,让位槽9左端贯穿H形架体1,制动板8上端经销轴铰接在让位槽9内,制动板8右侧面为可与转轴6外缘面接触的弧形面。为了使制动板8可在让位槽9内产生左右方向的摆动,所述的让位槽9内滑动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上端铰接有左右方向的杠杆11,杠杆11中部经销轴与H形架体1铰接连接。为了便于患者使用本装置及便于操作杠杆11,所述的H形架体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向左延伸且左右方向的扶手12,杠杆11位于扶手12的正下方。为了在制动板8与转轴6外缘面接触后,使制动板8始终保持制动状态,所述的推杆10上开设有前后轴向的定位孔13,H形架体1前侧壁上开设有与定位孔13对应的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连接有T形的定位销15,定位销15后端可插入定位孔13内,定位销15阶梯面与H形架体1前侧面之间设有拉簧16。为了便于制动板8、杠杆11的复位,所述的杠杆11与H形架体1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H形架体1与U形架体2之间形成大于30的夹角,两个相邻的杠杆11处于同一平面上,即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之间处于打开的初始状态;患者在行走时可以握住扶手12,推动本装置缓慢移动,当患者需要坐下休息时,向上扳动杠杆11的左端,杠杆11的右端向下摆动并推动推杆10在让位槽9内向下滑动,此时,扭簧被压缩,同时,推杆10下端推动制动板8自左向右摆动,直至制动板8的弧形面与转轴6的外缘面接触;当制动板8的弧形面与转轴6的外缘面紧紧接触后,定位销15在拉簧16的作用下其后端插入对应定位孔13内,便限制推杆10的移动,从而实现对车轮7的制动,患者操作方便,不用转身去操作传统万向轮上的刹车;然后扳动座板3,使座板3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接触,患者坐在座板3上休息即可。当患者不需要使用本装置时,扳动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使得二者之间的夹角变小,即相邻两个连杆5之间的铰接点向上移动,即当H形架体1与U形架体2之间的夹角最小时,然后将座板3绕其与H形架体1的铰接处摆动,使座板3与H形架体1处于平行状态,本装置便处于折叠状态,节省空间,便于收纳。本技术设置两个连杆5与H形架体1或U形架体2之间为稍微紧的铰接关系,即连杆5不会因为本装置的重力而绕H形架体1或U形架体2的铰接点产生摆动,设置座板3与H形架体1支架为稍微紧的铰接关系,当座板3与H形架体1处于平行至不会因重力的原因绕其铰接点产生摆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铰接在一起的H形架体和U形架体,且在二者下侧经两个连杆铰接连接,便于对本装置的折叠,节省放置空间,设置通过杠杆驱动制动板来控制车轮的转动,便于患者的操作,利用率高,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包括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其特征在于,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之间经销轴铰接,H形架体(1)上侧铰接有座板(3),U形架体(2)上设有支撑杆(4),座板(3)下表面可与支撑杆(4)上表面接触,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前侧之间和其后侧之间分别经两个连杆(5)铰接连接,H形架体(1)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6),转轴(6)上固定有车轮(7),H形架体(1)前侧壁内设有可控制车轮(7)转动的制动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包括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其特征在于,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之间经销轴铰接,H形架体(1)上侧铰接有座板(3),U形架体(2)上设有支撑杆(4),座板(3)下表面可与支撑杆(4)上表面接触,H形架体(1)和U形架体(2)前侧之间和其后侧之间分别经两个连杆(5)铰接连接,H形架体(1)下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6),转轴(6)上固定有车轮(7),H形架体(1)前侧壁内设有可控制车轮(7)转动的制动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连杆(5)均为左右方向,两个连杆(5)的向背端分别与其相邻的H形架体(1)或U形架体(2)铰接,两个连杆(5)的相对端经销轴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门诊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形架体(1)前侧壁内开设有让位槽(9),让位槽(9)左端贯穿H形架体(1),制动板(8)上端经销轴铰接在让位槽(9)内,制动板(8)右侧面为可与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九丽李千慧柴秀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