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10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手杖上杆的顶端设有手柄,手柄的手指部上表面高于手柄的手掌部上表面;手柄内部两侧设有震动马达,手柄的上表面端部设有一键求救装置;手杖上杆上设有支架,支架的一侧设有上超声波发射器,另一侧设置有电子指南针,手杖上杆内部设有定位装置和nano板,nano板和定位装置均与内置APP的移动终端相通讯;手杖下杆的侧面设有下超声波发射器,内部设有红外避障传感器,底部设有定向轮;手杖上杆和手杖下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调节卡箍。此结构简单,安装导向轮,使用起来较省劲,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节约了导航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的成本,具有多种功能,使家人更加放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
本技术涉及导盲手杖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
技术介绍
盲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丧失了视觉机能,日常生活特别是出行受到很大的制约。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000万到4500万,我国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300万,其中盲人约550万,低视力约750万。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盲人都是通过普通的竹、木杖或者普通盲杖来辅助行走,这种盲杖仅是一根普通的长杆,它只能通过探测局部的障碍、对路面及空中的危险障碍只能限制在盲杖所能触及的范围,即使目前普通盲杖通过夜视发光油漆等来提高被动识别能力,但盲人无法主动知晓是否被他人已经有效识别。而且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智能导盲手杖主要利用超声波避障,还有mp3收音功能,不能真正实现让盲人出行,也没有解决探测高处障碍物的问题。随着近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人机交互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帮助盲人玩转手机的软件(例如,点明安卓等)所以加入定位和语音导航的功能对于盲人来说更是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结构简单,安装了导向轮,使用起来较省劲,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另外将导盲手杖与APP结合起来,节约了导航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的成本,具有多种功能,使家人更加放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包括手杖上杆和手杖下杆,所述手杖下杆插接在所述手杖上杆内部,所述手杖上杆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为T字型结构,且所述手柄的手指部上表面高于所述手柄的手掌部上表面;所述手柄内部两侧设置有震动马达,所述手柄的上表面端部设置有一键求救装置;所述手杖上杆上设置有放置舵机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上超声波发射器,另一侧设置有电子指南针,所述手杖上杆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和nano板,所述nano板和所述定位装置均与内置APP的移动终端相通讯;所述手杖下杆的侧面设置有下超声波发射器,内部设置有红外避障传感器,底部设置有定向轮;所述手杖上杆和所述手杖下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调节卡箍。优选的,所述手杖上杆和所述手杖下杆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对应的调节定位孔,所述调节定位孔均匀等距设置。优选的,所述调节卡箍设置为三个,且所述调节卡箍通过调节螺栓锁紧。优选的,所述手柄的端部设置有LED照明装置。优选的,所述手杖上杆的内径与所述手杖下杆的外径。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结构简单,安装了导向轮,使用起来较省劲,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另外将导盲手杖与APP结合起来,节约了导航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的成本,具有多种功能,使家人更加放心。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实施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实施例的主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包括手杖上杆1和手杖下杆2,手杖下杆2插接在手杖上杆1内部,手杖上杆1的顶端设置有手柄3,手柄3设置为T字型结构,且手柄3的手指部上表面高于手柄3的手掌部上表面,便于抓握;手柄3内部两侧设置有震动马达4,用来提醒盲人,障碍物距离越近,震动越强,手柄3的上表面端部设置有一键求救装置5;手杖上杆1上设置有放置舵机的支架6,支架6的一侧设置有上超声波发射器7,另一侧设置有电子指南针8,以此来辨别方向,方便为盲人导航,手杖上杆1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9和nano板10,nano板10和定位装置9均与内置APP的移动终端相通讯,实现人机交互;手杖下杆2的侧面设置有下超声波发射器11,内部设置有红外避障传感器12,底部设置有定向轮13,便于行走,比较省力气;手杖上杆1和手杖下杆2的连接处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调节卡箍14,手杖上杆1和手杖下杆2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对应的调节定位孔15,调节定位孔15均匀等距设置,调节卡箍14设置为三个,且调节卡箍14通过调节螺栓锁紧,根据使用人的身高来调节手杖的高度,即需要将手杖调高时,将手杖下杆插入到手杖上杆的距离缩短,通过其中至少一个调节卡箍将其固定住,需要将手杖调低时,将手杖下杆插入到手杖上杆内的距离增加,这是通过三个调节卡箍将其固定,这样能够保证的手杖上杆和手杖下杆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不会因为使用者力气大将其用弯,影响使用。本技术的手杖部分是以nano板为核心,上下各设有上超声波发射器和下超声波发射器,用来探测障碍物,其中上方的由舵机控制,以此来探测高处的障碍物;通过左右两侧的红外避障传感器来感应障碍物是否存在,当探测到障碍物时,通过蓝牙耳机发出语音提醒,还可以通过手柄两侧的震动马达来提醒盲人,障碍物距离越近,震动越强。手柄3的端部设置有LED照明装置16。手杖上杆1的内径与手杖下杆2的外径。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结构简单,安装了导向轮,使用起来较省劲,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另外将导盲手杖与APP结合起来,节约了导航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的成本,具有多种功能,使家人更加放心。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其特征在于:/n包括手杖上杆和手杖下杆,所述手杖下杆插接在所述手杖上杆内部,所述手杖上杆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为T字型结构,且所述手柄的手指部上表面高于所述手柄的手掌部上表面;/n所述手柄内部两侧设置有震动马达,所述手柄的上表面端部设置有一键求救装置;/n所述手杖上杆上设置有放置舵机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上超声波发射器,另一侧设置有电子指南针,所述手杖上杆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和nano板,所述nano板和所述定位装置均与内置APP的移动终端相通讯;/n所述手杖下杆的侧面设置有下超声波发射器,内部设置有红外避障传感器,底部设置有定向轮;/n所述手杖上杆和所述手杖下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调节卡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探测高处障碍物的导盲手杖,其特征在于:
包括手杖上杆和手杖下杆,所述手杖下杆插接在所述手杖上杆内部,所述手杖上杆的顶端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为T字型结构,且所述手柄的手指部上表面高于所述手柄的手掌部上表面;
所述手柄内部两侧设置有震动马达,所述手柄的上表面端部设置有一键求救装置;
所述手杖上杆上设置有放置舵机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上超声波发射器,另一侧设置有电子指南针,所述手杖上杆内部设置有定位装置和nano板,所述nano板和所述定位装置均与内置APP的移动终端相通讯;
所述手杖下杆的侧面设置有下超声波发射器,内部设置有红外避障传感器,底部设置有定向轮;
所述手杖上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张新科邬美杰汪佳欣韦晓勇史濮瑜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创客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