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四轮助行器,包括支架结构和折叠结构,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支架,主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杆,第一支架杆上滑动部,折叠结构包括可收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中,两个相对设置主支架上的滑动部之间设有可折叠的坐垫,以致能够调节两个主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轮助行器
本技术涉及助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四轮助行器。
技术介绍
轮式助行器目前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家庭之中,提供行走辅助,重物乘载,行走休息的功能,这些功能都为行动不便、年迈体弱、下肢残障人士提供了独自出行的便利。为了便于使用者运输和储存助行器,现有的轮式助行器都设计了折叠功能,但现有的助行器的车架较大,所以折叠后的体积依然很大,使用者使用时极其不便,目前虽然有些助行器通过二次折叠的功能,将助行器折叠成更小的体积,例如把车架进行二次折叠或者把部分零件单独拆卸。但这种助行器仅仅考虑到了收纳方便,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助行器本身是用来帮助残老年人士辅助行走的,在需要的人群使用时,他们需要弯腰或者使用了更多的肌肉操作才能操作折叠助行器,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群来说,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轮助行器,利用杆件结构能够快速的将助行器进行折叠或展开,不需要进行二次折叠或单独把部分零件拆卸出来,给予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带来极大的方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轮助行器,包括支架结构和折叠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支架,每个所述主支架包括一端设有第一滚轮的第一支架杆、第一支撑杆和一端设有第二滚轮的第二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上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杆上的铰接部和可滑动于所述第一支架杆上的滑动部,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铰接,且所述第二支架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杆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架杆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部;所述折叠结构包括可收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铰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之间设有可折叠的坐垫,所述坐垫通过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杆在远离第一滚轮的一端,以致能够调节两个所述主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坐垫为软性材制成的坐垫,所述坐垫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以使得所述坐垫能够与所述支架结构及折叠结构形成联动结构。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坐垫包括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所述第一坐垫的一端和第二坐垫的一端可转动铰接,所述第一坐垫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至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所述第二坐垫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至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第一支架杆上设有第一转轴部,所述第一滚轮包括滚轮体和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滚轮体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架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部上。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第一支架杆的中部设有限位部,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支架杆上的滑动部继续往所述第一滚轮的方向移动。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一锁扣部,所述第一支架杆在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位置上设有扣合部,所述第一锁扣部与所述扣合部配合以阻止所述滑动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杆远离所述第一滚轮的方向移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二锁扣部,所述第二锁扣部与所述扣合部配合以阻止所述滑动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杆远离所述第一滚轮的方向移动。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铰接部上设有第一铰接部和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垂直的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支架杆在靠近所述第一滚轮的一端呈L型弯折结构,所述铰接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弯折处上,且所述第一铰接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架杆弯折的相反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滑动部上设有第三铰接部、转动轴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上方,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滑动部相对的两个外侧上,所述第三铰接部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铰接部铰接,所述坐垫的另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上。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助行器还包括握把件,所述握把件包括握把杆及连接在握把杆一端上的握把,所述第一支架杆在远离所述第一滚轮的一端设有握把安装部,所述握把通过所述握把杆可伸缩安装在所述握把安装部上。在本技术的助行器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上穿设有一销钉,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形成可收合的X形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四轮助行器,包括支架结构和折叠结构,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支架,主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杆,第一支架杆上滑动部,折叠结构包括可收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其中,两个相对设置主支架上的滑动部之间设有可折叠的坐垫,以致能够调节两个主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便可以通过坐垫能够快速对助行器进行收合或展开,不需要进行二次折叠或单独把部分零件拆卸出来,给予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带来极大的方便。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四轮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助行器呈半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助行器收拢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滑动部在助行器展开后的受力示意图;图5是图1中的滑动部在助行器收拢后的受力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铰接部在助行器展开后的受力示意图;图7是图1中的第二支架杆在助行器展开后的受力示意图;图8是图1中的第一支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的第一支架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的握把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的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中的铰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中的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中的第一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中的第一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中的第二支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中的第一锁扣部与扣合部分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主支架;11、第一支架杆;111、第一滚轮;1111、滚轮体;1111a、滚轮转轴;1112、滚轮支架;1112a、第一转轴;1112b、支架通孔;1112c、滚轮腔体;112、滑动部;114、限位部;116、第一转轴部;117、扣合部;1121、滑动部穿孔;1122、转动轴;1123、支撑部;1124、第三铰接部;113、铰接部;1131、铰接部安装孔;1132、第一铰接部;1133、第二铰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支架,每个所述主支架包括一端设有第一滚轮的第一支架杆、第一支撑杆和一端设有第二滚轮的第二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上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杆上的铰接部和可滑动于所述第一支架杆上的滑动部,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铰接,且所述第二支架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杆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架杆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部;/n折叠结构,包括可收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铰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n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之间设有可折叠的坐垫,所述坐垫通过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杆在远离第一滚轮的一端,以致能够调节两个所述主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主支架,每个所述主支架包括一端设有第一滚轮的第一支架杆、第一支撑杆和一端设有第二滚轮的第二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上设有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杆上的铰接部和可滑动于所述第一支架杆上的滑动部,所述第二支架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部铰接,且所述第二支架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架杆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支架杆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铰接部;
折叠结构,包括可收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铰接部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之间设有可折叠的坐垫,所述坐垫通过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杆在远离第一滚轮的一端,以致能够调节两个所述主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为软性材制成的坐垫,所述坐垫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以使得所述坐垫能够与所述支架结构及折叠结构形成联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包括第一坐垫和第二坐垫,所述第一坐垫的一端和第二坐垫的一端可转动铰接,所述第一坐垫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至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所述第二坐垫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至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滑动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杆上设有第一转轴部,所述第一滚轮包括:
滚轮体,
滚轮支架,设有第一转轴,所述滚轮体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滚轮支架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杆的中部设有限位部,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维,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