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下垂患者训练用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足下垂患者训练用康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脑梗临床治疗日益精进,使得其死亡率逐渐下降,但致残率渐趋升高。脑梗后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步行功能障碍是脑梗后下肢功能性活动受限的典型代表,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踝关节功能障碍。足下垂是指足背屈及内、外翻不能或严重受限,是一种常见的脑梗后踝关节功能障碍,足下垂问题会使得患足外观畸形,并影响站立、步行、平衡等下肢功能,对患者的下肢功能性活动存在较大影响。脑梗后足下垂目前在临床康复工作中受干预较多,常用方法包括踝足矫形器佩戴、理疗、针灸治疗等。踝足矫形器治疗效果明显,但佩戴不便;理疗一般选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或生物反馈疗法,需联合其它治疗,体现长程综合康复疗效;针灸等治疗方式虽有临床应用,但缺乏可靠的循证支持。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踝泵运动康复器,踝泵运动即足背伸、跖曲运动。通过踝关节运动,能够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下垂患者训练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连接的床板(1)和床尾(2),所述床尾(2)的前方设置有脚踏板(3),所述脚踏板(3)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弧形的凸耳(4),所述凸耳(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床板(1)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转轴(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两端由盖帽(13)固定,所述脚踏板(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绑带(12),所述脚踏板(3)与所述床尾(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竖向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位于所述脚踏板(3)的中上部,伸缩气缸(6)固定于所述床尾(2)内部,所述伸缩气缸(6)的伸缩头(7)为水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下垂患者训练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连接的床板(1)和床尾(2),所述床尾(2)的前方设置有脚踏板(3),所述脚踏板(3)的底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弧形的凸耳(4),所述凸耳(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床板(1)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通孔,转轴(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两端由盖帽(13)固定,所述脚踏板(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绑带(12),所述脚踏板(3)与所述床尾(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竖向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位于所述脚踏板(3)的中上部,伸缩气缸(6)固定于所述床尾(2)内部,所述伸缩气缸(6)的伸缩头(7)为水平设置且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14)内;所述脚踏板(3)与所述床尾(2)之间连有弹性元件(15);所述脚踏板(3)内部设置有加热板(8),所述床板(1)上设置有计时器(9),所述伸缩气缸(6)、加热板(8)和计时器(9)分别与控制器(10)相连,所述加热板(8)和控制器(10)之间的连接线上设置有绕线器(16),所述控制器(10)与遥控器(11)相连,所述伸缩气缸(6)、加热板(8)、计时器(9)、控制器(10)和遥控器(11)均由电源供电;
所述遥控器(11)上设置有加热板控制按键、计时器控制按键和伸缩气缸控制按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下垂患者训练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润滑套,所述转轴(5)穿入所述润滑套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转轴(5)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足下垂患者训练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套包括石墨衬套或者轴承。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亮,付小伟,宋光玉,陈玲,高香,韩美乐,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