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9091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冷却装置所使用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主要解决已有技术不能自动调节水量或结构复杂、费用昂贵及易出现故障等缺点。该阀包括阀座、阀盖、阀杆及阀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杆的上部设有一段螺杆,阀盖外侧通过轴承安装一个调节轮,调节轮上固定一前端盖,该前端盖以螺纹与所述螺杆联结,所述调节轮上盘绕一个发条并在外围缠绕一钢带,该钢带的内端连接在调节轮上。(*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冷却装置所使用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电弧炉在炼钢过程中为了减少电极的表面氧化需要对其电极进行喷淋冷却,由于电极随横臂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其需要喷淋冷却的水量也应该有所不同,当横壁位置升高时,电极伸出炉壳的部分也相应增加,需要冷却的部分增加,需要喷淋的水量增大,反之,当横臂位置降低时,电极在炉壳之外的部分相应减少,需要冷却的部分减少,需要喷淋的水量则减少,当横臂降低到最低位置时,则不允许继续喷水,以避免会有水流入炉壳而产生危害。在现有技术中,这种喷淋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采用普通的手动阀门来控制喷嘴喷淋的水量,其缺点是不能根据横臂高低位置的不同而自动调节喷淋的水量,往往会造成喷淋水量过大或过小的现象,当其喷水量过大时,就会有部分喷水流入炉壳,影响炼钢的质量,当其喷水量过小时,因冷却不足往往起不到减少电极氧化的目的;另一种则是采用计算机控制来调节喷淋水量的大小,其缺点是设备费用昂贵,仅适用于有计算机控制的现代化电炉中,且易出现故障,并影响控制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根据横臂不同位置来控制喷淋水量的机械式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而且能广泛适用于任何新老电弧炉上。为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它包括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19的阀座8、阀盖6、阀杆17和阀瓣18,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杆17的上部设有一段螺杆21,阀杆17上开有一个条形孔20,限位销13穿过条形孔20并安装在阀盖6上,阀盖6外侧通过轴承12安装一个调节轮3,前端盖1固定在调节轮3上并以螺纹与所述螺杆21联接,调节轮3上盘绕有一个发条14,该发条14一端连接在调节轮3上,另一端连接在阀盖6上,钢带4缠绕在调节轮3的外周且一端固定在其上。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前端盖1上可以设置一个盖板10,以保护螺杆21上的螺纹不易被灰尘污染。附图是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说明如下1-前端盖,2-螺钉,3-调节轮,4-钢带,5-销钉,6-阀盖,7-进水口,8-阀座,9-底脚,10-盖板,11-挡圈,12-轴承,13-限位销,14-发条,15、16-密封圈,17-阀杆,18-阀瓣,19-出水口,20-条形孔,21-螺杆。参见附图知,该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具有一个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19的阀座8、阀盖6、阀杆17和阀瓣18,所述阀瓣18为圆锥形,所述阀杆17的上部设有一段螺杆21,阀杆17上开设一个条形孔20,限位销13穿过条形孔20并安装在阀盖6上,阀盖6外侧通过滚动轴承12安装一个调节轮3,该调节轮3可绕阀盖6的凸出部转动,调节轮3上盘绕有一个发条14,该发条14一端连接在调节轮3上,另一端通过固定销钉5连接在阀盖6上,钢带4缠绕在调节轮3的外周并且内端固定在其上,前端盖1通过螺钉2固定在调节轮3上,其中部以螺纹与所述螺杆21连接,前端盖1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盖板10,挡圈11位于轴承12之外侧,阀座8的下部设有用以安装的底脚9,阀座8与阀盖6及阀杆17之间设有两个密封圈16、15。使用时通过底脚9将该阀安装在立柱上部合适的位置,将缠绕在调节轮3外周的钢带4外端连接在电炉平台上,当横臂向上运动时,连接在电炉平台上的钢带4拉动调节轮3转动,前端盖1随之一起转动,并通过它与螺杆21之间的螺纹联接带动阀杆17向上运动,此时阀瓣18与阀座8之间的通流面积增大,使喷淋装置的喷水量增加,反之,当横臂位置下降时,发条14则通过其自身的弹力使调节轮3向相反方向转动,通过前端盖1及阀杆17使阀瓣18向下运动,阀瓣18与阀座8之间的通流面积减小直至关闭,即喷淋装置的喷水量减小直至关闭。结合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通过横臂高低位置的变化来实现喷淋水量的自动控制,不会产生喷淋水量过多或过少的现象;2、完全依靠机械结构来实现水量的自动控制,因而在恶劣环境中不易产生故障;3、既能适用于新的现代化电弧炉,也能适用于老式电弧炉的改造;4、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它包括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19)的阀座(8)、阀盖(6)、阀杆(17)和阀瓣(18),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7)的上部设有一段螺杆(21),阀杆(17)上开有一个条形孔(20),限位销(13)穿过条形孔(20)并安装在阀盖(6)上,阀盖(6)外侧通过轴承(12)安装一个调节轮(3),前端盖(1)固定在调节轮(3)上并以螺纹与所述螺杆(21)联接,调节轮(3)上盘绕有一个发条(14),该发条(14)一端连接在调节轮(3)上,另一端连接在阀盖(6)上,钢带(4)缠绕在调节轮(3)的外周且一端固定在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1)上设置一个盖板(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冷却装置所使用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主要解决已有技术不能自动调节水量或结构复杂、费用昂贵及易出现故障等缺点。该阀包括阀座、阀盖、阀杆及阀瓣,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杆的上部设有一段螺杆,阀盖外侧通过轴承安装一个调节轮,调节轮上固定一前端盖,该前端盖以螺纹与所述螺杆联结,所述调节轮上盘绕一个发条并在外围缠绕一钢带,该钢带的内端连接在调节轮上。文档编号F27B3/10GK2224385SQ95214509公开日1996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7日专利技术者陆中梁, 白彦俊, 穆欣 申请人:西安华兴电炉有限公司, 陆中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弧炉电极喷淋装置喷水量自控阀,它包括设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19)的阀座(8)、阀盖(6)、阀杆(17)和阀瓣(18),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7)的上部设有一段螺杆(21),阀杆(17)上开有一个条形孔(20),限位销(13)穿过条形孔(20)并安装在阀盖(6)上,阀盖(6)外侧通过轴承(12)安装一个调节轮(3),前端盖(1)固定在调节轮(3)上并以螺纹与所述螺杆(21)联接,调节轮(3)上盘绕有一个发条(14),该发条(14)一端连接在调节轮(3)上,另一端连接在阀盖(6)上,钢带(4)缠绕在调节轮(3)的外周且一端固定在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中梁白彦俊穆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华兴电炉有限公司陆中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