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抗裂型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06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叠合楼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抗裂型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裂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水泥270~300份,粉煤灰70~100份,砂子850~900份,石子1000~1150份,减水剂5.5~6.2份,防水剂0.8~1.0份,水160~17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以及用量的配合作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抗裂型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合楼板
,具体涉及一种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抗裂型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粗放型的施工方式由于其劳动生产率低、能源消耗大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的缺陷,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住宅建造的需求,因此我们亟需改变传统住宅建造的方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主力推广的结构形式之一,而叠合楼板则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楼板体系在整个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叠合楼板结合了预制楼板和现浇楼板的优点,它具有结构质量可控、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低碳、环保等优点,但其在加工生产、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裂缝问题严重影响并制约着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推广应用及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现有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存在的开裂问题,既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裂混凝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裂效果,将该混凝土应用于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中,能够防止裂缝产生,提高叠合楼板的使用性能。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裂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水泥270~300份,粉煤灰70~100份,砂子850~900份,石子1000~1150份,减水剂5.5~6.2份,防水剂0.8~1.0份,水160~170份。优选地,所述防水剂为北京克邦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SF-III型防水剂。优选地,所述砂子的粒径为5mm以下。优选地,所述石子的粒径为5~20mm。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防水剂、减水剂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水泥、粉煤灰、砂子和石子混合,得到干混料;将所述混合溶液和干混料混合,得到抗裂混凝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裂型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裂混凝土浇筑到叠合楼板模具内,依次进行振捣和拉毛处理,得到混凝土筑件;将所述混凝土筑件进行蒸汽养护,脱模后得到叠合楼板构件;将所述叠合楼板构件进行湿养护,得到抗裂型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优选地,所述振捣的振动频率为30~50Hz;所述拉毛的深度为4~6mm。优选地,所述蒸汽养护的温度在55℃以下,时间为7~8h。优选地,所述湿养护的湿度为60%以上,温度为0℃以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裂型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裂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水泥270~300份,粉煤灰70~100份,砂子850~900份,石子1000~1150份,减水剂5.5~6.2份,防水剂0.8~1.0份,水160~17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防水剂先吸水直至饱和,再对水进行排斥的原理将水堵住,不仅能够抑制混凝土内部水分散失,起到一种内养护剂作用;而且在后期有水接触到混凝土后,防水剂中的晶体膨胀,能够将孔隙、毛细管、裂纹封闭,达到防水不渗水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以及用量的配合作用,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裂型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的制备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裂混凝土进行浇筑,配合蒸汽养护和湿养护工艺,能够使得装配式预制构件叠合楼板无裂纹产生,提高叠合楼板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叠合楼板模具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叠合楼板的板配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裂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水泥270~300份,粉煤灰70~100份,砂子850~900份,石子1000~1150份,减水剂5.5~6.2份,防水剂0.8~1.0份,水160~17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没有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制备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在本专利技术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泥270~300份,优选为275~285份,更优选为28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泥优选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所述水泥的重量份数为基准,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粉煤灰70~100份,优选为80~95份,更优选为9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粉煤灰优选为I级粉煤灰或Ⅱ级粉煤灰。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所述水泥的重量份数为基准,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砂子850~900份,优选为855~865份,更优选为86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砂子的粒径优选为5mm以下;所述砂子的细度模数优选为2.3~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砂子优选为天然中砂。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所述水泥的重量份数为基准,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石子1000~1150份,优选为1100~1149份,更优选为1136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石子的粒径优选为5~20mm。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所述水泥的重量份数为基准,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减水剂5.5~6.2份,优选为5.8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减水剂优选为聚羧酸减水剂。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所述水泥的重量份数为基准,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防水剂0.8~1.0份,具体优选为0.8份、0.9份或1.0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水剂优选为北京克邦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SF-III型防水剂;所述防水剂为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的混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防水剂先吸水直至饱和,再对水进行排斥的原理将水堵住,不仅能够抑制混凝土内部水分散失,起到一种内养护剂作用;而且在后期有水接触到混凝土后,防水剂中的晶体膨胀,能够将孔隙、毛细管、裂纹封闭,达到防水不渗水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以所述水泥的重量份数为基准,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原料包括水160~170份,具体优选为160份、165份或170份。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各组分及其用量的配合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防水剂、减水剂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水泥、粉煤灰、砂子和石子混合,得到干混料;将所述混合溶液和干混料混合,得到抗裂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将防水剂、减水剂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混合的具体工艺没有特殊的限定,以所述防水剂和减水剂完全溶于水中为宜。本专利技术将水泥、粉煤灰、砂子和石子混合,得到干混料。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泥、粉煤灰、砂子和石子的混合优选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度优选为45~5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30~60s,更优选为30s。得到混合溶液和干混料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混合溶液和干混料混合,得到抗裂混凝土。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优选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速度优选为45~50r/min,所述搅拌的时间优选为30~60s,更优选为60s。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裂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水泥270~300份,粉煤灰70~100份,砂子850~900份,石子1000~1150份,减水剂5.5~6.2份,防水剂0.8~1.0份,水160~17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裂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的制备原料:水泥270~300份,粉煤灰70~100份,砂子850~900份,石子1000~1150份,减水剂5.5~6.2份,防水剂0.8~1.0份,水160~1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剂为北京克邦防水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SF-III型防水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子的粒径为5m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裂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子的粒径为5~20mm。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抗裂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防水剂、减水剂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将水泥、粉煤灰、砂子和石子混合,得到干混料;
将所述混合溶液和干混料混合,得到抗裂混凝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丽君刘兴华何长黎王志礼常世涛卢造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