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隔油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042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隔油池,包括混凝土腔体、含油废水进水管和废水排水管;所述混凝土腔体内开设有呈品字形布置的过滤池、浮油池和澄清池,所述过滤池、浮油池和澄清池的开口均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含油废水进水管与所述过滤池池连通;所述废水排水管与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浮油池连通的顶部开洞;所述顶部开洞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浮油池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澄清池连通的底部开洞和顶部开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油水分离效果强,有效防止含油废水中的废油及其他污物杂质进入下水管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隔油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隔油池。
技术介绍
储存并使用原油、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各类油品的工程项目中,往往会产生含油废水,而含油废水不能直接排入厂区下水管网,需要通过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处理后方可排放。以往设计中常采用给排水专业标准图集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中的钢筋混凝土隔油池。但该类型隔油池体积庞大,土方工程量大,且油水分离效果较差,取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目前隔油池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隔油池,能够达到占地面积小、油水分离效果较增强和易取油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隔油池,所述改进型隔油池包括混凝土腔体、含油废水进水管和废水排水管;所述混凝土腔体内开设有呈品字形布置的过滤池、浮油池和澄清池,所述过滤池、浮油池和澄清池的开口均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含油废水进水管与所述过滤池池连通;所述废水排水管与所述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浮油池连通的顶部开洞;所述顶部开洞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隔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腔体(1)、含油废水进水管(5)和废水排水管(10);所述混凝土腔体(1)内开设有呈品字形布置的过滤池(3)、浮油池(4)和澄清池(2),所述过滤池(3)、浮油池(4)和澄清池(2)的开口均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含油废水进水管(5)与所述过滤池(3)池连通;所述废水排水管(10)与所述过滤池(3)连通;所述过滤池(3)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浮油池(4)连通的顶部开洞(6);所述顶部开洞(6)内设置有过滤网(7);所述浮油池(4)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澄清池(2)连通的底部开洞(8)和顶部开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隔油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腔体(1)、含油废水进水管(5)和废水排水管(10);所述混凝土腔体(1)内开设有呈品字形布置的过滤池(3)、浮油池(4)和澄清池(2),所述过滤池(3)、浮油池(4)和澄清池(2)的开口均朝向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含油废水进水管(5)与所述过滤池(3)池连通;所述废水排水管(10)与所述过滤池(3)连通;所述过滤池(3)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浮油池(4)连通的顶部开洞(6);所述顶部开洞(6)内设置有过滤网(7);所述浮油池(4)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澄清池(2)连通的底部开洞(8)和顶部开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3)、所述浮油池(4)和所述澄清池的开口处(2)设置有钢盖板(14),所述钢盖板(14)上开设有与所述澄清池(2)连通的通气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3)内壁顶部开洞(6)的水平高度低于含油废水进水管(5)水平高度50~110mm,浮油池(4)内壁底部开洞(8)距池底90~2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隔油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开孔(9)的孔径不小于60mm,且所述顶部开孔(9)的水平高度高于含油废水进水管(5)的水平高度90~21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勋瑜刘凯张运焦杜龙潘泽刚陶岳来李杰苟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