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90047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及方法,装置包括第一厂房立柱、第二厂房立柱、第三厂房立柱、第四厂房立柱,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第四卷扬机、若干导向滑轮、第一承轨梁、第二承轨梁、行车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封闭厂房内,在不破坏原有厂房结构和地面的情况下,不使用吊车,利用卷扬机及厂房立柱进行行车梁的安装工作;该方法避免了常规使用吊车进行厂房内行车安装的过程中,需拆除部分厂房屋面,而使施工成本增加的弊端;可用于厂房内行车改造及增加行车的检修工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式起重机设备安装
,涉及一种行车梁安装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厂房内行车一般使用吊车进行安装,当老旧厂房检修或技术升级改造改造,需新装或增加行车。由于地面场地限制和屋面高度限都使得吊车难于使用。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以下缺点:(1)厂房内地面设施布置阻碍吊车站位。(2)厂房内吊车吊臂难于施展,需拆除部分屋面结构才能起吊。鉴于此,亟需专利技术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方法,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厂房立柱、第二厂房立柱、第三厂房立柱、第四厂房立柱,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第四卷扬机、若干导向滑轮、第一承轨梁、第二承轨梁、行车梁;所述第一厂房立柱、第二厂房立柱、第三厂房立柱、第四厂房立柱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轮,所述第一厂房立柱、第二厂房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承轨梁,所述第三厂房立柱、第四厂房立柱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承轨梁;所述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第四卷扬机分别固定设置在厂房四角地面上;所述第一卷扬机、第三厂房立柱下端导向滑轮、第三厂房立柱上端导向滑轮、行车梁一端、第四厂房立柱上端导向滑轮、第四厂房立柱下端导向滑轮、第二卷扬机之间通过钢丝绳顺序连接,所述第三卷扬机、第一厂房立柱下端导向滑轮、第一厂房立柱上端导向滑轮、行车梁另一端、第二厂房立柱上端导向滑轮、第二厂房立柱下端导向滑轮、第四卷扬机之间通过钢丝绳顺序连接,所述行车梁在所述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第四卷扬机带动下吊装到所述第一承轨梁、第二承轨梁上。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行车梁摆放在第一厂房立柱、第二厂房立柱、第三厂房立柱、第四厂房立柱之间的地面对角线上,与第一承轨梁、第二承轨梁在地面投影成一定夹角,保证行车梁起升过程中不与第一承轨梁、第二承轨梁接触;步骤2:启动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第四卷扬机,将行车梁吊装至第一承轨梁、第二承轨梁上部;步骤3:第一卷扬机、第二卷扬机、第三卷扬机、第四卷扬机两两配合,控制所述行车梁一边提升,一边下降,将行车梁旋转至与第一承轨梁、第二承轨梁垂直;步骤4:将行车梁下降至第一承轨梁、第二承轨梁上,固定后拆除钢丝绳,即初步完成行车梁吊装工作,依照以上步骤重复吊装作业,直至安装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使用卷扬机及滑轮组替代吊车进行设备吊装作业,解决了吊车在封闭厂房内无法站位及净空高度不足等问题。减少了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且可以在后续检修中重复使用。2、采用厂房立柱作为承拉点,不需要额外增加承重构件,减少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行车梁摆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包括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若干导向滑轮3、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行车梁5;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轮3,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承轨梁401,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承轨梁402;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分别固定设置在厂房四角地面上;第一卷扬机201、第三厂房立柱103下端导向滑轮3、第三厂房立柱103上端导向滑轮3、行车梁5一端、第四厂房立柱104上端导向滑轮3、第四厂房立柱104下端导向滑轮3、第二卷扬机202之间通过钢丝绳顺序连接,第三卷扬机203、第一厂房立柱101下端导向滑轮3、第一厂房立柱101上端导向滑轮3、行车梁5另一端、第二厂房立柱102上端导向滑轮3、第二厂房立柱102下端导向滑轮3、第四卷扬机204之间通过钢丝绳顺序连接,行车梁5在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带动下吊装到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定厂房内一跨地面为吊装区域,行车梁5到货后,将行车梁5各部件组装完毕。将行车梁5摆放在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之间的地面对角线上,与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在地面投影成一定夹角,保证行车梁5起升过程中不与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接触即可;步骤2:在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附近地面附近设置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同时各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上下两端设置相应导向滑轮。启动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将行车梁5吊装至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上部;步骤3: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两两配合,控制行车梁5一边提升,一边下降,将行车梁5旋转至与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垂直;步骤4:将行车梁5下降至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上,固定后拆除钢丝绳,即初步完成行车梁5吊装工作,若是有多片梁及小车的大型行车,则依照以上步骤重复吊装作业,直至安装完成。本专利技术能在封闭厂房内,在不破坏原有厂房结构和地面的情况下,不使用吊车,利用卷扬机及厂房立柱进行行车梁的安装工作;该方法避免了常规使用吊车进行厂房内行车安装的过程中,需拆除部分厂房屋面,而使施工成本增加的弊端;可用于厂房内行车改造及增加行车的检修工程中。尽管本说明书较多地使用了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若干导向滑轮3、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行车梁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若干导向滑轮(3)、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行车梁(5);/n所述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轮(3),所述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承轨梁(401),所述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承轨梁(402);/n所述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分别固定设置在厂房四角地面上;/n所述第一卷扬机(201)、第三厂房立柱(103)下端导向滑轮(3)、第三厂房立柱(103)上端导向滑轮(3)、行车梁(5)一端、第四厂房立柱(104)上端导向滑轮(3)、第四厂房立柱(104)下端导向滑轮(3)、第二卷扬机(202)之间通过钢丝绳顺序连接,所述第三卷扬机(203)、第一厂房立柱(101)下端导向滑轮(3)、第一厂房立柱(101)上端导向滑轮(3)、行车梁(5)另一端、第二厂房立柱(102)上端导向滑轮(3)、第二厂房立柱(102)下端导向滑轮(3)、第四卷扬机(204)之间通过钢丝绳顺序连接,所述行车梁(5)在所述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带动下吊装到所述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厂房内依靠厂房柱进行行车梁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若干导向滑轮(3)、第一承轨梁(401)、第二承轨梁(402)、行车梁(5);
所述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上下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滑轮(3),所述第一厂房立柱(101)、第二厂房立柱(10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承轨梁(401),所述第三厂房立柱(103)、第四厂房立柱(10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承轨梁(402);
所述第一卷扬机(201)、第二卷扬机(202)、第三卷扬机(203)、第四卷扬机(204)分别固定设置在厂房四角地面上;
所述第一卷扬机(201)、第三厂房立柱(103)下端导向滑轮(3)、第三厂房立柱(103)上端导向滑轮(3)、行车梁(5)一端、第四厂房立柱(104)上端导向滑轮(3)、第四厂房立柱(104)下端导向滑轮(3)、第二卷扬机(202)之间通过钢丝绳顺序连接,所述第三卷扬机(203)、第一厂房立柱(101)下端导向滑轮(3)、第一厂房立柱(101)上端导向滑轮(3)、行车梁(5)另一端、第二厂房立柱(102)上端导向滑轮(3)、第二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汉生郑开畅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