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碰撞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90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碰撞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横梁、传力摆臂、减震装置以及限位机构,传力摆臂在受较大作用力作用而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时,带动减震装置运动从而吸收能量,限位机构安装在传力摆臂上,用于限制传力摆臂转动的角度范围,并具有部分限制和完全限制,由部分限制提供一个限制阈值,当传力摆臂受到的较小作用力小于限制阈值,则限制所述传力摆臂转动,如果该较小作用力大于或等于限制阈值,则限制所述传力摆臂转动一定的角度范围,完全限制是指当所述传力摆臂在受到较大作用力和/或持续的较小作用力时,在传力摆臂转动到最大的角度范围后完全限制传力摆臂的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用性好,降噪能力优秀,所需安装空间小,并具有多级工作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碰撞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防护
,具体设计一种碰撞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碰撞防护装置是车辆防护中的重要装置。常见的如货车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在小客车追尾载货汽车事故中起缓冲吸能的作用,减轻因“钻撞”而造成小客车驾驶室内人员伤亡情况,是高效且易安装的被动安全技术装置。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汽车和挂车后下防护装置要求》,2017年在原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颁布实施了《GB11567-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目前,我国小客车追尾“钻撞”载货汽车的事故比例和事故损害程度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应用状况普遍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结构形式不统一,不能达到标准要求,起不到应有的防“钻撞”和吸能的保护作用。因此,随着法规的不断升级还有降低“钻撞”人员伤亡情况的迫切需求,一款具有通用性又能达到标准要求的防护装置是各大主机厂所迫切需要的。现有技术中,有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0615918.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货车及其后防护装置,该后防护装置具有结构强度高,防护效果好的特点,但是,其结构通用性差,不能适用于不同的货车车辆。另外有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21467070.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货车后下部吸能防护装置,该装置通过铰接和阻尼器固定在车架纵梁上,起到防撞吸能和防止追尾车辆转入货车底部的作用。但是该机构高度方向占用尺寸较大,导致车辆通过性能较差。另外其防撞横梁由于在高度方向没有固定,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路面颠簸防撞横梁产生振动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优化的碰撞防护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碰撞防护装置,用于对被保护物体提供防护,包括防护横梁、传力摆臂、减震装置以及限位机构,所述传力摆臂第一端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传力摆臂第二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可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震装置连接在所述传力摆臂上,所述传力摆臂在受较大作用力作用而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时,带动所述减震装置运动从而吸收能量,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传力摆臂上,用于限制所述传力摆臂转动的角度范围,所述限制包括部分限制,所述部分限制是:提供一个限制阈值,当所述传力摆臂在受到较小作用力时,如果该较小作用力小于所述限制阈值,则限制所述传力摆臂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如果该较小作用力大于或等于所述限制阈值,则限制所述传力摆臂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一定的角度范围。其中,为提高结构稳定性,增加减震效果,所述限制还包括完全限制,所述完全限制是:当所述传力摆臂在受到较大作用力和/或持续的较小作用力时,在所述传力摆臂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到最大的角度范围后对所述传力摆臂的转动进行完全限制。其中,为提高结构稳定性,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力摆臂上,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套设置,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限位套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连接,所述减震装置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力摆臂上,一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与传力摆臂和减震装置形成大致三角形结构。其中,为提高部件的通用性,还包括一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被保护物体连接,所述传力摆臂、限位机构和减震装置通过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实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的间接连接。其中,基于生产和成本考虑,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用于实现所述部分限制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在所述限位杆上沿杆身线性排列的若干个卡槽;在所述限位套内设置的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匹配的卡块;在所述限位套内设置的、以弹性恢复力推动所述卡块抵触在所述卡槽内的弹性元件;所述的限制阈值是:能够在所述传力摆臂受到较小作用力时,克服所述弹性恢复力而使所述卡块脱离所抵触的卡槽,进而使所述传力摆臂转动的最小作用力。其中,为提高稳定性和减躁效果,所述卡槽与卡块设置有相向设置的至少两组;所述卡块是由弹性材质构成。其中,为提高减躁效果,所述卡槽的截面形状是沿所述限位杆的杆身逐渐由浅及深复而由深及浅。其中,为实现完全限制,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实现完全限制的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在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传力摆臂的一端设置的挡止件,当所述传力摆臂在受到较大作用力和/或持续的较小作用力从而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到最大的角度时,所述挡止件阻挡所述传力摆臂继续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其中,基于生产和成本考虑,所述挡止件是设置在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传力摆臂的一端的T字型的头部,所述传力摆臂上开设有让所述挡止件的T字型的头部无法通过的限位孔。其中,基于生产和成本考虑,所述传力摆臂具有中空的内腔,所述传力摆臂的外壁上具有宽度小于所述T字型的头部的通孔作为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杆杆身穿过所述限位孔,所述T字型的头部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有限位机构,受到较小的碰撞力时不会产生噪音;部件总成通用性好,所需安装空间小,不必浪费过多空间,装置小巧也便于安装和拆卸;采用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便于维护和零件更换;本专利技术根据所受碰撞力的大小具有多级工作模式,充分适应不同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碰撞防护装置的轴测图(其一);图2是实施例中碰撞防护装置的轴测图(其二);图3是实施例中以车架示例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碰撞防护装置的正视图;图5是实施例中碰撞防护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实施例中碰撞防护装置的左视图;图7是实施例中横梁矩管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中传力摆臂的示意图;图9是图6中M处的局部方法大图;图10是实施例中横梁连接支架与连接支架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中铰接钢套的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中安装板的示意图;图13是实施例中减震器总成的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中减震器安装支架的示意图;图15是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剖视图;图17是实施例中拉杆的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中限位套各组件的爆炸图;图19是实施例中限位销的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中限位套的剖视图;图21是实施例中限位机构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图22是实施例中碰撞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图2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碰撞防护装置,主要结构包括防护横梁总成1、传力摆臂2、限位机构3、安装板4、减震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碰撞防护装置,用于对被保护物体提供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横梁、传力摆臂、减震装置以及限位机构,所述传力摆臂第一端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传力摆臂第二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可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震装置连接在所述传力摆臂上,所述传力摆臂在受较大作用力作用而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时,带动所述减震装置运动从而吸收能量,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传力摆臂上,用于限制所述传力摆臂转动的角度范围,所述限制包括部分限制,所述部分限制是:提供一个限制阈值,当所述传力摆臂在受到较小作用力时,如果该较小作用力小于所述限制阈值,则限制所述传力摆臂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如果该较小作用力大于或等于所述限制阈值,则限制所述传力摆臂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一定的角度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防护装置,用于对被保护物体提供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横梁、传力摆臂、减震装置以及限位机构,所述传力摆臂第一端与所述防护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传力摆臂第二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可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减震装置连接在所述传力摆臂上,所述传力摆臂在受较大作用力作用而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时,带动所述减震装置运动从而吸收能量,所述限位机构安装在所述传力摆臂上,用于限制所述传力摆臂转动的角度范围,所述限制包括部分限制,所述部分限制是:提供一个限制阈值,当所述传力摆臂在受到较小作用力时,如果该较小作用力小于所述限制阈值,则限制所述传力摆臂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如果该较小作用力大于或等于所述限制阈值,则限制所述传力摆臂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一定的角度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还包括完全限制,所述完全限制是:当所述传力摆臂在受到较大作用力和/或持续的较小作用力时,在所述传力摆臂相对所述被保护物体转动到最大的角度范围后对所述传力摆臂的转动进行完全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力摆臂上,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限位套设置,所述限位杆远离所述限位套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连接,所述减震装置一端连接在所述传力摆臂上,一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连接,所述限位机构与传力摆臂和减震装置形成大致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碰撞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被保护物体连接,所述传力摆臂、限位机构和减震装置通过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实现与所述被保护物体的间接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倩陈都郭福森韩锋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