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育苗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35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育苗容器,包括水箱、第一LED灯管、泡沫育苗板和第二LED灯管,水箱两侧边的上端固定有侧板,侧板的内侧通过灯座安装有第一LED灯管,侧板的上端固定有顶板,顶板的底部通过灯座安装有第二LED灯管,水箱内部的两侧壁上固定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端镶嵌有压力传感器,水箱的内部漂浮有泡沫育苗板,泡沫育苗板的内侧设有育苗槽,育苗槽内侧的底部固定有棉布,水箱的前侧固定有控制器,控制器一侧的水箱前侧固定有蜂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水箱、泡沫育苗板、育苗槽、棉布、压力传感器、第一LED灯管、第二LED灯管,解决了缺少自动补水功能及缺乏低成本培育方式和缺少室内补充光照的功能结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育苗容器
本技术涉及育苗
,具体为一种生态育苗容器。
技术介绍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目前,在进行生态育苗时,无论是在苗圃、温床或是温室里,育苗都需要育苗容器,现有市面上是采用各类花盆、纸袋和育苗箱容器进行育苗,只是单纯的作为承载容器使用,没有更多的辅助功能结构,无法实现自动补水,需要人们频繁不断的进行浇水,在苗圃及温室中培育的面积过多,土壤及肥料消耗过多,成本高,且需要很多的光照,无法在室内确保充足的光照灯问题,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育苗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育苗容器,包括水箱、第一LED灯管、泡沫育苗板和第二LED灯管,所述水箱两侧边的上端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侧通过灯座安装有第一LED灯管,所述侧板的上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通过灯座安装有第二LED灯管,所述水箱内部的两侧壁上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端镶嵌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水箱的内部漂浮有泡沫育苗板,所述泡沫育苗板的内侧设有育苗槽,所述育苗槽内侧的底部固定有棉布,所述水箱的前侧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一侧的水箱前侧固定有蜂鸣器。优选的,所述棉布上方的育苗槽内设有肥料层,所述肥料层上方的育苗槽内设有营养土层,所述营养土层的内部种植有幼苗。优选的,所述第一LED灯管和第二LED灯管之间串联连接,且第一LED灯管和第二LED灯管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后侧固定有遮光帘,所述遮光帘的面积大于两组侧板之间形成的面积。优选的,所述泡沫育苗板内侧的育苗槽共设有十五个,且育苗槽上端内径大,下端内径小的杯状结构。(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水箱、泡沫育苗板、育苗槽、棉布、压力传感器,使本技术能够自动补充育苗所需的水分,且实现低成本的育苗培育,批量的培育幼苗,有效的解决了缺少自动补水功能及缺乏低成本培育方式的问题,在进行幼苗的培育时,将幼苗种植到泡沫育苗板内的育苗槽中,在育苗槽中的营养土层进行培样,吸收肥料层的营养成分,并且将泡沫育苗板放置到水箱中漂浮,由棉布吸引水箱中的水分传导至肥料层和营养土层,给与幼苗充足的水分供给,又不会使幼苗长期浸泡在水中,实现自动补水,且水面下降后,泡沫育苗板会接触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传输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工作人员及时补水,控制器且泡沫育苗板的设计使得成本更加低廉,且育苗槽的设计使肥料层和营养土层的供给更少,成本更低,批量化的培育更加高效,成本更低。(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LED灯管、第二LED灯管,使本技术能够在室内培育时也拥有充足的光照效果,避免室内培育缺乏光照而导致幼苗培育不成功的问题,且能够使光照的更加充分,避免光照的死角,有效的解决了缺少室内补充光照的功能结构的问题,在进行室内培育幼苗时,工作人员可定期的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一LED灯管和第二LED灯管,对泡沫育苗板上的幼苗进行光照,两组第一LED灯管和一组第二LED灯管的设计,能够全面的照射幼苗,没有光照死角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内部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泡沫育苗板的剖视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顶板;2、侧板;3、水箱;4、灯座;5、第一LED灯管;6、泡沫育苗板;7、育苗槽;8、第二LED灯管;9、棉布;10、肥料层;11、营养土层;12、幼苗;13、压力传感器;14、支撑块;15、控制器;16、蜂鸣器;17、遮光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生态育苗容器,包括水箱3、第一LED灯管5、泡沫育苗板6和第二LED灯管8,水箱3两侧边的上端固定有侧板2,侧板2用于安装第一LED灯管5,侧板2的内侧通过灯座4安装有第一LED灯管5,第一LED灯管5用于光照,对幼苗12进行补光使用,侧板2的上端固定有顶板1,顶板1用于固定第二LED灯管8,顶板1的底部通过灯座4安装有第二LED灯管8,第二LED灯管8用于光照,对幼苗12进行补光使用,水箱3内部的两侧壁上固定有支撑块14,用于安装压力传感器13使用,支撑块14的上端镶嵌有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的型号为CYYZ11,属于现有技术,用于检测泡沫育苗板6下降时的压力信号,水箱3的内部漂浮有泡沫育苗板6,用于培育幼苗12使用,泡沫育苗板6的内侧设有育苗槽7,育苗槽7内用于培育一颗颗的小型幼苗12,育苗槽7内侧的底部固定有棉布9,棉布9接触水面,补水使用,水箱3的前侧固定有控制器15,控制器15的型号为MAM-330,属于现有技术,控制器15作为控制的中心,控制器15一侧的水箱3前侧固定有蜂鸣器16,蜂鸣器16的型号为SS3026IS24L,属于现有技术,用于提示工作人员及时补水。进一步,棉布9上方的育苗槽7内设有肥料层10,肥料层10上方的育苗槽7内设有营养土层11,营养土层11的内部种植有幼苗12,肥料层10供幼苗12吸收营养成分,营养土层11作为培育的基质。进一步,第一LED灯管5和第二LED灯管8之间串联连接,且第一LED灯管5和第二LED灯管8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5直接一键控制第一LED灯管5和第二LED灯管8的启闭。进一步,压力传感器1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蜂鸣器16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13接触泡沫育苗板6时会产生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5,控制器15控制蜂鸣器16发出警示音,提醒人们水箱3内水量过少,需要补水。进一步,顶板1的后侧固定有遮光帘17,遮光帘17的面积大于两组侧板2之间形成的面积,遮光帘17避免第一LED灯管5和第二LED灯管8的光照向后侧流失,在小空间进行补光作业。进一步,泡沫育苗板6内侧的育苗槽7共设有十五个,且育苗槽7上端内径大,下端内径小的杯状结构,一块泡沫育苗板6能够同时培育十五个幼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育苗容器,包括水箱(3)、第一LED灯管(5)、泡沫育苗板(6)和第二LED灯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两侧边的上端固定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内侧通过灯座(4)安装有第一LED灯管(5),所述侧板(2)的上端固定有顶板(1),所述顶板(1)的底部通过灯座(4)安装有第二LED灯管(8),所述水箱(3)内部的两侧壁上固定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上端镶嵌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水箱(3)的内部漂浮有泡沫育苗板(6),所述泡沫育苗板(6)的内侧设有育苗槽(7),所述育苗槽(7)内侧的底部固定有棉布(9),所述水箱(3)的前侧固定有控制器(15),所述控制器(15)一侧的水箱(3)前侧固定有蜂鸣器(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育苗容器,包括水箱(3)、第一LED灯管(5)、泡沫育苗板(6)和第二LED灯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两侧边的上端固定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内侧通过灯座(4)安装有第一LED灯管(5),所述侧板(2)的上端固定有顶板(1),所述顶板(1)的底部通过灯座(4)安装有第二LED灯管(8),所述水箱(3)内部的两侧壁上固定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上端镶嵌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水箱(3)的内部漂浮有泡沫育苗板(6),所述泡沫育苗板(6)的内侧设有育苗槽(7),所述育苗槽(7)内侧的底部固定有棉布(9),所述水箱(3)的前侧固定有控制器(15),所述控制器(15)一侧的水箱(3)前侧固定有蜂鸣器(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育苗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9)上方的育苗槽(7)内设有肥料层(10),所述肥料层(10)上方的育苗槽(7)内设有营养土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民黄云波刘金香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益金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