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35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育苗装置,包括面板,在所述面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育苗杯,所述育苗杯的外面周围设有透水孔,所述育苗杯的杯底是封闭的,由于透水孔是设置在育苗杯的外面周围的,因此采用本装置育苗时喷施在育苗杯中的水肥液不会因重力向下浸透而从底部的排水孔快速流出,水肥液可在杯中保持较长时间,多余的水肥液会从杯体外面周围的透水孔排出,从而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育苗,使育苗过程中的液相与气相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育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育苗装置,属于育苗盘

技术介绍
现行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使用的育苗装置主要有盘式塑料托盘、盘式塑料漂盘两种,两者均主要用于专业化育苗或用苗较多的作物育苗,如烟草、辣椒、玉米等,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育苗方式。两种育苗装置均上下口(孔)联通,作物苗生长所需的水、肥通过上下口(孔)交换实现的;在育苗过程中,如果肥、水通过上口加入,则由于托盘、漂盘容积较小,装入的育苗基质也较少,保水、肥能力差,加水肥一次,漂盘中基质保水肥时间在2-3天(气温15℃),托盘略长1-2天,如果通过增加托盘、漂盘容积来增加吸水肥量,则不利于专业化育苗,且造成成本增加;而作物育苗苗床期多在40-60天,则需淋喷水肥20-30次,采用设施淋喷,需增设设施设备,采用人工淋喷,劳动量、劳动强度大,管理难度大。如果肥、水通过下口(孔)加入,漂盘育苗需制作育苗水床,且炼苗困难,需搭架炼苗,否则造成高脚苗、弱苗,苗的质量差,炼苗需要增加劳力成本;托盘育苗也需用农膜制作1-2cm高水床,这要求地面平整,增加制作水床难度,如炼苗需将肥水放干,造成排水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育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制作育苗水床难、炼苗难、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育苗装置,包括面板,在所述面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育苗杯,所述育苗杯的外面周围设有透水孔,所述育苗杯的杯底是封闭的。进一步的,所述育苗杯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杯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杯体的高度为6~7cm,开口直径为3.5~4.5cm,杯底直径为0.8~1.2cm,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0.2~0.4cm。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孔的数量为3-4个,其中所述育苗杯透水孔距杯底高度1.5~2cm。所述育苗杯阵列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育苗装置在育苗杯的外面周围设有透水孔,育苗杯的杯底设计成封闭的,由于透水孔是设置在育苗杯的外面周围的,因此育苗时喷施在育苗杯中的水肥液不会因重力向下浸透而从底部的排水孔快速流出,水肥液可在杯中保持较长时间,多余的水肥液会从杯体外面周围的透水孔排出,从而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育苗,使育苗过程中的液相与气相统一。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育苗装置还具有以下优点:1、育苗时不需制作育苗水床,可降低成本。2、有效解决炼苗难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了苗的质量。3、可减少淋喷次数,降低育苗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育苗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面板,2育苗杯,3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请参阅图1和图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育苗装置,包括面板1和育苗杯2。面板1,起支撑作用,主要用于支撑若干个育苗杯2,如此可在同一个面板1上同时培育多根幼苗,便于喷施水肥液等操作,可提高培育效率。面板1可以是塑料面板1,也可以是木质面板1。在本实施例中,幼苗为烟苗,其由播种在育苗杯2中基质的烟草种子生长而来。在其他实施例中,幼苗可以为玉米苗、树苗等。若干育苗杯2,间隔设置在面板1上。育苗杯2可以固定设置在面板1上,也可以是分离放置在面板1上的。优选地,育苗杯2阵列固定设置在面板1上。优选地,育苗杯2与面板1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制作得到。请参阅图2,在育苗杯2的外面周围设有透水孔3,育苗杯2的杯底是封闭的。由于透水孔3是设置在育苗杯2的外面周围的,因此育苗时喷施在育苗杯2中的水肥液不会因重力向下浸透而从底部的排水孔快速流出,导致水肥液在育苗杯2中保持的时间较短。本育苗杯2由于杯底是封闭的,因此水肥液可在杯中保持较长时间,多余的水肥液会从杯体外面周围的透水孔3排出,从而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育苗。经申请人试验,采用本装置育苗无需制作育苗水床,将地面略整平即可将本装置放置整平的地面;用容器将配置好的育苗水肥液淋喷至育苗杯2中,水肥液可在育苗基质中保持10-15天左右(气温变化略有差异),整个育苗过程仅需淋喷4-6次,炼苗期间控制加水肥液即可;节约了水床制作、炼苗成本及减低了淋喷次数所需劳力成本。为了方便将育好的苗取出移栽,育苗杯2设计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杯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锥形杯体的高度为6~7cm,开口直径为3.5~4.5cm,杯底直径为0.8~1.2cm,透水孔3的直径为0.2~0.4cm,透水孔3的数量为3-4个,其中所述育苗杯2透水孔3距杯底高度1.5~2cm。经申请人试验,该种结构尺寸与现有的浮盘育苗孔差别不大,特别适合用于培育烟苗。在其他实施例中,育苗杯2可根据作物培育需要选择其它的尺寸,透水孔3的数量也可根据育苗排水需要而定。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育苗杯2的大小和透水孔3高低等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育苗装置,包括面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育苗杯(2),所述育苗杯(2)阵列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板(1)上,所述育苗杯(2)的外面周围设有透水孔(3),所述育苗杯(2)的杯底是封闭的;所述育苗杯(2)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杯体结构;所述锥形杯体的高度为6~7cm,开口直径为3.5~4.5cm,杯底直径为0.8~1.2cm,所述透水孔(3)的直径为0.2~0.4cm,所述透水孔(3)的数量为3-4个,所述育苗杯(2)透水孔(3)距杯底高度1.5~2c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苗装置,包括面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面板(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育苗杯(2),所述育苗杯(2)阵列固定设置在所述面板(1)上,所述育苗杯(2)的外面周围设有透水孔(3),所述育苗杯(2)的杯底是封闭的;所述育苗杯(2)为上大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通隆龙秋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