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炉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817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该装置包括布料器溜槽(16)和悬挂及驱动该溜槽(16)的装置。它可使溜槽绕中心轴转动和相对该轴作枢轴转动。该驱动装置包括两个能相互转动的转动环(52、50)。溜槽(16)由两平行的水平横梁(54、56)以枢轴支撑在两梁之间,横梁位于溜槽(16)的两侧,处于一个转动环之内并直接固定在它上面。同时溜槽(16)通过绞链联接件与另一转动环(50)相联接。(*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竖炉的加料装置。包括一个悬挂于炉顶、可进行旋转和绕枢轴转动的布料器溜槽;驱动该溜槽的装置。其中包括第一和第二转动环。分别用于使溜槽围绕炉子的纵轴旋转和通过使溜槽绕其水平悬挂轴进行枢轴转动来改变其相对于纵轴的倾角;还包括驱动两转动环相互独立运动的装置;中心加料闭锁装置。其上带有上下密封绞链板和安装有计量和截止阀。用于调节自闭锁装置流向布料器溜槽的物料流量;以及给闭锁装置供料的装置。文献DE-C2-2,324,970中介绍了一种与上述相类似的装置。根据该文献,其不同之处在于该装置有两个依次布置且交替操作的闭锁装置。这种广为人知的加料装置是由一个较大的框架支撑的。该框架本身则支撑在安装于炉子周围的一个方形塔台上。布料器溜槽悬挂在两个传动支架径向对置的轴上。在第一转动环的作用下围绕纵轴旋转。每个支架均通过数个小齿轮和齿轮与第二转动环相联接。目的是改变溜槽相对于炉子轴线的倾角。这种内衬必须经常更新的布料器溜槽可以用专利LU85.879中所述类型的装载装置代替。根据该专利,在炉墙上部圆锥形部分开有一孔。溜槽可从其中横向抽出。由于最初设计的这种加料装置已装备在许多高炉上,所以现已证实,这种加料装置和溜槽传动机构用于新建或进行重大改造的高炉上特别有效和有利。这种装置在大高炉上性能良好。但不幸的是迄今为止它不可能同样成功地为小高炉。尤其是那些没有方形塔台的高炉所采用。在这种类型的炉子上。加料装置和环绕炉子的工作平台是由炉壁直接支撑的。为了避免降低稳定性和强度的缘故,不能在炉壁和工作平台上开孔。所以除非预先实行投资巨大的重大改造进行加固。就不可能以上述文献所建议的方式拆卸布料器溜槽。为了拆卸溜槽而又避免在炉壁上穿孔,卢森堡专利申请NO87,291建议将溜槽向上穿过其传动机构箱进行拆卸。尽管这是一种解决办法,但仍然存在着装置由炉壁支撑的问题。实际上众所周知,炉壁存在热膨胀运动,从而影响到溜槽传动机构箱,使其面临变形的危险。由文献DE-C2-2,324,970可知,该传动机构是由齿轮和小齿轮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尤其是使溜槽绕枢轴转动的两个旋转支架区域,不能承受这种程度的变形。再者,当用带有旋转布料器溜槽的现代加料装置代替现有炉子上的钟式加料装置时,可用空间问题十分突出。事实上,新装置只能布置在下钟的支撑环和提升炉料的装置(通常是料车运输机)之间。不幸的是,该可用空间经常十分有限。因此在其中安装上述类型的加料装置有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竖炉加料装置,它同样适用于中小型高炉,特别是用于取代传统的钟式加料装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推荐一种前面特性介绍中所述类型的装置,其基本特征是布料器溜槽通过枢轴由两根平行的水平横梁支撑在两梁之间。两根横梁位于溜槽的两侧,处于上述第一转动环之内并直接固定在该转动环上,而且溜槽通过绞链与上述第二转动环联接。因为两个转动环是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地同心安装,溜槽悬挂在这两个环之间。所以传动机构的总高度实际上减少到这两个环厚度的总和。传动机构总高度的减小使加料装置的高度随之减小,而且使其易于布置在炉顶和炉料运输机之间的可用空间内。再者,溜槽传动机构高度的减小使溜槽易于向上穿过阀罩拆卸。布料器溜槽的角度调节通过联接机构,在两个转动环之间相对运动的作用下进行。这种联接机构经受传动机构箱变形的能力要强于众所周知的由齿轮和小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溜槽由两个侧凸缘支撑,可以拆卸,每个凸缘有一个支撑轴颈,分别对应装入上述各横梁的轴承内。溜槽的悬挂和定位通过两对销钉来完成。销钉固定在溜槽的外壁上,而且滑动嵌入相应的、分别于各凸缘的内面上所提供的两个凹槽内,溜槽即以其自重保持在凹槽之中。凹槽和销钉的外形制造可与闭锁装置结合进行,以防止溜槽发生意外的脱开事故。联接溜槽与第二转动环的联接机构由与凸缘之一构成整体的第一臂,与第二转动环构成整体的第二臂和以绞链联接在上述各臂自由端的联杆组成。这种溜槽的新型传动机构特别适用于对大部分易损件进行高效率的冷却。特别是该装置可配置一个固定在传动装置之下且与冷却液回路联通的环形防热罩,和固定在第一转动环之内的圆筒形防热块,其长度超过两转动环的高度,至少覆盖大部分圆周。此外,各转动环能与一个同冷却液回路联通的圆筒状防热隔板联接在一起。悬挂溜槽的两根横梁可同样进行冷却。出于这一目的,每根横梁均可设计成中空的,并与汽化冷却回路结合在一起,该回路由固定在第一转动环上并且受到冷却装置作用的两个环形导管扇形块组成。该冷却装置可由在上述导管上装有弃射状外叶片的环和安装转动环的箱体内壁上环绕上述第一环固定有放射状内叶片的第二环组成。依照第一实施例,闭锁装置的下密封绞链板安装在阀罩内,形成一个带有闭锁装置和溜槽传动机构箱的单元。该单元由靠近炉子上部的环形支撑件支撑。依照第二实施例,闭锁装置通过测力传感器和中间框架由炉顶支撑,同时它还通过膨胀圈同下面的与传动机构箱共同形成一个单元的阀罩相联接。其它特点和特性将在下面以图示的方式给出的一些实施例中体现出来,参照附图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加料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垂直截面示意图;图2是与图1相类似的示意图,所以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加料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2a是闭锁装置下密封绞链板截面图的放大图;图3是溜槽传动机构细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图4是与图3相类似的视图,所示为与图3相垂直截面的截面图;图5是图4所示装置的平面图;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所示为溜槽悬挂和固定的细部结构;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所示为与图6相同的细部结构;图8是表示转动环冷却细部结构的垂直截面图;图9是图8中Ⅸ-Ⅸ截面的水平截面图;图10和图11是分别沿图12中Ⅹ-Ⅹ和Ⅺ-Ⅺ截面的垂直截面图,示意性地表示溜槽悬挂横梁冷却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图12是表示悬挂横梁冷却系统的水平截面示意图。图1所示是高炉10的顶部,其中传统的钟式加料装置已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加料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所取代。图中标号12表示一种凹形碟状支撑环,它的作用是使该新装置和环形边缘相配合。以前,该环形边缘起支撑下钟的作用,而现在支撑整个加料装置。该加料装置从下至上包括,固定在支撑环12凹入处之中的箱体14,其中装有旋转布料器溜槽的传动机构,该溜槽的角度可以调节;阀罩18,中心加料闭锁装置20和炉料提升装置(在此特例中是由两台料车运输机22和24组成的)。这两台料车运输机22和24是原加料装置的一部分,因此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新加料装置必须设计得能布置在这两台料车运输机22、24和支撑环12之间。交替地与大气和炉内互通的加料闭锁装置20安装有一个或如本实施例所示的两个密封绞链板26和28及一个位于阀罩18内的下密封绞链板30。来自加料闭锁装置20的炉料的流量由计量阀32进行调节,计量阀32关于纵轴0对称并且这属于已有技术。该计量阀32安装在加料闭锁装置20侧壁的下部。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加料装置的特征之一是其设计能使溜槽16从斜上方拆卸下来,这在图中是以点画线的溜槽表示的。出于这一目的溜槽的传动机构和阀罩18都必须设计成能允许溜槽16从中通过。为了实现这一点,传动机构箱14必须很低,而阀罩18必须相对较高。此外,阀罩18还具有一个可卸盖34,以便能抽出溜槽16和在适当的位置对溜槽传动机构进行检查。图1所示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竖炉的加料装置,包括悬挂于炉顶(10)可进行旋转和绕枢轴转动的布料器溜槽(16),驱动溜槽(16)的装置。其中包括第一和第二转动环(52、50),分别用于使溜槽(16)绕炉子(10)的纵轴O旋转和使溜槽(16)绕其水平悬挂轴作枢轴转动从而改变它与纵轴O的倾角,还包括驱动两转动环(52、50)相互独立运动的装置。中心闭锁装置(20),其上装有上、下密封绞链板(26、28、30)和计量及截止阀,用于调节自闭锁装置(20)流向布料器溜槽(16)的物料流量,和给闭锁装置供料的装置,其特征是溜槽(16)通过枢轴由两根平行的水平横梁(54、56)支撑在两梁之间,两根横梁位于溜槽(16)的两侧,处于上述第一转动环(52)之内并且直接固定在该转动环上,以及溜槽通过绞链与上述第二转动环(50)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娜德哎米尔柯曼提杰澳维尼玫理特彼尔
申请(专利权)人:保罗伍尔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LU[卢森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