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89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包括有外壳、位于外壳内的集成电路板、电源风扇;其中: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左右间距布置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包括有导热板和装设于导热板上的散热鳍片;两个导热装置将集成电路板分成三个散热区域,从左到右依次定义为: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上方罩设有辅助导热罩;所述电源风扇位于外壳的内部顶端,所述电源风扇是从下方进风、上方出风;所述外壳的后侧、左侧、右侧均设置有进风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以使:外壳的后侧、左侧、右侧进风,经外壳的内部再向上从出风口出风;如此,达到快速散热之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
本技术涉及机箱电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
技术介绍
电脑渐渐成为日常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机器之一,在电源箱体内安装着电源、主板、储存装置等,电源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升温会导致电源出现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将电源箱体内的热量排出,会影响电源乃至电脑的正常工作。因此,应对现有机箱电源进行改进,以加快电源的散热效率。现有的机箱电源散热方法通常在电源外壳设置通风孔及在外壳内设置风扇,并且在电源内的电路板上设置散热装置,但这些散热装置仍难以满足高效散热需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其通过于机箱电源内配置电源风扇,并且,在集成电路板上设置导热装置、辅助导热装置,以及对风流走向的巧妙设计,将集成电路板分为三个散热区来进行合理、高效的散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包括有外壳、位于外壳内的集成电路板、电源风扇;其中: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左右间距布置的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包括有导热板和装设于导热板上的散热鳍片;两个导热装置将集成电路板分成三个散热区域,从左到右依次定义为:第一散热区、第二散热区、第三散热区;所述集成电路板的上方罩设有辅助导热罩;所述电源风扇位于外壳的内部顶端,所述电源风扇是从下方进风、上方出风;所述外壳的后侧、左侧、右侧均设置有进风孔,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以使:外壳的后侧、左侧、右侧进风,经外壳的内部再向上从出风口出风。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辅助导热罩具有罩板部及形成于罩板部下侧的若干导热条,所述导热条是前后延伸,相邻导热条是左右间距布置,在罩板部上对应相应导热条之间位置开设有若干散热风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成电路板上设置有高压滤波电容、低压滤波线圈、变压器,所述高压滤波电容布置于第一散热区的前段区域,所述变压器布置于第二散热区的前段区域;所述低压滤波线圈布置于第三散热区;所述导热条分别对应高压滤波电容的后侧、变压器的后侧、低压滤波线圈的上方而布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个导热装置的散热鳍片是左右间距布置,散热鳍片上方的散热分枝是由多个Y形的散热部沿前后间距布置成排,在散热分枝内形成有前后延伸的通风槽;所述辅助导热罩的导热条中,有两个导热条是居中设置于罩板部的下方,其分别嵌入两侧的散热鳍片的通风槽内,以形成定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板部的左侧或/和右侧进一步向上延伸定位板,当辅助导热罩罩设于集成电路板上后,定位板与外壳的侧壁形成接触定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外壳的前侧内部装设有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具有若干接口,所述接口是由前、后侧安装板所夹持定位,组装时将接口模块锁固于外壳的前侧内壁。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风扇为抽屉式组装于外壳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后板上方设置槽口,在槽口处设置可开合的卡板;在外壳的左、右两侧对应电源风扇安装的位置设置两道滑轨;其中:所述电源风扇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集成电路板,电线足够长以能使整个电源风扇被抽出时电线仍不会拉断;或者,所述电源风扇的前侧设置插头端,在抽出整个电源风扇时,插头端被拔出,而将电源风扇装入后,插头端适配于外壳内的插座口内,以形成电性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机箱电源内配置电源风扇,并且,在集成电路板上设置导热装置、辅助导热装置,以及对风流走向的巧妙设计,将集成电路板分为三个散热区来进行合理、高效的散热;同时又节省了集成电路板的可利用空间,使得集成电路板有很多的位置可以布置其他元件或增加各元件之间的距离,取得更好的通风效果;其次是,风的流向是从侧向(后侧、左侧及右侧)进入,从上方流出,形成大致L形的流向,进风口和出风口并非对侧设置,而是形成拐角式布置,可以在外壳的内部起到缓流作用,进入的冷风和外壳内的集成电路板接触更加充分,散热效果更好;再者是,整个机箱电源的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尤其是,辅助导热罩易于装设定位,在传统机箱电源上方便适用,而且,辅助导热罩还可以起到内部支撑架的作用,增加了结构强度,使得机箱电源的外壳保持能力更好;以及,电源风扇可以采用抽屉式设置,方便拆装清洁,有利于确保电源散热的稳定性、高效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组装立体示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示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下壳和集成电路板的组装示图;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二的组装立体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第一散热区2、第二散热区3、第三散热区10、外壳11、上壳111、第一折边12、下壳121、第二折边13.支撑座131、第三折边20、集成电路板21、PCB板211、高压滤波电容212、低压滤波线圈213、变压器214、导热装置2141、散热鳍片2142、导热板2143、通风槽30、电源风扇31、扇叶32、转动装置41、第一通风孔42、第二通风孔51、槽口52、卡板53、滑轨60、防护网70、辅助导热罩71、罩板部72、导热条73、定位板80、接口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包括有外壳10、位于外壳10内的集成电路板20。所述集成电路板20包括PCB板21和布置在PCB板21上的高压滤波电路、低压滤波电路、变压器213,所述高压滤波电路包括高压滤波电容211,所述低压滤波电路包括低压滤波线圈212。所述PCB板21上设置有导热装置214,所述导热装置214包括散热鳍片2141和导热板2142,所述导热板2142插接于PCB板21上,所述导热板2142的表面贴合在散热鳍片2141上;具体地说,所述导热板2142平行于外壳10向的左、右板间距布置于PCB板21上,所述散热鳍片2141前后间距布置于导热板2142上;所述导热板2142设置有两个左右间距布置将PCB板21分成三个散热区域,从左到右依次定义为:第一散热区1、第二散热区2、第三散热区3;其中:所述高压滤波电容211布置于第一散热区1,所述变压器213布置于第二散热区2;所述低压滤波线圈212布置于第三散热区3。具体而言:如图3和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0)、位于外壳(10)内的集成电路板(20)、电源风扇(30);其中:/n所述集成电路板(20)上设置有左右间距布置的导热装置(214),所述导热装置(214)包括有导热板(2142)和装设于导热板(2142)上的散热鳍片(2141);两个导热装置(214)将集成电路板(20)分成三个散热区域,从左到右依次定义为:第一散热区(1)、第二散热区(2)、第三散热区(3);所述集成电路板(20)的上方罩设有辅助导热罩(70);/n所述电源风扇(30)位于外壳(10)的内部顶端,所述电源风扇(30)是从下方进风、上方出风;所述外壳(10)的后侧、左侧、右侧均设置有进风孔,所述外壳(10)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以使:外壳(10)的后侧、左侧、右侧进风,经外壳(10)的内部再向上从出风口出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10)、位于外壳(10)内的集成电路板(20)、电源风扇(30);其中:
所述集成电路板(20)上设置有左右间距布置的导热装置(214),所述导热装置(214)包括有导热板(2142)和装设于导热板(2142)上的散热鳍片(2141);两个导热装置(214)将集成电路板(20)分成三个散热区域,从左到右依次定义为:第一散热区(1)、第二散热区(2)、第三散热区(3);所述集成电路板(20)的上方罩设有辅助导热罩(70);
所述电源风扇(30)位于外壳(10)的内部顶端,所述电源风扇(30)是从下方进风、上方出风;所述外壳(10)的后侧、左侧、右侧均设置有进风孔,所述外壳(10)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以使:外壳(10)的后侧、左侧、右侧进风,经外壳(10)的内部再向上从出风口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热罩(70)具有罩板部(71)及形成于罩板部(71)下侧的若干导热条(72),所述导热条(72)是前后延伸,相邻导热条(72)是左右间距布置,在罩板部(71)上对应相应导热条(72)之间位置开设有若干散热风孔(7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散热的机箱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20)上设置有高压滤波电容(211)、低压滤波线圈(212)、变压器(213),所述高压滤波电容(211)布置于第一散热区(1)的前段区域,所述变压器(213)布置于第二散热区(2)的前段区域;所述低压滤波线圈(212)布置于第三散热区(3);
所述导热条(72)分别对应高压滤波电容(211)的后侧、变压器(213)的后侧、低压滤波线圈(212)的上方而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復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育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