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及带有散热风扇的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566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7 21:41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及带有散热风扇的电源装置,包括电源输出管理电路、风扇输出接口、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反馈电路以及升压控制电路;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分别连接于反馈电路;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设置有温度感应电路和/或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设置有电流感应电路;升压控制电路分别连接于反馈电路、电源输出管理电路、风扇输出接口,升压控制电路根据反馈电路进行升压控制以给风扇输出接口提供第二输出电压,第二输出电压大于第一输出电压。如此,依需选择接入温度感应电路和/或电流感应电路,从而,依环境温度、电源过载等情况实时升压,以提高风扇电压,强力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及带有散热风扇的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电脑、服务器的电源装置中均需要设置散热风扇,以桌面型电脑电源为例,普遍的桌面型电脑电源的散热风扇是采用单一固定的工作电压,例如dc12v,因此,其散热风扇的转速及散热能力是单一固定的。在实际使用时,有时会出现电源装置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散热风扇若采用原转速难以迅速散热,容易导致电源装置内部因长时间温度过高而性能受损。基于此情况,行业内出现了实时调节散热风扇的转速之技术方案,其设置有转速调节电路,该转速调节电路是通过一热敏电阻实时监测电源的发热状况,并根据电源的发热状况对散热风扇的转速进行调节。

2、有些用户是自行选配(或者更换)电脑电源,尤其是为了满足电脑内其它更换后的配件(例如显卡等)的更高使用功率/电流需求时,用户会购置大功率电源,对于电脑内原配置的散热风扇而言,其散热能力不能满足当前大功率电源需求,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出现电脑运行慢、卡机甚至死机等问题,导致用户向商家、厂家反馈电脑、服务器产品不良/故障率增加,给用户、商家、厂家等多环节带来麻烦。行业内也有通过电流检测来反馈当前负载情况,根据负载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

3、但是,目前针对散热风扇可调转速的控制电路,各自是专用设置的,难以通用于单一温度检测模式、单一电流检测模式、温度及电流检测兼顾模式这三种情形的电路设置需求。

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及带有散热风扇的电源装置,其依需选择接入温度感应电路和/或电流感应电路,从而,依环境温度、电源过载等情况实时升压,以提高风扇电压,以提高风扇转速,为电源强力散热。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包括有电源输出管理电路、风扇输出接口、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反馈电路以及升压控制电路;

4、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连接于所述风扇输出接口以提供第一输出电压,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分别连接于所述反馈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设置有温度感应电路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设置有电流感应电路;所述升压控制电路分别连接于所述反馈电路、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所述风扇输出接口,所述升压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反馈电路进行升压控制以给所述风扇输出接口提供第二输出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一输出电压。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温度感应电路包括有热敏电阻。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与所述风扇输出接口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601,所述升压控制电路与所述风扇输出接口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2。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点a,所述二极管d601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点b,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的电源接入端设置有连接点c,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是位于所述连接点a与所述连接点b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是位于所述连接点c与所述连接点b之间。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流感应电路包括有电流检测电路和过功率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有检测电阻;所述过功率检测电路包括有电流检测芯片,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正端侦测引脚、负端侦测引脚,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于所述反馈电路。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电阻包括有并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电阻。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压控制电路包括有升降压恒流驱动控制芯片,所述升降压恒流驱动控制芯片连接有三极管q1,所述反馈电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升降压恒流驱动控制芯片。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馈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2和场效应晶体管q3,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3的栅极,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级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3的漏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

12、一种带有散热风扇的电源装置,包括有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工作电压控制电路和散热风扇,所述工作电压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散热风扇以提供工作电压,所述工作电压控制电路为前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装置为电脑电源装置或者服务器电源装置。

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电源输出管理电路、风扇输出接口、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反馈电路以及升压控制电路的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设置有温度感应电路和/或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设置有电流感应电路,依需选择接入温度感应电路和/或电流感应电路,从而,依环境温度、电源过载等情况实时升压,以提高风扇电压,以提高风扇转速,为电源强力散热,其能够通用于单一温度检测模式、单一电流检测模式、温度及电流检测兼顾模式这三种情形的电路设置需求。

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源输出管理电路、风扇输出接口、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反馈电路以及升压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感应电路包括有热敏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与所述风扇输出接口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601,所述升压控制电路与所述风扇输出接口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点A,所述二极管D601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点B,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的电源接入端设置有连接点C,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是位于所述连接点A与所述连接点B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是位于所述连接点C与所述连接点B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感应电路包括有电流检测电路和过功率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有检测电阻,所述过功率检测电路包括有电流检测芯片,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正端侦测引脚、负端侦测引脚,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于所述反馈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阻包括有并联设置的两个以上的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控制电路包括有升降压恒流驱动控制芯片,所述升降压恒流驱动控制芯片连接有三极管Q1,所述反馈电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升降压恒流驱动控制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有三极管Q2和场效应晶体管Q3,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3的栅极,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3的源级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Q3的漏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

9.一种带有散热风扇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工作电压控制电路和散热风扇,所述工作电压控制电路连接于所述散热风扇以提供工作电压,所述工作电压控制电路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散热风扇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为电脑电源装置或者服务器电源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源输出管理电路、风扇输出接口、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反馈电路以及升压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感应电路包括有热敏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与所述风扇输出接口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601,所述升压控制电路与所述风扇输出接口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点a,所述二极管d601的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点b,所述电源输出管理电路的电源接入端设置有连接点c,所述第一检测电路设置位是位于所述连接点a与所述连接点b之间,所述第二检测电路设置位是位于所述连接点c与所述连接点b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强制散热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感应电路包括有电流检测电路和过功率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有检测电阻,所述过功率检测电路包括有电流检测芯片,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正端侦测引脚、负端侦测引脚,所述电流检测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于所述反馈电路。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復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育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