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669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属于蓄热式加热炉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加热炉进料端的载料台,载料台另一端连接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载料台一端的撑杆架,撑杆架上滑动连接有推料杆,推料机构上连接有两个夹持驱动结构,夹持驱动结构包括对推料机构进行夹持的第二滑块和推动第二滑块夹持推料杆并移动的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代替人工进料,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A feeding device of regenerative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蓄热式加热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蓄热式加热炉实质上是高效蓄热式换热器与常规加热炉的结合体,采用独立设置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可将空气或煤气预热。用于各类型加热炉,也可用于高温热处理炉。主要由加热炉炉体、蓄热室、换向系统以及燃料、供风和排烟系统构成。蓄热室是蓄热式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主体,它是填满蓄热体的室状空间,是烟气和空气流动通道的一部分。蓄热式余热回收的优点炉温更加均匀由于炉温分布均匀,加热质量大大改善,产品合格率大幅度提高。燃料选择范围更大适合轻油、重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各种燃料,尤其是对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具有很好的预热助燃作用,扩展了燃料的应用范围。因此,炉子燃料消耗量大幅度降低。现有的2012年8月22日授权公告的公开号为CN20239321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包括蓄热室,蓄热室包括中空贯通的蓄热腔室,蓄热腔室贯通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门和后门。当需要将原料加热时,打开前门将原料放入蓄热腔室,关闭前门,待原料加热完毕,打开后门将原料从蓄热腔室取出,关闭后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需要将原料放入加热炉内时,打开前门后需要人工进料,增加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的进料装置。将原料放置在载料台上后,利用夹紧驱动结构驱动推料机构在进料方向上运动,将带加热原料推入加热炉内,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加热炉进料口的载料台,所述载料台另一端连接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载料台一端的撑杆架,所述撑杆架上滑动连接有推料杆,所述推料机构上连接有两个夹持驱动结构,所述夹持驱动结构包括对推料机构进行夹持的第二滑块和推动第二滑块夹持推料杆并移动的第一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料放置在载料台上后,利用第一滑块推动第二滑块将撑杆架上的推料杆夹紧,然后第一滑块继续推动第二滑块向进料端移动,第二滑块带动推料杆向进料口移动,从而使载料台上的原料被推料杆推入加热炉内,省时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料台放置原料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长度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料杆将放置在载料台上的原料推入加热炉内时,第一限位块可以防止原料偏移从载料台上滑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料杆包括滑动连接在载料台上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靠近载料台一侧转动连接有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料板在载料台上运动时,滑轮可以减少推料板与载料台之间的摩擦,从而更加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杆架包括两个侧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辊轴,所述推料杆包括固定连接在推料板背离进料口一端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置于第一辊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置于第一辊轴上,减少支撑杆与底板之间的摩擦,从而更加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沿进料方向均开设有圆柱形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在撑杆架上未完全开通,所述推料板上与支撑杆同侧固定连接有两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置于第一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当推料杆将载料台上的原料推入加热炉时,导向杆可以使推料杆不会偏移,从而准确地将原料推入加热炉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滑块为直角梯形板,所述第一滑块下底边与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缸体固定连接在侧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液压缸提供驱动力,省力且工作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块为直角三角形块,所述第二滑块斜边与第一滑块斜边配合,所述第二滑块与进料方向平行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滑块向进料方向移动时,第二滑块将在第一滑块挤压下一边向加热炉方向运动,一边带动弧形夹板向靠近支撑杆方向靠近。支撑杆两侧的弧形夹板将支撑杆夹紧后,第一滑块继续推动第二滑块向加热炉方向移动,第二滑块夹持着支撑杆向加热炉方向移动,从而推动推料板向加热炉方向移动,推料板将载料台上的原料推入加热炉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驱动结构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侧板上的液压减震器,所述液压减震器缸体固定连接在侧板上,所述液压减震器活塞杆上同轴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液压减震器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滑块受到来自第二滑块的挤压时,复位弹簧被压缩,液压减震器活塞杆收回缸体内;当第二滑块不再挤压第三滑块时,复位弹簧恢复原状,液压减震器活塞杆从缸体内伸出,帮助复位弹簧迅速稳定下来,避免复位弹簧带动第三滑块多次振动碰撞第二滑块,减少第三滑块与第二滑块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滑块与进料方向垂直一侧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轴线与底板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滑块对第三滑块产生挤压时,第二辊轴减少第二滑块与第三滑块之间的摩擦,使第二滑块更容易向靠近第一支撑杆方向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推料板相交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增强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支撑杆与推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延长推料杆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原料放置在载料台上后,利用第一滑块推动第二滑块将撑杆架上的推料杆夹紧,然后第一滑块继续推动第二滑块向加热炉方向运动,第二滑块带动推料杆向加热炉方向运动,从而使载料台上的原料被推料杆推入加热炉内,减少工人劳动强度;2.增强块增强支撑杆与推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延长推料杆使用寿命;3.利用第一液压缸提供驱动力,省力且工作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推料杆与第一辊轴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夹持驱动机构与支撑杆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的夹持驱动机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架示意图。附图标记,100、载料台;200、推料机构;210、撑杆架;211、第一支撑架;212、第二支撑架;213、第一滑槽;214、侧板;215、底板;216、第一辊轴;217、第二滑槽;218、第二支撑杆;219、第三支撑杆;2110、底座;2111、电机;2112、第一皮带轮;2113、第二皮带轮;2114、皮带;220、推料杆;221、推料板;222、第一支撑杆;223、增强块;224、滑轮;225、导向杆;230、第三液压缸;240、支撑板;300、夹持驱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加热炉进料口的载料台(100),所述载料台(100)另一端连接有推料机构(200),所述推料机构(200)包括固定连接在载料台(100)一端的撑杆架(210),所述撑杆架(210)上滑动连接有推料杆(220),所述推料机构(200)上连接有两个夹持驱动结构(300),所述夹持驱动结构(300)包括对推料机构(200)进行夹持的第二滑块(320)和推动第二滑块(320)夹持推料杆(220)并移动的第一滑块(3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在加热炉进料口的载料台(100),所述载料台(100)另一端连接有推料机构(200),所述推料机构(200)包括固定连接在载料台(100)一端的撑杆架(210),所述撑杆架(210)上滑动连接有推料杆(220),所述推料机构(200)上连接有两个夹持驱动结构(300),所述夹持驱动结构(300)包括对推料机构(200)进行夹持的第二滑块(320)和推动第二滑块(320)夹持推料杆(220)并移动的第一滑块(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台(100)放置原料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400),所述第一限位块(400)长度方向与进料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杆(220)包括滑动连接在载料台(100)上的推料板(221),所述推料板(221)靠近载料台(100)一侧转动连接有滑轮(2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架(210)包括两个侧板(214)和底板(215),所述底板(215)上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辊轴(216),所述推料杆(220)包括固定连接在推料板(221)背离进料口一端支撑杆(222),所述支撑杆(222)置于第一辊轴(2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热式加热炉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14)上沿进料方向均开设有圆柱形第一滑槽(213),所述第一滑槽(213)在撑杆架(210)上未完全开通,所述推料板(221)上与支撑杆(222)同侧固定连接有两根导向杆(225),所述导向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章丘隆昌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