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级油孔活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45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级油孔活塞杆,包括活塞杆本体,所述活塞杆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尾部设有第一退刀槽,所述第一连接头内设有沉孔,所述第二连接头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尾部设有第二退刀槽,所述第二连接头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连接有油孔,所述油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头,所述活塞杆本体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沉孔、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级油孔活塞杆,结构简单,连接效果好,通过设置油孔在保证不降低使用强度的前提下能够较好的减少活塞所受到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A piston rod with graded oil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油孔活塞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塞杆,特别涉及一种分级油孔活塞杆。
技术介绍
现在的气缸移动件多为活塞以及活塞杆构成,活塞与活塞杆为固定连接,通过活塞往复移动推动活塞杆随动,完成动作使命,由于活塞存在较强的冲击力,在活塞杆外端动作时,同样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给活塞使用寿命带来影响。分级油孔活塞杆的引入能够大大地改善这一问题,现阶段的分级油孔活塞杆种类较多,但是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结构上较为复杂,不便于加工,连接效果较差,影响使用效果,油液的分散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得分散活塞所受到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效果好,能够有效分散活塞受到油液的冲击力且有较长使用寿命的分级油孔活塞杆。【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级油孔活塞杆,包括包括活塞杆本体,所述活塞杆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所述活塞杆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头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尾部设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级油孔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本体(1),所述活塞杆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2)与第二连接头(3),所述活塞杆本体(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头(2)与所述第二连接头(3)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头(2)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结构(21),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21)尾部设有第一退刀槽,所述第一连接头(2)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倒角(22),所述第一连接头(2)内设有沉孔(23),所述沉孔(23)上端部设有第二倒角(24),所述第二连接头(3)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结构(31),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31)尾部设有第二退刀槽,所述第二连接头(3)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倒角(32),所述第二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油孔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本体(1),所述活塞杆本体(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头(2)与第二连接头(3),所述活塞杆本体(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头(2)与所述第二连接头(3)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头(2)上设有第一外螺纹结构(21),所述第一外螺纹结构(21)尾部设有第一退刀槽,所述第一连接头(2)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倒角(22),所述第一连接头(2)内设有沉孔(23),所述沉孔(23)上端部设有第二倒角(24),所述第二连接头(3)上设有第二外螺纹结构(31),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31)尾部设有第二退刀槽,所述第二连接头(3)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倒角(32),所述第二连接头(3)内设有第二通孔(33),所述第二通孔(33)内连接有油孔(4),所述油孔(4)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头(3),所述活塞杆本体(1)内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5)分别与所述沉孔(23)、所述第二通孔(3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2)与所述活塞杆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倒角(6),所述第二连接头(3)与所述活塞杆本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倒角(7),所述活塞杆本体(1)的左右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第六倒角(8)与第七倒角(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油孔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23)包括第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培君徐国明庞立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培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