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重安保功能的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737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16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安保功能的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该系统包括:ECU,电控高压油泵,其内设置有电控比例阀,电控比例阀用于根据ECU的第一指令对从低速机的油箱进入电控高压油泵的低压重油进行进油比例调节;与电控高压油泵通过第一高压油管连接的第一分配块;与第一分配块通过第二高压油管连接的第二分配块;与第二分配块通过第三高压油管连接的共轨管;共轨管上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和ECU连接;共轨管上安装有多个限流阀组件,每一个限流阀组件分别通过一根第四高压油管连接一支电控喷油器;共轨管上还安装有限压阀组件;第一分配块上装配有切断阀组件和安全阀组件;共轨管上以及每只电控喷油器上还安装有循环阀组件。

A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system for low speed aircraft with multiple security fun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重安保功能的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压共轨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多重安保功能的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柴油机燃油系统已越来越多的采用高压共轨系统。高压共轨系统以其高喷射压力、高响应速度、柔性控制等特性具备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及用户对燃油经济性、排放性的要求。高压共轨系统与传统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不同,高压共轨系统一直处于高压状态,此时高压共轨系统对零部件的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十分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安保功能的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以实现高压共轨系统的多重安保功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安保功能的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包括:ECU,电控高压油泵,其内设置有电控比例阀,所述电控比例阀用于根据ECU的第一指令对从低速机的油箱进入所述电控高压油泵的低压重油进行进油比例调节;与所述电控高压油泵通过第一高压油管连接的第一分配块;与所述第一分配块通过第二高压油管连接的第二分配块;与所述第二分配块通过第三高压油管连接的共轨管;所述共轨管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共轨管的高压重油的燃油压力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和ECU连接;所述共轨管上安装有多个限流阀组件,每一个所述限流阀组件分别通过一根第四高压油管连接一支电控喷油器;所述限流阀组件用于在所述第四高压油管与所述共轨管之间的燃油压力差超过设定压差值时关闭;所述共轨管上还安装有限压阀组件,所述限压阀组件用于在所述共轨管内的燃油压力超过第一设定压力值时开启,使所述共轨管内的燃油压力稳定至目标压力值;所述第一分配块上装配有切断阀组件和安全阀组件;所述切断阀组件用于根据所述ECU的第二指令进行泄压处理;所述安全阀组件用于在所述切断阀组件和限压阀组件故障失效且所述共轨管内的燃油压力超过第二设定压力值时开启;所述共轨管以及电控喷油器上还安装有循环阀组件,所述循环阀组件用于在低速机停机时开启,使所述共轨管、所述电控喷油器分别和低速机的油箱之间形成循环回路。优选地,所述电控高压油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沿轴线方向设有中孔;泵盖,所述泵盖安装在所述泵体的上端面;进出油阀组件、柱塞偶件、柱塞弹簧、下弹簧座组件和导向活塞组件,均装配在泵体的中孔内;所述电控比例阀装配在泵体的侧面;所述进出油阀组件包括:进油阀组件和出油阀组件;所述进油阀组件包括:进油阀座、进油阀和进油阀弹簧;所述进油阀安装在所述进油阀座的中孔内;所述进油阀弹簧被限位在所述进油阀和所述进油阀座的孔壁之间;在所述进油阀弹簧的压紧下,所述进油阀与所述进油阀座形成锥面密封;所述出油阀组件包括:出油阀座、出油阀、出油阀弹簧和出油阀弹簧座;所述出油阀弹簧座安装在所述出油阀座的上端;所述出油阀安装在所述出油阀座的中孔内;所述出油阀弹簧被限位在所述出油阀和所述出油阀弹簧座之间;在所述出油阀弹簧的压紧下,所述出油阀与所述出油阀座形成锥面密封;所述出油阀座和所述进油阀座之间形成有高压出油腔;所述柱塞偶件内形成有高压油腔,所述高压油腔通过所述进油阀座上的油孔连通所述高压出油腔;所述电控比例阀通过所述泵体上的油孔连通所述进油阀座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高压油腔连通或断开;所述电控比例阀上设置有冷却循环油道,来自于所述泵体的冷却油道中的冷却油在注入至所述冷却循环油道中后回流至所述泵体的冷却油道中。优选地,所述柱塞偶件包括:柱塞套,其设置在所述进油阀座的下端;柱塞,其可滑动地插入至所述柱塞套的中孔内,所述柱塞套、所述柱塞和所述进油阀座之间共同形成所述高压油腔;所述柱塞套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混合油出油道和润滑油油道,所述混合油出油道通过所述柱塞套上的混合油道连通所述第一环槽,所述润滑油油道通过所述柱塞套上的润滑油道连通所述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位于所述第二环槽上方。优选地,所述下弹簧座组件设置在所述柱塞偶件的下方,所述下弹簧座组件包括:外弹簧座,其整体呈外侧薄中间厚的凸台式结构,所述外弹簧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呈凹形球面的第三沉孔;上球体,其下部安装至所述第三沉孔内,且所述上球体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凹形球面配合的凸形球面;内弹簧座,其套设在所述上球体的上部上,所述内弹簧座具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一轴向通孔;所述柱塞的下部圆柱头限位在所述第一轴向通孔内,且所述柱塞的下部圆柱头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球体的上端面抵接。优选地,所述第三沉孔的中心处开设有球形孔,所述外弹簧座的下端面设有第三环槽,所述球形孔和所述第三环槽通过润滑油进油管道连通;所述外弹簧座的外表面形成锥面,所述锥面开设有润滑油出油油道,所述润滑油出油油道连通所述外弹簧座的下端面;所述润滑油出油油道斜向设置;所述上球体的周向方向开设有周向环槽;定位销钉在穿过所述外弹簧座的定位销钉孔后安装在所述周向环槽内;所述周向环槽的上下表面间距大于所述定位销钉位于所述周向环槽内的部分的圆柱直径。优选地,所述内弹簧座内部设置的第一轴向通孔包括: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七孔,第八孔和第九孔;所述第八孔和所述第九孔之间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九孔朝向所述上球体的一侧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孔壁形成为导向锥面;所述上球体的上部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部分位于所述第九孔中;所述上球体和第九孔之间具有大于或等于1mm的间隙;所述第三沉孔和所述上球体之间具有大于或等于1mm的间隙。优选地,所述电控高压油泵还包括:上弹簧座,其套设置在所述柱塞套上,并位于所述内弹簧座的上端;所述柱塞弹簧包括:第一柱塞弹簧,其被压装在所述上弹簧座和所述外弹簧座之间;第二柱塞弹簧,其被压装在所述上弹簧座和所述内弹簧座之间。优选地,所述外弹簧座内的凹形球面和所述上球体的凸形球面的直径为所述柱塞的直径的20至100倍。优选地,所述导向活塞组件包括:导向活塞,其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其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连通孔连通,所述下弹簧座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滚轮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滚轮,过盈装配于所述滚轮内的滚轮衬套,以及过盈装配于所述滚轮的轴向两端的止推轴承;所述滚轮的轴向方向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槽底与所述滚轮的轴向端面之间形成圆弧过渡连接;滚轮销,其间隙装配于所述滚轮衬套内;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突出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止推轴承接触;所述凸台沿径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多个第一径向油槽,所述第一径向油槽相对于所述止推轴承设置。优选地,所述滚轮销的外表面设置为圆柱面,圆柱面上的两个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两阶腰形槽,所述腰形槽设置在所述滚轮销的中部位置;位于外层的腰形槽与所述滚轮衬套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角度位于5~20°之间的小角度楔形槽,且位于内层的腰形槽内设置有油孔;两个位置处的两个油孔通过润滑油出油道连通,两个油孔之间呈70~120°设置。优选地,所述导向活塞的外表面设置为圆柱面,圆柱面上设置有多条周向油槽、一条第一轴向油槽和竖直槽,所述竖直槽开设于所述周向油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重安保功能的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CU,/n电控高压油泵(1),其内设置有电控比例阀(2),所述电控比例阀(2)用于根据ECU的第一指令对从低速机的油箱进入所述电控高压油泵(1)的低压重油进行进油比例调节;/n与所述电控高压油泵(1)通过第一高压油管(3)连接的第一分配块(6);/n与所述第一分配块(6)通过第二高压油管(8)连接的第二分配块(9);/n与所述第二分配块(9)通过第三高压油管(10)连接的共轨管(12);/n所述共轨管(1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共轨管(12)的高压重油的燃油压力的传感器(17),所述传感器(17)和ECU连接;/n所述共轨管(12)上安装有多个限流阀组件(13),每一个所述限流阀组件(13)分别通过一根第四高压油管(14)连接一支电控喷油器(15);所述限流阀组件(13)用于在所述第四高压油管(14)与所述共轨管(12)之间的燃油压力差超过设定压差值时关闭;/n所述共轨管(12)上还安装有限压阀组件(18),所述限压阀组件(18)用于在所述共轨管(12)内的燃油压力超过第一设定压力值时开启,使所述共轨管(12)内的燃油压力稳定至目标压力值;/n所述第一分配块(6)上装配有切断阀组件(5)和安全阀组件(7);所述切断阀组件(5)用于根据所述ECU的第二指令进行泄压处理;所述安全阀组件(7)用于在所述切断阀组件(5)和限压阀组件(18)故障失效且所述共轨管(12)内的燃油压力超过第二设定压力值时开启;/n所述共轨管(12)以及电控喷油器(15)上还安装有循环阀组件(16),所述循环阀组件(16)用于在低速机停机时开启,使所述共轨管(12)、所述电控喷油器(15)分别和低速机的油箱之间形成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重安保功能的低速机高压共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ECU,
电控高压油泵(1),其内设置有电控比例阀(2),所述电控比例阀(2)用于根据ECU的第一指令对从低速机的油箱进入所述电控高压油泵(1)的低压重油进行进油比例调节;
与所述电控高压油泵(1)通过第一高压油管(3)连接的第一分配块(6);
与所述第一分配块(6)通过第二高压油管(8)连接的第二分配块(9);
与所述第二分配块(9)通过第三高压油管(10)连接的共轨管(12);
所述共轨管(12)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共轨管(12)的高压重油的燃油压力的传感器(17),所述传感器(17)和ECU连接;
所述共轨管(12)上安装有多个限流阀组件(13),每一个所述限流阀组件(13)分别通过一根第四高压油管(14)连接一支电控喷油器(15);所述限流阀组件(13)用于在所述第四高压油管(14)与所述共轨管(12)之间的燃油压力差超过设定压差值时关闭;
所述共轨管(12)上还安装有限压阀组件(18),所述限压阀组件(18)用于在所述共轨管(12)内的燃油压力超过第一设定压力值时开启,使所述共轨管(12)内的燃油压力稳定至目标压力值;
所述第一分配块(6)上装配有切断阀组件(5)和安全阀组件(7);所述切断阀组件(5)用于根据所述ECU的第二指令进行泄压处理;所述安全阀组件(7)用于在所述切断阀组件(5)和限压阀组件(18)故障失效且所述共轨管(12)内的燃油压力超过第二设定压力值时开启;
所述共轨管(12)以及电控喷油器(15)上还安装有循环阀组件(16),所述循环阀组件(16)用于在低速机停机时开启,使所述共轨管(12)、所述电控喷油器(15)分别和低速机的油箱之间形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高压油泵(1)包括:
泵体(101),所述泵体(101)沿轴线方向设有中孔;
泵盖(102),所述泵盖(102)安装在所述泵体(101)的上端面;
进出油阀组件(103)、柱塞偶件(104)、柱塞弹簧(105)、下弹簧座组件(106)和导向活塞组件(107),均装配在泵体(101)的中孔内;
所述电控比例阀(2)装配在泵体(101)的侧面;
所述进出油阀组件(103)包括:进油阀组件(1031)和出油阀组件(1032);
所述进油阀组件(1031)包括:进油阀座(10311)、进油阀(10312)和进油阀弹簧(10313);
所述进油阀(10312)安装在所述进油阀座(10311)的中孔内;所述进油阀弹簧(10313)被限位在所述进油阀(10312)和所述进油阀座(10311)的孔壁之间;在所述进油阀弹簧(10313)的压紧下,所述进油阀(10312)与所述进油阀座(10311)形成锥面密封;
所述出油阀组件(1032)包括:出油阀座(10321)、出油阀(10322)、出油阀弹簧(10323)和出油阀弹簧座(10324);
所述出油阀弹簧座(10324)安装在所述出油阀座(10321)的上端;所述出油阀(10322)安装在所述出油阀座(10321)的中孔内;所述出油阀弹簧(10323)被限位在所述出油阀(10322)和所述出油阀弹簧座(10324)之间;在所述出油阀弹簧(10323)的压紧下,所述出油阀(10322)与所述出油阀座(10321)形成锥面密封;
所述出油阀座(10321)和所述进油阀座(10311)之间形成有高压出油腔(1033);
所述柱塞偶件(104)内形成有高压油腔(1041),所述高压油腔(1041)通过所述进油阀座(10311)上的油孔连通所述高压出油腔(1033);
所述电控比例阀(2)通过所述泵体(101)上的油孔连通所述进油阀座(10311)的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高压油腔(1041)连通或断开;
所述电控比例阀(2)上设置有冷却循环油道,来自于所述泵体(101)的冷却油道中的冷却油在注入至所述冷却循环油道中后回流至所述泵体(101)的冷却油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偶件(104)包括:
柱塞套(1042),其设置在所述进油阀座(10311)的下端;
柱塞(1043),其可滑动地插入至所述柱塞套(1042)的中孔内,所述柱塞套(1042)、所述柱塞(1043)和所述进油阀座(10311)之间共同形成所述高压油腔(1041);
所述柱塞套(104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环槽(10421)和第二环槽(10422);
所述泵体(101)上设置有混合油出油道和润滑油油道(1012),所述混合油出油道通过所述柱塞套(1042)上的混合油道(10423)连通所述第一环槽(10421),所述润滑油油道(1012)通过所述柱塞套(1042)上的润滑油道(10424)连通所述第二环槽(10422);
所述第一环槽(10421)位于所述第二环槽(10422)上方;所述下弹簧座组件(106)设置在所述柱塞偶件(104)的下方,所述下弹簧座组件(106)包括:
外弹簧座(1061),其整体呈外侧薄中间厚的凸台式结构,所述外弹簧座(1061)的上端面开设有呈凹形球面的第三沉孔(10611);
上球体(1062),其下部安装至所述第三沉孔(10611)内,且所述上球体(1062)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凹形球面配合的凸形球面;
内弹簧座(1063),其套设在所述上球体(1062)的上部上,所述内弹簧座(1063)具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第一轴向通孔(10631);
所述柱塞(1043)的下部圆柱头(10431)限位在所述第一轴向通孔(10631)内,且所述柱塞(1043)的下部圆柱头(10431)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球体(1062)的上端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沉孔(10611)的中心处开设有球形孔(10612),所述外弹簧座(1061)的下端面设有第三环槽(10613),所述球形孔(10612)和所述第三环槽(10613)通过润滑油进油管道(10614)连通;
所述外弹簧座(1061)的外表面形成锥面,所述锥面开设有润滑油出油油道(10615),所述润滑油出油油道(10615)连通所述外弹簧座(1061)的下端面;所述润滑油出油油道(10615)斜向设置;
所述上球体(1062)的周向方向开设有周向环槽(10621);
定位销钉(1064)在穿过所述外弹簧座(1061)的定位销钉孔(10616)后安装在所述周向环槽(10621)内;
所述周向环槽(10621)的上下表面间距大于所述定位销钉(1064)位于所述周向环槽(10621)内的部分的圆柱直径;
所述内弹簧座(1063)内部设置的第一轴向通孔(10631)包括:
从上至下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七孔(10632),第八孔(10633)和第九孔(10634);
所述第八孔(10633)和所述第九孔(10634)之间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导向孔(10635);
所述第九孔(10634)朝向所述上球体(1062)的一侧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二导向孔(10636);
所述第一导向孔(10635)和所述第二导向孔(10636)的孔壁形成为导向锥面(10637);
所述上球体(1062)的上部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10636)部分位于所述第九孔(10634)中;
所述上球体(1062)和第九孔(10634)之间具有大于或等于1mm的间隙;
所述第三沉孔(10611)和所述上球体(1062)之间具有大于或等于1mm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活塞组件(107)包括:
导向活塞(1071),其上端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711);其下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0712),所述第一安装孔(107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0712)通过连通孔(10713)连通,所述下弹簧座组件(106)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天华刘惠娥张鹏刘洋侯旭洪陈超林小雪张朝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