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建筑基坑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两侧的钢板桩和垂直于基坑设置的灌注桩,灌注桩置于基坑的中间位置处,且灌注桩的顶部固接有水平钢管横撑,水平钢管横撑的两端与钢板桩抵接相连,所述水平钢管横撑包括钢管横撑本体和一端插设于钢管横撑本体内部的移动杆,钢管横撑本体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置于灌注桩和移动杆之间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灌注桩、移动杆固定连接,达到水平钢管横撑方便使用的效果。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基坑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基坑深度也越来越大,开挖的地下空间可作为车库、仓储、商场、人防工程等。建筑物基坑开挖后,需对其周边作支护结构,以防止局部或大面积的塌方。现有的基坑在施工时,测量出待开挖基坑边界线,将钢板桩和钢立柱分别插入待开挖的基坑周边和基坑中部,分层开挖基坑,然后分层连接水平钢管横撑,水平钢管横撑与立柱焊接牢固,基坑开挖到底部后,用混凝土搅拌机满坑加固形成混凝土搅拌桩,待充分凝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基坑的尺寸来选择合适长度的水平钢管横撑,特定长度的水平钢管横撑较难选择或需要将较长的水平钢管横撑切割成特定长度,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将水平钢管横撑设置为可伸缩的水平钢管横撑,适应对不同尺寸的基坑进行支护,以达到水平钢管横撑方便使用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两侧的钢板桩和垂直于基坑设置的灌注桩,灌注桩置于基坑的中间位置处,且灌注桩的顶部固接有水平钢管横撑,水平钢管横撑的两端与钢板桩抵接相连,所述水平钢管横撑包括钢管横撑本体和一端插设于钢管横撑本体内部的移动杆,钢管横撑本体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置于灌注桩和移动杆之间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灌注桩、移动杆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基坑支护结构时,将钢板桩置于基坑的两侧处并与基坑贴合,灌注桩置于两块钢板桩的中间位置处,然后将水平钢管横撑固设在灌注桩的顶部位置处,根据基坑的尺寸调节移动杆在钢管横撑本体内部的位置,移动杆压缩弹簧使得移动杆置于钢管横撑本体内部的部分增多,方便将水平钢管横撑放置在两块钢板桩之间,并令移动杆靠近钢板桩的一端与钢板桩抵接,弹簧的回复力推动移动杆向着钢板桩的方向运动,移动杆紧紧的向着钢板桩一侧挤压,从而将钢板桩固定在基坑上,相对比现有技术中根据基坑的尺寸来选择合适长度的水平钢管横撑,或将较长的水平钢管横撑切割成特定长度的情况,本技术通过调节移动杆来适应不同尺寸的基坑,达到了水平钢管横撑方便使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管横撑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杆和弹簧,灌注桩置于两个弹簧的中间位置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灌注桩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杆和弹簧,方便对灌注桩两侧的钢管横撑本体内的移动杆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水平钢管横撑在使用时的便利性,此外,在灌注桩的两侧设置相同的结构,提高水平钢管横撑在使用时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管横撑本体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腰型孔,腰型孔上下正对设置,且腰型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移动杆靠近弹簧的一端竖直固设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穿过腰型孔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移动杆配合钢管横撑本体对钢板桩进行固定时,将移动杆调节到合适位置处,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于移动杆对钢板桩形成挤压,并旋转移动杆,带动移动杆上的定位板插入到腰型孔侧壁的定位槽中,令定位板与定位槽形成卡接,定位板配合定位槽的使用减缓了弹簧长时间使用的压力,同时弹簧的回复力可以防止定位板从定位槽中滑出,定位板和弹簧的配合使用加强了移动杆的定位效果,提高了移动杆对钢板桩的固定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定位槽间隔设置在腰型孔的侧壁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腰型孔的侧壁上间隔设置多个定位槽,方便移动杆在钢管横撑本体内部进行不同位置的移动,进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基坑中的钢板桩进行固定,调节移动杆后,将定位板卡接在定位槽中形成固定,提高水平钢管横撑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腰型孔两侧的定位槽交错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腰型孔两侧的定位槽交错设置,方便定位板在不同位置进行卡接定位,使得移动杆可以在钢管横撑本体内部进行小距离移动,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基坑且可以实现移动杆对钢板桩的较好固定,提高水平钢管横撑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杆靠近钢板桩的一端固设有抵接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移动杆一端的抵接板与钢板桩抵接设置,加大移动杆与钢板桩的接触面积,提高移动杆对钢板桩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板靠近钢板桩的一侧固设有防滑颗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抵接板靠近钢板桩的一侧设置防滑颗粒,增强抵接板与钢板桩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抵接板对钢板桩的固定效果,提升钢板桩对基坑的支护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钢管横撑本体内部设置移动杆和弹簧,弹簧配合移动杆调节水平钢管横撑的长度,进而使得水平钢管横撑适应不同尺寸的基坑,达到了方便使用的效果;2、通过在钢管横撑本体上设置腰型孔、定位槽和在移动杆上设置定位板,定位板配合定位槽的使用减缓了弹簧长时间使用的压力,同时弹簧的回复力可以防止定位板从定位槽中滑出,加强了移动杆的定位效果,提高了移动杆对钢板桩的固定作用;3、通过在移动杆靠近钢板桩的一端固设抵接板,加大移动杆与钢板桩的接触面积,提高移动杆对钢板桩的固定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灌注桩与水平钢管横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板桩;2、灌注桩;3、水平钢管横撑;31、钢管横撑本体;311、腰型孔;312、定位槽;32、移动杆;321、定位板;4、弹簧;5、抵接板;51、防滑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两侧的钢板桩1和垂直于基坑设置的灌注桩2,灌注桩2置于基坑的中间位置处,且灌注桩2的顶部固接有水平钢管横撑3,水平钢管横撑3包括钢管横撑本体31和一端插设于钢管横撑本体31内部的移动杆32,钢管横撑本体31内部设置有弹簧4,弹簧4置于灌注桩2和移动杆32之间且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灌注桩2、移动杆32固定连接,移动杆32背离弹簧4的一端与钢板桩1抵接相连,相对比现有技术中根据基坑的尺寸来选择合适长度的水平钢管横撑3,或将较长的水平钢管横撑3切割成特定长度的情况,本实施例通过调节移动杆32来适应不同尺寸的基坑,达到了水平钢管横撑3方便使用的效果。结合图1和图3,使用该基坑支护结构时,将钢板桩1置于基坑的两侧处并与基坑贴合,灌注桩2置于两块钢板桩1的中间位置处,然后将水平钢管横撑3固设在灌注桩2正对钢板桩1的两侧的顶部位置处,根据基坑的尺寸调节移动杆32在钢管横撑本体31内部的位置,移动杆32压缩弹簧4使得移动杆32置于钢管横撑本体31内部的部分增多,方便将水平钢管横撑3放置在两块钢板桩1之间,并令移动杆32靠近钢板桩1的一端与钢板桩1抵接,然后弹簧4的回复力推动移动杆32向着靠近钢板桩1的方向运动,移动杆32向着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两侧的钢板桩(1)和垂直于基坑设置的灌注桩(2),灌注桩(2)置于基坑的中间位置处,且灌注桩(2)的顶部固接有水平钢管横撑(3),水平钢管横撑(3)的两端与钢板桩(1)抵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管横撑(3)包括钢管横撑本体(31)和一端插设于钢管横撑本体(31)内部的移动杆(32),钢管横撑本体(31)内部设置有弹簧(4),弹簧(4)置于灌注桩(2)和移动杆(32)之间且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灌注桩(2)、移动杆(3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坑两侧的钢板桩(1)和垂直于基坑设置的灌注桩(2),灌注桩(2)置于基坑的中间位置处,且灌注桩(2)的顶部固接有水平钢管横撑(3),水平钢管横撑(3)的两端与钢板桩(1)抵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管横撑(3)包括钢管横撑本体(31)和一端插设于钢管横撑本体(31)内部的移动杆(32),钢管横撑本体(31)内部设置有弹簧(4),弹簧(4)置于灌注桩(2)和移动杆(32)之间且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灌注桩(2)、移动杆(3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横撑本体(31)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杆(32)和弹簧(4),灌注桩(2)置于两个弹簧(4)的中间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横撑本体(31)在水平方向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坚桐,白升津,庄楚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乾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