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08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理管机和周转车,所述周转车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摆管箱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挡皮一、第二滑板、挡皮二、侧板、挡皮三和底板,第一滑板、侧板、第二滑板与挡皮一形成一级缓冲,第二滑板、底板与低于挡皮二形成二级缓冲,侧板、底板与挡皮三形成三级缓冲,将纱管理顺然后再通过理管滚轮送至摆管箱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级缓冲,使得理管机即使空仓,仍能保障纱管落入摆管箱的整齐度。

A high efficiency tube feeding machine for spinn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由机器替代人工,实现自动化,是现在生产市场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的理管机改造已普遍,但现有改造后的部分理管机仍存在空仓问题,一旦空仓,理管机继续运行必将导致摆管箱里乱管、堵管,造成故障停机,甚至损坏主机传动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通过设置三级缓冲,使得理管机即使空仓,仍能保障纱管落入摆管箱的整齐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理管机和周转车,所述周转车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摆管箱的左侧出管端与细纱机连通,摆管箱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挡皮一、第二滑板、挡皮二、侧板、挡皮三和底板,所述第一滑板倾斜向右下方设置在摆管箱右侧入管端,侧板正对于第一滑板设置,在第一滑板与侧板之间形成有供纱管下落的间隙,第二滑板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侧板的右侧底部,底板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第二滑板的下方,挡皮一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滑板的底部连接,挡皮一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板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右的弧形结构,挡皮二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滑板的底部连接,挡皮二的另一端与底板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左的弧形结构,挡皮三的其中一端与侧板的底部连接,挡皮三的另一端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并与底板贴合,理管滚轮沿摆管箱的前后端方向设置在底板底部末端用于将纱管拨至摆管箱底部。<br>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滑板的顶面上还设置有胶皮。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挡皮一、挡皮二和挡皮三为橡胶材料。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理管机内设置有用于滑落周转车内纱管的下落通道和用于将下落通道内的纱管提升送至摆管箱内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逆时针转动,且输送结构的顶部高度高于第一滑板的顶部高度,所述下落通道倾斜向左下设置,下落通道的顶部与周转车的纱管下落口连通,下落通道的底部延伸至输送机构的一侧底部。进一步的优选,在所述摆管箱的顶部还设置有电器柜,所述电器柜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器柜的顶部设置有报警灯,在侧板的左侧板壁上设置有光电开关二,在下落通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光电开关一,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报警灯、光电开关二、光电开关一和输送机构。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摆管箱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开合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滑板、侧板、第二滑板与挡皮一形成一级缓冲,第二滑板、底板与低于挡皮二形成二级缓冲,侧板、底板与挡皮三形成三级缓冲,将纱管理顺然后再通过理管滚轮送至摆管箱底部,使得纱管落至摆管箱底部时仍保持整齐状态;且通过控制器、导线连接报警灯、光电开关二、光电开关一和输送机构配合使用,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挡条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挡条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输送机构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摆管箱,2、理管机,3、周转车,4、第一滑板,5、胶皮,6、挡皮一,7、第二滑板,8、挡皮二,9、侧板,10、挡皮三,11、电器柜,12、光电开关二,13、报警灯,14、光电开关一,15、底板,16、理管滚轮,17、挡条,21、下落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1、理管机2和周转车3,周转车3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2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2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1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摆管箱1的左侧出管端与细纱机连通,本实施例中,配套细纱机为立达细纱机;摆管箱1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16,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4、挡皮一6、第二滑板7、挡皮二8、侧板9、挡皮三10和底板15,第一滑板4倾斜向右下方设置在摆管箱1右侧入管端,侧板9正对于第一滑板4设置,在第一滑板4与侧板9之间形成有供纱管下落的间隙,第二滑板7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侧板9的右侧底部,底板15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第二滑板7的下方,挡皮一6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滑板4的底部连接,挡皮一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板7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右的弧形结构,挡皮二8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滑板7的底部连接,挡皮二8的另一端与底板15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左的弧形结构,挡皮三10的其中一端与侧板9的底部连接,挡皮三10的另一端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并与底板15贴合,理管滚轮16沿摆管箱1的前后端方向设置在底板15底部末端用于将纱管拨至摆管箱1底部,在摆管箱1的后端设置有驱动理管滚轮16转动的驱动装置(图中为标示)。参加图1所示,在第一滑板4的顶面上还设置有胶皮5。本实施例中,挡皮一6、挡皮二8和挡皮三10为橡胶材料。参见图5、图6所示,理管机2内设置有用于滑落周转车3内纱管的下落通道21和用于将下落通道21内的纱管提升送至摆管箱1内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逆时针转动,且输送结构的顶部高度高于第一滑板4的顶部高度,下落通道21倾斜向左下设置,下落通道21的顶部与周转车3的纱管下落口连通,下落通道21的底部延伸至输送机构的一侧底部;在实际应用时,为了提高输送机构的输送效率,将输送机构输送带上的挡条17设置成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参见图2、图3、图4所示),中间高的部分为一根纱管的长度,高度为22mm,两侧低的高度为13mm,此数值比纱管小头直径(一般为18mm左右)略小,理管机2内的限位条可将纱管拨到输送带中间高的部分,且每根通过限位条理过的纱管的位置基本一致,大大的增加了挡条17与纱管接触面积,如此上管效率将大大提高。参见图5、图6所示,在摆管箱1的顶部还设置有电器柜11,电器柜11内设置有控制器,电器柜11的顶部设置有报警灯13,在侧板9的左侧板壁上设置有光电开关二12,在下落通道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光电开关一14,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报警灯13、光电开关二12、光电开关一14和输送机构。参见图1所示,摆管箱1的前端上方设置有开合门。参见图5、图6所示,纱管通过理管机2送入摆管箱1,通过第一滑板4起到第一次缓冲的效果,当纱管碰到侧板9,然后再落到第二滑板7上,起到第二次缓冲效果,此时由于对向冲撞力道较大,可能会导致纱管倾斜,在第一滑板4下方安装的挡皮一6就会起到缓冲格挡作用,即使纱管倾斜了,在挡皮一6的缓冲格挡作用下,又会理顺,然后继续下落,下落后到达底板15,此时仍然有一定的冲击力会导致纱管倾斜的可能,安装在第二滑板7下方的挡皮二8又会起到缓冲格挡的作用,将纱管理顺,纱管继续顺着倾斜的底板15向下滚动,此时纱管下滑速度已较慢,再经过安装在侧板9上的挡皮三10的缓冲格挡,纱管将会以缓慢的速度并经过理管滚轮16的拨动落到摆管箱1的最下方。参见图5、图6所示,在侧板9的左侧板壁上设置有光电开关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1)、理管机(2)和周转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车(3)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2)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2)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1)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所述摆管箱(1)的左侧出管端与细纱机连通,所述摆管箱(1)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16),所述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4)、挡皮一(6)、第二滑板(7)、挡皮二(8)、侧板(9)、挡皮三(10)和底板(15),所述第一滑板(4)倾斜向右下方设置在摆管箱(1)右侧入管端,所述侧板(9)正对于第一滑板(4)设置,在第一滑板(4)与侧板(9)之间形成有供纱管下落的间隙,第二滑板(7)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侧板(9)的右侧底部,所述底板(15)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第二滑板(7)的下方,所述挡皮一(6)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滑板(4)的底部连接,挡皮一(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板(7)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右的弧形结构,所述挡皮二(8)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滑板(7)的底部连接,挡皮二(8)的另一端与底板(15)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左的弧形结构,所述挡皮三(10)的其中一端与侧板(9)的底部连接,挡皮三(10)的另一端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并与底板(15)贴合,所述理管滚轮(16)沿摆管箱(1)的前后端方向设置在底板(15)底部末端用于将纱管拨至摆管箱(1)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1)、理管机(2)和周转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车(3)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2)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2)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1)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所述摆管箱(1)的左侧出管端与细纱机连通,所述摆管箱(1)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16),所述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4)、挡皮一(6)、第二滑板(7)、挡皮二(8)、侧板(9)、挡皮三(10)和底板(15),所述第一滑板(4)倾斜向右下方设置在摆管箱(1)右侧入管端,所述侧板(9)正对于第一滑板(4)设置,在第一滑板(4)与侧板(9)之间形成有供纱管下落的间隙,第二滑板(7)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侧板(9)的右侧底部,所述底板(15)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第二滑板(7)的下方,所述挡皮一(6)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滑板(4)的底部连接,挡皮一(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板(7)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右的弧形结构,所述挡皮二(8)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滑板(7)的底部连接,挡皮二(8)的另一端与底板(15)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左的弧形结构,所述挡皮三(10)的其中一端与侧板(9)的底部连接,挡皮三(10)的另一端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并与底板(15)贴合,所述理管滚轮(16)沿摆管箱(1)的前后端方向设置在底板(15)底部末端用于将纱管拨至摆管箱(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套细纱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陆立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