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089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理管机和周转车,所述周转车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摆管箱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挡皮一、第二滑板、挡皮二、侧板、挡皮三和底板,第一滑板、侧板、第二滑板与挡皮一形成一级缓冲,第二滑板、底板与低于挡皮二形成二级缓冲,侧板、底板与挡皮三形成三级缓冲,将纱管理顺然后再通过理管滚轮送至摆管箱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三级缓冲,使得理管机即使空仓,仍能保障纱管落入摆管箱的整齐度。

A high efficiency tube feeding machine for spinning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由机器替代人工,实现自动化,是现在生产市场的发展方向;目前市场上的理管机改造已普遍,但现有改造后的部分理管机仍存在空仓问题,一旦空仓,理管机继续运行必将导致摆管箱里乱管、堵管,造成故障停机,甚至损坏主机传动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通过设置三级缓冲,使得理管机即使空仓,仍能保障纱管落入摆管箱的整齐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理管机和周转车,所述周转车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摆管箱的左侧出管端与细纱机连通,摆管箱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挡皮一、第二滑板、挡皮二、侧板、挡皮三和底板,所述第一滑板倾斜向右下方设置在摆管箱右侧入管端,侧板正对于第一滑板设置,在第一滑板与侧板之间形成有供纱管下落的间隙,第二滑板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侧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1)、理管机(2)和周转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车(3)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2)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2)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1)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所述摆管箱(1)的左侧出管端与细纱机连通,所述摆管箱(1)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16),所述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4)、挡皮一(6)、第二滑板(7)、挡皮二(8)、侧板(9)、挡皮三(10)和底板(15),所述第一滑板(4)倾斜向右下方设置在摆管箱(1)右侧入管端,所述侧板(9)正对于第一滑板(4)设置,在第一滑板(4)与侧板(9)之间形成有供纱管下落的间隙,第二滑板(7)倾斜向左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套细纱机的高效率上管机,包括摆管箱(1)、理管机(2)和周转车(3),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车(3)的左侧出管端挂接于理管机(2)的右侧进管端,理管机(2)的左侧出管端与摆管箱(1)的右侧入管端连通,所述摆管箱(1)的左侧出管端与细纱机连通,所述摆管箱(1)内设置有落管通道和理管滚轮(16),所述落管通道包括第一滑板(4)、挡皮一(6)、第二滑板(7)、挡皮二(8)、侧板(9)、挡皮三(10)和底板(15),所述第一滑板(4)倾斜向右下方设置在摆管箱(1)右侧入管端,所述侧板(9)正对于第一滑板(4)设置,在第一滑板(4)与侧板(9)之间形成有供纱管下落的间隙,第二滑板(7)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侧板(9)的右侧底部,所述底板(15)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在第二滑板(7)的下方,所述挡皮一(6)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滑板(4)的底部连接,挡皮一(6)的另一端与第二滑板(7)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右的弧形结构,所述挡皮二(8)的其中一端与第二滑板(7)的底部连接,挡皮二(8)的另一端与底板(15)贴合并形成开口向左的弧形结构,所述挡皮三(10)的其中一端与侧板(9)的底部连接,挡皮三(10)的另一端倾斜向左下方设置并与底板(15)贴合,所述理管滚轮(16)沿摆管箱(1)的前后端方向设置在底板(15)底部末端用于将纱管拨至摆管箱(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套细纱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陆立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