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702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涉及钻井平台技术领域。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污泥排放槽、一级泥水分离槽、二级泥水分离槽及第二污泥排放槽,所述箱体的左端内部设有排水槽,所述一级泥水分离槽的左侧壁设有第一引流通道。该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螺旋式搅拌器、第一滤板、第二螺旋式搅拌器及第二滤板,实现了对泥水的快速分离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旋转离心的方式进行水和泥土的分离,并分别通过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来对淤泥中的泥水进行过筛分离,使得淤泥分离更加快速,便于钻井设备的展开有利于加快钻井的速度。

A mud treatment device for drill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钻井平台
,具体为一种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力从地面将地层钻成孔眼的工作称为钻井,钻井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淤泥,淤泥一旦集聚就会影响钻井的进度,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规定,要求对打桩废弃泥浆、钻井泥浆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能减排,保护深林植被的目的,现有的钻井平台在对淤泥的处理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现今淤泥的处理都是自然风干或者转运其它地方,难以对淤泥进行分离,并且淤泥会到处流淌,严重的污染环境;2、因采用自然风干的淤泥处理方式会造成工人的后序清理工作难以展开,且工作量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具备对泥水的快速分离、利于操作人员的后序清理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难以对淤泥进行分离,后序清理工作难以展开,且工作量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对泥水的快速分离、利于操作人员的后序清理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钻井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污泥排放槽(3)、一级泥水分离槽(4)、二级泥水分离槽(5)及第二污泥排放槽(6),所述箱体(2)的左端内部设有排水槽(7),所述一级泥水分离槽(4)的左侧壁设有第一引流通道(8),且通过第一引流通道(8)与第一污泥排放槽(3)相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排放槽(3)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式搅拌器(9),所述第一污泥排放槽(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10),所述一级泥水分离槽(4)的右侧壁设有第二引流通道(11),且通过第二引流通道(11)与二级泥水分离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污泥排放槽(3)、一级泥水分离槽(4)、二级泥水分离槽(5)及第二污泥排放槽(6),所述箱体(2)的左端内部设有排水槽(7),所述一级泥水分离槽(4)的左侧壁设有第一引流通道(8),且通过第一引流通道(8)与第一污泥排放槽(3)相连通,所述第一污泥排放槽(3)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式搅拌器(9),所述第一污泥排放槽(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10),所述一级泥水分离槽(4)的右侧壁设有第二引流通道(11),且通过第二引流通道(11)与二级泥水分离槽(5)相连通,所述二级泥水分离槽(5)的内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旋式搅拌器(12),所述二级泥水分离槽(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13),所述二级泥水分离槽(5)的左侧壁设有第三引流通道(14),且通过第三引流通道(14)与排水槽(7)相连通,所述二级泥水分离槽(5)的右侧壁设有第四引流通道(15),且通过第四引流通道(15)与第二污泥排放槽(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井平台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右侧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龙张晋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