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洗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98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洗涤装置,属于磷酸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沉降槽、二洗槽、一洗循环槽和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文丘里洗涤器、一洗塔与二洗塔,文丘里洗涤器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磷酸萃取工段的萃取槽的尾气出口连接;一洗塔由下至上设有1‑3层喷淋层,二洗塔由下至上设有3‑5层喷淋层;二洗塔最上一层喷淋层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石墨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其他喷淋层与磷石膏回水储槽连接;二洗塔底部的洗液出口、二洗槽和沉降槽的进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沉降槽的清液出口通过管路与一洗循环槽连接,一洗循环槽通过管路与氟硅酸钠生产系统和一洗塔的喷淋层连接,氟硅酸钠生产系统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尾气处理系统连接。

A fluorine wa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洗涤装置
本技术属于磷酸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氟洗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湿法磷酸的生产工艺也日趋成熟。湿法磷酸生产工艺分半水法、二水法、半水二水法,其中以二水法工艺是最为成熟。无论采取哪种湿法磷酸生产工艺,都不可避免的有硫酸分解磷矿这一萃取过程。因磷矿的品质不同,其氟含量也不同。在磷酸萃取过程中,硫酸和磷矿石反应,氟以氟化氢的形式逸出;由于磷矿石中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氟化氢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氟硅酸,氟硅酸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氟最终基本以四氟化硅气体的形式逸出。在整过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氟分布大致如下:稀磷酸中占70%-80%,磷石膏带走15%-30%,萃取槽气相逸出5%-7%。稀磷酸中的氟大多数在磷酸浓缩工段进入磷酸浓缩工段的尾气处理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得到含酸15%左右的氟硅酸溶液(废水),再送至氟硅酸钠生产系统与氯化钠或硫酸钠反应生成氟硅酸钠。而萃取槽排出的气体也需要通过脱氟塔进行处理才能排放,通常得到含酸5%左右的洗液(浓度再高对氟的吸收效果不好)。申请人在采用常规的洗涤塔(由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文丘里洗涤器、一洗塔与二洗塔构成,一洗塔与二洗塔各自构成循环喷淋结构,各自的洗液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浓缩或不经浓缩后送氟硅酸钠生产系统,一般情况下,一洗塔与二洗塔的氟硅酸酸浓度大于5%以上就不具有较好的吸收效果)洗涤时,排出的尾气并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小于9mg/m3,《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排出的洗液的氟硅酸浓度较低,不易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氟洗涤装置,采用磷酸浓缩工段产生的冷凝水(中性)和磷石膏回水(酸性,产量非常大,需要多种手段进行消耗)不停地向二洗塔输送同时提升反应行程,明显提升二洗塔的脱氟效果,经其处理后的尾气符合排放标准(小于9mg/m3);将二洗塔的洗液送至一洗塔作为循环液,在二洗塔脱氟效果提升的前提下,可增加一洗塔的循环次数,经检测,循环液的氟硅酸浓度可达8%(二洗塔排放的尾气符合排放标准)。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氟洗涤装置,包括沉降槽4、二洗槽5、一洗循环槽6和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文丘里洗涤器1、一洗塔2与二洗塔3,所述文丘里洗涤器1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磷酸萃取工段的萃取槽的尾气出口连接,所述二洗塔排空;所述一洗塔2由下至上设有1-3层喷淋层7,所述二洗塔3由下至上设有3-5层喷淋层7;所述二洗塔2的最上一层喷淋层7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石墨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其他喷淋层7与磷石膏回水储槽连接;所述二洗塔3底部的洗液出口、二洗槽5和沉降槽4的进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沉降槽4的清液出口通过管路与一洗循环槽6连接,所述一洗循环槽6通过管路与氟硅酸钠生产系统和一洗塔2的喷淋层7连接,所述氟硅酸钠生产系统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尾气处理系统的废水排放口连接。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洗塔2设有2层喷淋层7,所述二洗塔3设有4层喷淋层7。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洗塔2的高度为15-20m,所述二洗塔3的高度为30-40m,相邻喷淋层7之间的距离为4-8m。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沉降槽4的容积为8-15m3。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洗循环槽6内设有密度计和搅拌器8。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沉降槽4的污泥出口通过管路与氟硅酸钠生产系统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氟洗涤装置,采用磷酸浓缩工段产生的冷凝水(中性)和磷石膏回水(酸性,产量非常大,需要多种手段进行消耗)不停地向二洗塔输送同时提升反应行程,明显提升二洗塔的脱氟效果,经其处理后的尾气符合排放标准(小于9mg/m3);将二洗塔的洗液送至一洗塔作为循环液,在二洗塔脱氟效果提升的前提下,可增加一洗塔的循环次数,经检测,循环液的氟硅酸浓度可达8%(二洗塔排放的尾气符合排放标准),易于处理。同时,本专利利用了大量的磷石膏回水,减轻了磷石膏回水处理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氟洗涤装置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氟洗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文丘里洗涤器、2一洗塔、3二洗塔、4沉降槽、5二洗槽、6一洗循环槽、7喷淋层、8搅拌器、a冷凝水、b磷石膏回水、c尾气、d污泥、e低酸含量废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氟洗涤装置,包括沉降槽4、二洗槽5、一洗循环槽6和通过管路(带风机,构成尾气通道)依次连接的文丘里洗涤器1、一洗塔2与二洗塔3等,文丘里洗涤器1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磷酸萃取工段的萃取槽的尾气出口连接,二洗塔排空(其顶部设有烟囱)。一洗塔2由下至上设有1-3层喷淋层7,二洗塔3由下至上设有3-5层喷淋层7,一洗塔2和二洗塔3均为低进气,顶出气,形成气液逆流;二洗槽5和一洗循环槽6均可以为地槽;沉降槽4为常规的物理沉降槽,其底部设有污泥出口,其上部设有清液出口。二洗塔2的最上一层喷淋层7(喷淋洁净的冷凝水,脱氟效果主要调整该层的喷淋量,由相应的喷淋泵输出)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石墨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连接(之间可设置冷凝水储槽),二洗塔2的其他喷淋层7(喷淋磷石膏回水,由相应的喷淋泵输出)与磷石膏回水储槽连接。二洗塔3底部的洗液出口、二洗槽5(起中转的作用)和沉降槽4的进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用于将二洗塔3的洗液(密度为1.2g/cm3)送至沉降槽4进行沉降处理(除去固体物质(磷石膏回水引入和脱氟反应生成)以保证一洗塔2的洗涤效果),沉降槽4的清液出口通过管路与一洗循环槽6连接用于将清液输出至一洗塔2作为喷淋液,一洗循环槽6通过管路与氟硅酸钠生产系统(具体为酸液储罐或反应槽,达到一定密度,具体为1.4g/cm3,在该密度下洗液的氟硅酸的浓度为8%左右)和一洗塔2的喷淋层7(构成喷淋循环)连接,氟硅酸钠生产系统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尾气处理系统(也具有至少一个洗涤塔)的废水排放口(输出的废水的氟硅酸浓度为15%左右,与一洗循环槽6的洗液混合可用于生产氟硅酸钠(与氯化钠或硫酸钠反应))连接。前述各结构之间的管路上根据需要设置泵、阀门和/或流量计等。具体地,参见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洗塔2设有2层喷淋层7,二洗塔3设有4层喷淋层7,各层的喷淋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洗塔2的高度为15-20m,二洗塔3的高度为30-40m,相邻喷淋层7之间的距离为4-8m。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沉降槽4的容积为8-15m3。具体地,参见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洗循环槽6内设有密度计(检测密度,用于检测得到向氟硅酸钠生产系统输出的控制点)和搅拌器8,二洗槽5内也可设置搅拌器。具体地,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沉降槽4的污泥出口(定时输出)通过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洗涤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文丘里洗涤器(1)、一洗塔(2)与二洗塔(3),所述文丘里洗涤器(1)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磷酸萃取工段的萃取槽的尾气出口连接,所述二洗塔排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降槽(4)、二洗槽(5)和一洗循环槽(6),所述一洗塔(2)由下至上设有1-3层喷淋层(7),所述二洗塔(3)由下至上设有3-5层喷淋层(7);所述二洗塔(3)的最上一层喷淋层(7)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石墨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其他喷淋层(7)与磷石膏回水储槽连接;所述二洗塔(3)底部的洗液出口、二洗槽(5)和沉降槽(4)的进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沉降槽(4)的清液出口通过管路与一洗循环槽(6)连接,所述一洗循环槽(6)通过管路与氟硅酸钠生产系统和一洗塔(2)的喷淋层(7)连接,所述氟硅酸钠生产系统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尾气处理系统的废水排放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洗涤装置,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文丘里洗涤器(1)、一洗塔(2)与二洗塔(3),所述文丘里洗涤器(1)的进气口通过管路与磷酸萃取工段的萃取槽的尾气出口连接,所述二洗塔排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降槽(4)、二洗槽(5)和一洗循环槽(6),所述一洗塔(2)由下至上设有1-3层喷淋层(7),所述二洗塔(3)由下至上设有3-5层喷淋层(7);所述二洗塔(3)的最上一层喷淋层(7)通过管路与磷酸浓缩工段的石墨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连接,其他喷淋层(7)与磷石膏回水储槽连接;所述二洗塔(3)底部的洗液出口、二洗槽(5)和沉降槽(4)的进口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沉降槽(4)的清液出口通过管路与一洗循环槽(6)连接,所述一洗循环槽(6)通过管路与氟硅酸钠生产系统和一洗塔(2)的喷淋层(7)连接,所述氟硅酸钠生产系统通过管路与磷酸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东圣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