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959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氟反应槽、过滤装置、浓缩闪蒸装置以及汽提塔,其中所述脱氟反应槽连接有氢氧化钠加入管和磷酸加入管,浓缩闪蒸装置的液体出口与汽提塔上部的进料口连接,汽提塔的下部设有蒸汽口,汽提塔的塔底连接有净化磷酸出料管,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磷酸和氢氧化钠在脱氟反应槽内充分反应后生成氟硅酸钠沉淀,经过滤除去沉淀后液体进入浓缩闪蒸装置进行浓缩闪蒸,经过两次闪蒸后磷酸中的绝大部分氟被去除,在此基础上经汽提塔再次汽提除氟后,磷酸中残留的氟被彻底脱除。

A deep defluorination device for wet process phosphoric acid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
本技术涉及磷酸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
技术介绍
在磷酸脱氟净化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然后钠离子与氟硅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氟硅酸钠沉淀,由于在酸性条件下,氟硅酸钠有一定溶解性,为此只能达到脱去绝大部分氟的目的,这种初步脱氟处理,仅能将氟含量控制在200ppm左右。工业级85%的磷酸对氟含量要求较高,食品级磷酸对含氟量要求更高,约为20ppm以下。由此,需要对初步脱氟的磷酸进行进一步脱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氟反应槽、过滤装置、浓缩闪蒸装置以及汽提塔,其中所述脱氟反应槽连接有氢氧化钠加入管和磷酸加入管,所述浓缩闪蒸装置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上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汽提塔的下部设有蒸汽口,所述汽提塔的塔底连接有净化磷酸出料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脱氟的磷酸和氢氧化钠在脱氟反应槽内充分反应后生成氟硅酸钠沉淀,经过滤装置除去沉淀后液体进入浓缩闪蒸装置进行浓缩闪蒸,闪蒸后再进入汽提塔,在蒸汽的作用下磷酸中残留的氟被彻底脱除。作为优选:上述浓缩闪蒸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浓缩加热罐、第一闪蒸罐、第二浓缩加热罐和第二闪蒸罐,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浓缩加热罐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闪蒸罐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的进料口连接。采用此结构,磷酸中的氟硅酸受热分解成气态的四氟化硅和氟化氢,再进入闪蒸罐进行气液分离,四氟化硅和氟化氢气体溢出,经过两次浓缩闪蒸后磷酸中残留的绝大部分氟被去除。上述第一闪蒸罐和第二浓缩加热罐之间还设有脱色塔,所述第一闪蒸罐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脱色塔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脱色塔的出料口连接有集液池,该集液池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浓缩加热罐的进料口连接。采用此结构,第一次浓缩闪蒸后的磷酸经脱色后再进行第二次浓缩闪蒸,不仅脱色效果好,且有利于提升第二次浓缩上的脱氟效果。上述第一闪蒸罐、第二闪蒸罐排气口以及所述汽提塔顶部的排气口连接有同一个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塔顶连接有脱盐水加入管,所述吸收塔的塔底连接有氟硅酸排出管。采用此结构,从闪蒸罐和汽提塔溢出的四氟化硅和氟化氢气体进入吸收塔内,被脱盐水吸收生成氟硅酸,可另作他用。上述第一浓缩加热罐和第二浓缩加热罐的排气口分别连接有一个平衡罐,所有所述平衡罐的排液口连接有同一个冷凝水回收罐。采用此结构,两个浓缩加热罐排出的水汽混合物进入平衡罐,平衡罐将气体排出后,液体汇集在冷凝水收集罐内,可再次循环使用。上述过滤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板式过滤机和过滤酸槽,所述脱氟反应槽的出液口与所述板式过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过滤酸槽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浓缩加热罐的进料口连接。采用此结构,磷酸中的加热浓缩罐被过滤后,磷酸母液汇集在过滤酸槽内,其中夹杂的气体在此排出,方便后续的浓缩闪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需要脱氟的磷酸和氢氧化钠在脱氟反应槽内充分反应后生成氟硅酸钠沉淀,经过滤除去沉淀后液体进入浓缩闪蒸装置进行浓缩闪蒸,经过两次闪蒸后磷酸中的绝大部分氟被去除,在此基础上经汽提塔再次汽提除氟后,磷酸中残留的氟被彻底脱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氟反应槽1、过滤装置、浓缩闪蒸装置以及汽提塔8,其中所述脱氟反应槽1连接有氢氧化钠加入管13和磷酸加入管14,所述浓缩闪蒸装置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8上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汽提塔8的下部设有蒸汽口17,所述汽提塔8的塔底连接有净化磷酸出料管11。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板式过滤机2和过滤酸槽17’,所述脱氟反应槽1的出液口与所述板式过滤机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过滤酸槽17’与所述浓缩闪蒸装置连接。所述浓缩闪蒸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浓缩加热罐3、第一闪蒸罐4、第二浓缩加热罐6和第二闪蒸罐7,所述过滤酸槽17’的出液口经送料泵与所述第一浓缩加热罐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闪蒸罐4和第二浓缩加热罐6之间还设有脱色塔5,所述第一闪蒸罐4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脱色塔5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脱色塔5的出料口连接有集液池18,该集液池18的出料口经送料泵与所述第二浓缩加热罐6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闪蒸罐7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8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闪蒸罐4、第二闪蒸罐7顶部的排气口以及所述汽提塔8顶部的排气口连接有同一个吸收塔9,所述吸收塔9的塔顶连接有脱盐水加入管15,所述吸收塔9的塔底连接有氟硅酸排出管16。所述第一浓缩加热罐3和第二浓缩加热罐6的排气口分别连接有一个平衡罐10,所述平衡罐10上设有排气口和排液口,所有所述平衡罐10的排液口连接有同一个冷凝水回收罐1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浓缩加热罐3和第二浓缩加热罐6的结构相同,二者均为双层夹套罐,包括内罐和外罐,所述内罐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过滤酸槽17’的出液口与内罐上的进料口连接,内罐和外罐之间盘绕有加热蒸汽管,外罐上设有排气口,所述加热蒸汽管的出口端伸出所述外罐的排气口后与对应的平衡罐10连接。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所述脱氟反应槽1、集液池18内分别设有搅拌器。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待脱氟的磷酸经磷酸加入管14加入脱氟反应槽1内,同时经氢氧化钠加入管13加入氢氧化钠,钠离子与氟硅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氟硅酸钠沉淀,经板式过滤机12过滤后,滤液集中在过滤酸槽17’内,滤液中的气体在此处逸出,此时由于滤液呈酸性,磷酸中仍夹杂有部分溶解的氟硅酸钠,继续将磷酸送入第一浓缩加热罐3内升温升压,磷酸中的氟硅酸气化生成四氟化硅和氟化氢,再送入第一闪蒸罐4,气液被分离,经第一次浓缩闪蒸后的磷酸进入脱色塔5脱色,并进入第二浓缩加热罐6和第二闪蒸罐7进行第二次浓缩闪蒸,此时磷酸中绝大部分氟被去除,最后将磷酸送入汽提塔8进行汽提脱氟,在汽提塔8内磷酸与通入的蒸汽充分接触,经过分压汽提,残留的氟被彻底脱除,从第一闪蒸罐4、第二闪蒸罐7以及汽提塔8逸出的四氟化硅和氟化氢气体进入吸收塔9,并被脱盐水吸收获得氟硅酸,可另作他用。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氟反应槽(1)、过滤装置、浓缩闪蒸装置以及汽提塔(8),其中所述脱氟反应槽(1)连接有氢氧化钠加入管(13)和磷酸加入管(14),所述浓缩闪蒸装置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8)上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汽提塔(8)的下部设有蒸汽口(17),所述汽提塔(8)的塔底连接有净化磷酸出料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脱氟反应槽(1)、过滤装置、浓缩闪蒸装置以及汽提塔(8),其中所述脱氟反应槽(1)连接有氢氧化钠加入管(13)和磷酸加入管(14),所述浓缩闪蒸装置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8)上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汽提塔(8)的下部设有蒸汽口(17),所述汽提塔(8)的塔底连接有净化磷酸出料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闪蒸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浓缩加热罐(3)、第一闪蒸罐(4)、第二浓缩加热罐(6)和第二闪蒸罐(7),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浓缩加热罐(3)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二闪蒸罐(7)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汽提塔(8)的进料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法磷酸净化深度脱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闪蒸罐(4)和第二浓缩加热罐(6)之间还设有脱色塔(5),所述第一闪蒸罐(4)的液体出口与所述脱色塔(5)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脱色塔(5)的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洲张治平梅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