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及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61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车身本体;车架本体,其包括车架纵梁和与车架纵梁垂直相接的若干车架横梁;连接结构,车身本体与车架本体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件和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车架连接件,车身连接件与车架连接件之间面面贴合并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连接件之间面面贴合并固定连接,避免了焊接带来的环境污染、性能下降等问题,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结构简单,极大改善了连接件复杂多变的状态,车身连接所有部位都可以用这两种连接件固定连接,适合平台化、统一性、通用各种车型。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bus body and frame and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及客车
本技术属于客车
,涉及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客车生产技术中,客车车身与车架属于两个独立的总成,在将车身与车架连接成整体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实现车身与车架的刚性连接。然而,焊接容易导致环境污染,不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并且,当车身为铝合金材料时,铝材焊接后性能下降较大,为保证连接强度需要较多的连接结构,不利于降低成本,此外,车架与车身焊接结构复杂,精度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便、连接牢固、避免焊接的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车身本体;车架本体,其包括车架纵梁和与车架纵梁垂直相接的若干车架横梁;连接结构,车身本体与车架本体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件和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车架连接件,车身连接件与车架连接件之间面面贴合并且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车身连接件为L型板结构,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车身连接件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面分别与车身两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面与车架连接件贴合并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车架连接件包括与第二连接面贴合并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面、两个互相平行且与所述车架连接件第三连接面垂直的立面;其中,车架纵梁整体插入由两个立面及第三连接面形成的空腔内,两个立面与车架纵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第三连接面与立面外侧设置至少一个三角支撑板。作为本技术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两个第二连接面与第三连接面之间的固定连接为多个螺栓连接,螺栓为以车身本体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两组。作为本技术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车身本体为铝合金材质,车架本体为钢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客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此连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避免了焊接,可简便、牢固地连接客车车身和车架。本技术创新性地增加了车架连接件和车身连接件,连接件分别连接车架、车身,再通过将连接件之间面面贴合并固定连接,避免了焊接带来的环境污染、性能下降等问题,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结构简单,极大改善了连接件复杂多变的状态,车身连接所有部位都可以用这两种连接件固定连接,适合平台化、统一性、通用各种车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车身本体;200、车架纵梁;300、车架横梁;400、车身连接件;410、第一连接面;420、第二连接面;500、车架连接件;530、第三连接面;540、立面;600、三角支撑板;70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车身本体100、车架本体和连接结构。车架本体包括车架纵梁200和与车架纵梁200垂直相接的若干车架横梁300。本实施例中车架横梁300优选数量为两个。需要知道的是本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示意,包含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列情形。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车身本体100为铝合金材质,车架本体为钢材。车身本体100与车架本体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件400和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车架连接件500,车身连接件400与车架连接件500之间面面贴合并且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车身连接件400和车架连接件500,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使车身本体100与车架本体无需直接连接,避免了为实现连接而对车身本体100与车架本体的破坏。车身连接件400与车架连接件500通过面面连接使接触面更大,提高连接强度,因此连接更为牢固。这种连接结构并不限于车身与车架,车体所有部位的连接都可以采用这种连接结构。这种连接结构极大改善连接件复杂多变的状态,并且连接件种类少、重量低、结构简单,有效减少了工人制作连接件及装配过程中的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进一步的,车身连接件400为L型板结构,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连接面410和第二连接面420,车身连接件400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面410分别与车身两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面420与车架连接件500贴合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如图1及图3所示,车架连接件500包括与第二连接面420贴合并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面530、两个互相平行且与所述车架连接件500第三连接面530垂直的立面540;车架纵梁200整体插入由两个立面540及第三连接面530形成的空腔内,两个立面540与车架纵梁200固定连接。通过插入的方式,使车架与车架连接件500紧密贴合,车架纵梁200三个侧面分别与两个立面540、第三连接面530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因此受力面积大、连接强度高,使车架与车架连接件500的连接更为牢固,并且车架连接件500整体结构简单。进一步的,两个立面540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车架横梁300相接,贴合车架横梁300的形状,立面540上下两端高度高于两个车架横梁300内侧高度,以此进一步增大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所第一连接面410与立面540外侧设置至少一个三角支撑板600,优选的,第一连接面410与两个立面540外侧分别设置三角支撑板600,三角支撑板600分别位于每个车架横梁300内侧边。三角支撑板600的设置能够提高车架连接件500的结构稳定性,使第一连接面410与立面540保持垂直结构,避免晃动,使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的,两个第二连接面420与第三连接面530之间的固定连接为多个螺栓700连接,螺栓700为以车身本体100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两组。优选的,如图2所示,每组螺栓700数量为五个,沿与车身本体100平行的直线等间距排列在两个车架横梁300之间的间隙内。需要知道的是螺栓700的数量及排列可以为多种形式,本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一种情形的示意,包含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列情形。多个螺栓700能够简单有效的将车架连接件500与车身连接件400牢固的连接。螺栓700沿与车身本体100平行的直线等间距排列使整个连接自上而下都保证稳定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客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身本体;/n车架本体,其包括车架纵梁和与车架纵梁垂直相接的若干车架横梁;/n连接结构,车身本体与车架本体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件和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车架连接件,车身连接件与车架连接件之间面面贴合并且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本体;
车架本体,其包括车架纵梁和与车架纵梁垂直相接的若干车架横梁;
连接结构,车身本体与车架本体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身连接件和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车架连接件,车身连接件与车架连接件之间面面贴合并且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车身连接件为L型板结构,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车身连接件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面分别与车身两侧面贴合并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接面与车架连接件贴合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车身和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车架连接件包括与第二连接面贴合并固定连接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鸥栩陈国华陈旭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