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81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电机,且在驱动电机上连接有电机上支架,其中,与电机上支架的相对位置设置有电机下支架;悬置软垫,夹持在电机上支架与电机下支架之间,并通过紧固件和螺母的配合完成电机上支架、悬置软垫以及电机下支架之间的连接,其中,悬置软垫包括沿紧固件轴线方向设置的悬置上软垫、悬置下软垫,以及连接悬置上软垫和悬置下软垫的硬质管件,且紧固件贯穿电机上支架、硬质管件、电机下支架,并与螺母相配合。本技术将悬置软垫分体设置,并且在悬置软垫内设置有硬质管件,从而提高驱动电机悬置总成的靠冲击效果,进而延长驱动电机悬置总成的使用寿命以及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涉及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驱动电机悬置装置一般包括电机和隔振垫,电机通过隔振垫连接在车架上。电机悬置是电机驱动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而电机安装座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车辆上,其中,为了缓冲减振,通常会在螺栓组件和电机安装座之间设置橡胶垫块,从而缓冲电机安装座的横向位移冲击和纵向位移冲击。

2、但是,由于电机安装座对橡胶垫块存在剪切作用极易造成开裂受损,使用寿命低。目前,为提高电机悬置的使用寿命,一般采用将橡胶块硬度提高的办法,如改变胶料的配方和工艺,以增加橡胶块的强度和耐磨性。但此种方法虽然解决了寿命低的问题,但同时产品的刚度也随之提高,运行中,产品的隔振效果降低,影响驱动电机的隔振效果,造成司机室噪音偏大。

3、其次,市面上驱动电机悬置均采用单块承载式悬置软垫,驱动电机的隔振效果低,司机机室噪音较大,影响司机驾驶的舒适性;此外,驱动电机重量大、布置空间狭小,与底架装配困难;最后,采用铸造工艺的悬置安装支座需要开模,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不利于车辆换型。</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电机上支架包括第一上接触面和第一下接触面,电机下支架包括第二上接触面和第二下接触面,且悬置上软垫夹持在第一下接触面与第二上接触面之间,悬置下软垫与第二下接触面相抵靠,其中,硬质管件贯穿悬置上软垫、电机下支架以及悬置下软垫,且硬质管件的一端与第一下接触面相抵靠,硬质管件的另一端位于悬置下软垫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悬置上软垫设置呈阶梯状结构,且悬置上软垫包括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其中,第一阶梯部夹持在第一下接触面与第二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电机上支架包括第一上接触面和第一下接触面,电机下支架包括第二上接触面和第二下接触面,且悬置上软垫夹持在第一下接触面与第二上接触面之间,悬置下软垫与第二下接触面相抵靠,其中,硬质管件贯穿悬置上软垫、电机下支架以及悬置下软垫,且硬质管件的一端与第一下接触面相抵靠,硬质管件的另一端位于悬置下软垫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悬置上软垫设置呈阶梯状结构,且悬置上软垫包括第一阶梯部和第二阶梯部,其中,第一阶梯部夹持在第一下接触面与第二上接触面之间,第二阶梯部插接于电机下支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阶梯部的横截面积不小于第二阶梯部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机悬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悬置上软垫的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沿悬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虞宁瞿绪方高嘉利韩志昌杨海田会臻翁学峰林臻扬刘丰周宗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