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51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包括底座、触碰开关、充电桩主体和警报器,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的下方螺栓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支撑管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架,且缓冲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缓冲架的外表面镶嵌有触碰开关,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连接杆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该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设置有连接管和缓冲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缓冲架优先与汽车接触,在倾斜状态下,缓冲架会带动连接管进行旋转,从而有效的对装置整体进行缓冲,而且配合着触碰开关和警报器的使用,能对撞击的车辆进行报警,避免进一步的撞击发生。

A new energy vehicle charging column with anti-collision and easy heat diss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柱
,具体为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
技术介绍
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是一种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一种设备,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充电柱的铺设也越来越广泛了,然而现有的汽车充电柱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现有的汽车充电柱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安装在停车位的后方,在汽车倒车时,由于驾驶员的粗心,使得汽车在倒车时容易与汽车充电柱进行碰撞,从而对汽车充电柱造成损坏,然而现有的汽车充电柱不仅不具备报警功能,而且防撞性能较差。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汽车充电柱不具备报警功能和防撞性能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包括底座、触碰开关、充电桩主体和警报器,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管,并且支撑管的末端螺栓安装有端盖,所述底座的下方螺栓安装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与端盖、端盖与底座之间均设置有滚球,所述支撑管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架,且缓冲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缓冲架的外表面镶嵌有触碰开关,且触碰开关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缓冲套,并且橡胶缓冲套套在缓冲架的外侧,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侧开设有凹槽,并且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连接杆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充电桩主体,并且充电桩主体的右上方设置有警报器。优选的,所述支撑管与端盖相互垂直,且端盖通过滚球在底座的内部构成旋转结构,并且滚球等角度分布在端盖的上下两侧面。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径与连接杆的外径为间隙配合,且连接管、缓冲架和支撑管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连接管的外侧等角度设置有4个限位螺栓。优选的,所述缓冲架关于连接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缓冲架呈中空结构设计,并且缓冲架与缓冲架之间的距离大于充电桩主体的宽度。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板相互垂直,且连接杆与安装板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连接杆在连接管的内部构成旋转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设置有连接管和缓冲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缓冲架优先与汽车接触,在倾斜状态下,缓冲架会带动连接管进行旋转,从而有效的对装置整体进行缓冲,而且配合着触碰开关和警报器的使用,能对撞击的车辆进行报警,避免进一步的撞击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架受撞击状态示意图。图中:1、底座;2、通孔;3、支撑管;4、端盖;5、滚球;6、连接管;7、缓冲架;8、触碰开关;9、橡胶缓冲套;10、连接杆;11、凹槽;12、限位螺栓;13、安装板;14、充电桩主体;15、警报器;16、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包括底座1、通孔2、支撑管3、端盖4、滚球5、连接管6、缓冲架7、触碰开关8、橡胶缓冲套9、连接杆10、凹槽11、限位螺栓12、安装板13、充电桩主体14、警报器15和密封盖16,底座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2,且通孔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管3,并且支撑管3的末端螺栓安装有端盖4,底座1的下方螺栓安装有密封盖16,且密封盖16与端盖4、端盖4与底座1之间均设置有滚球5,支撑管3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架7,且缓冲架7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6,缓冲架7的外表面镶嵌有触碰开关8,且触碰开关8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缓冲套9,并且橡胶缓冲套9套在缓冲架7的外侧,连接管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的外侧开设有凹槽11,并且连接管6的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栓12,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12,连接杆10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的上方设置有充电桩主体14,并且充电桩主体14的右上方设置有警报器15。支撑管3与端盖4相互垂直,且端盖4通过滚球5在底座1的内部构成旋转结构,并且滚球5等角度分布在端盖4的上下两侧面,上述结构的设计,保证了支撑管3能正常的转动。连接管6的内径与连接杆10的外径为间隙配合,且连接管6、缓冲架7和支撑管3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连接管6的外侧等角度设置有4个限位螺栓12,上述结构的设计,确保了后续连接管6能正常的旋转,避免连接管6带动连接杆10活动。缓冲架7关于连接管6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缓冲架7呈中空结构设计,并且缓冲架7与缓冲架7之间的距离大于充电桩主体14的宽度,上述结构的设计,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事先将缓冲架7调整至倾斜状态,从而有效的应对倒车的撞击,增加装置的实用性。连接杆10与安装板13相互垂直,且连接杆10与安装板13为一体化结构,并且连接杆10在连接管6的内部构成旋转结构,上述结构的设计,保证了装置的正常使用。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时,首先,如图1所示,将装置通过底座1安装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开始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如图4所示,当装置受到撞击时,缓冲架7会优先与汽车相接触,从而如图1-3所示,当缓冲架7在受到撞击时,会触碰到橡胶缓冲套9和触碰开关8,从而使得警报器15得电报警,提醒正在倒车的人,同时缓冲架7在受力的情况下会带动支撑管3和端盖4在滚球5作用下旋转,从而调节缓冲架7在的位置,有效的对装置整体进行缓冲,而且在连接杆10和连接管6的作用下,保证了充电桩主体14主体的稳定性。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包括底座(1)、触碰开关(8)、充电桩主体(14)和警报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2),且通孔(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管(3),并且支撑管(3)的末端螺栓安装有端盖(4),所述底座(1)的下方螺栓安装有密封盖(16),且密封盖(16)与端盖(4)、端盖(4)与底座(1)之间均设置有滚球(5),所述支撑管(3)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架(7),且缓冲架(7)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6),所述缓冲架(7)的外表面镶嵌有触碰开关(8),且触碰开关(8)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缓冲套(9),并且橡胶缓冲套(9)套在缓冲架(7)的外侧,所述连接管(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的外侧开设有凹槽(11),并且连接管(6)的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栓(12),所述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12),所述连接杆(10)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的上方设置有充电桩主体(14),并且充电桩主体(14)的右上方设置有警报器(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击的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柱,包括底座(1)、触碰开关(8)、充电桩主体(14)和警报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2),且通孔(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管(3),并且支撑管(3)的末端螺栓安装有端盖(4),所述底座(1)的下方螺栓安装有密封盖(16),且密封盖(16)与端盖(4)、端盖(4)与底座(1)之间均设置有滚球(5),所述支撑管(3)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架(7),且缓冲架(7)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管(6),所述缓冲架(7)的外表面镶嵌有触碰开关(8),且触碰开关(8)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缓冲套(9),并且橡胶缓冲套(9)套在缓冲架(7)的外侧,所述连接管(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0),且连接杆(10)的外侧开设有凹槽(11),并且连接管(6)的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栓(12),所述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螺栓(12),所述连接杆(10)的上方安装有安装板(13),且安装板(13)的上方设置有充电桩主体(14),并且充电桩主体(14)的右上方设置有警报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泽材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金冠公交充电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