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38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涉及纤维布料技术领域,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的正面粘接有固定条,且布料本体的外壁两侧均针织连接有第二边条,所述布料本体的上下两端均针织连接有第一边条,且第一边条、第二边条的内侧均贯穿有细绳,所述细绳的末端连接有挂钩,且细绳的外壁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布料本体的背部粘接有抗污布片,且布料本体的内侧包括有第一纤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外侧与第二边条的内壁相贴合的细绳的作用,使得人们对该纤维布料进行输送及加工工作时,能够收拢细绳,便于减小纤维布料的展开面积,实现抗污工作的目的,并且通过纤维布料背部的抗污布片的设置作用,使得其进一步增强对该纤维布料的抗污性能。

A kind of antifouling fiber cl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
本技术涉及纤维布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
技术介绍
现在的衣物制作原材料少不了纤维布料,且纤维布,又称碳素纤维布、碳纤布、碳布、碳纤维织物、碳纤维带、碳纤维片材(预浸布)等,在国际上被誉为“黑色黄金”,它继石器和钢铁等金属后,被国际上称之为“第三代材料。现有的纤维布料使用时,不易通过抗污布片的设置对纤维布料进行抗污处理,并且不能够通过细绳对纤维布料进行收拢操作,完成对纤维布料的抗污工作,导致纤维布料的抗污性能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纤维布料使用时,不易通过抗污布片的设置对纤维布料进行抗污处理,并且不能够通过细绳对纤维布料进行收拢操作,完成对纤维布料的抗污工作,导致纤维布料的抗污性能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包括布料本体,所述布料本体的正面粘接有固定条,且布料本体的外壁两侧均针织连接有第二边条,所述布料本体的上下两端均针织连接有第一边条,且第一边条、第二边条的内侧均贯穿有细绳,所述细绳的末端连接有挂钩,且细绳的外壁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布料本体的背部粘接有抗污布片,且布料本体的内侧包括有第一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底部连接有镀银纤维层,且镀银纤维层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纤维层。优选的,所述固定条等距均匀分布于布料本体的正面,且固定条的长度小于布料本体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第一边条关于布料本体的横轴线对称,且第一边条的边缘处呈半圆状结构。<br>优选的,所述细绳的外侧与第二边条的内壁相贴合,且细绳与固定夹之间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抗污布片的对称中心与布料本体的对称中心相重合,且抗污布片通过魔术贴与布料本体构成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形状与第一纤维层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二纤维层与第一纤维层呈相间状分布。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外侧与第二边条的内壁相贴合的细绳的作用,使得人们对该纤维布料进行输送及加工工作时,能够收拢细绳,便于减小纤维布料的展开面积,实现抗污工作的目的,并且通过纤维布料背部的抗污布片的设置作用,使得其进一步增强对该纤维布料的抗污性能。2、本技术中,在等距均匀分布于布料本体的正面且内侧插接有不锈钢弹性条的固定条的作用下,使得该纤维布料在进行聚拢操作时,固定条能够对纤维布料进行最大程度的张开操作,有效起到防形变的目的。3、本技术中,通过关于布料本体的横轴线对称的第一边条的作用,当纤维布料聚拢后,第一边条的半圆形的边缘布片朝上,故能够对该纤维布料进行运输过程中的上方污物进行洁净处理,有效辅助增强该纤维布料的抗污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布料本体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布料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布料本体;2、固定条;3、第一边条;4、固定夹;5、细绳;6、挂钩;7、抗污布片;8、第一纤维层;9、镀银纤维层;10、第二纤维层;11、第二边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固定条2、第一边条3、固定夹4、细绳5、挂钩6、抗污布片7、第一纤维层8、镀银纤维层9、第二纤维层10和第二边条11,布料本体1的正面粘接有固定条2,且布料本体1的外壁两侧均针织连接有第二边条11,布料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针织连接有第一边条3,且第一边条3、第二边条11的内侧均贯穿有细绳5,细绳5的末端连接有挂钩6,且细绳5的外壁安装有固定夹4,布料本体1的背部粘接有抗污布片7,且布料本体1的内侧包括有第一纤维层8,第一纤维层8的底部连接有镀银纤维层9,且镀银纤维层9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纤维层10。进一步的,固定条2等距均匀分布于布料本体1的正面,且固定条2的长度小于布料本体1的宽度,在内侧插接有不锈钢弹性条的固定条2的作用下,使得该纤维布料在进行聚拢操作时,固定条2能够对纤维布料进行最大程度的张开操作,有效起到防形变的目的。进一步的,第一边条3关于布料本体1的横轴线对称,且第一边条3的边缘处呈半圆状结构,当纤维布料聚拢后,第一边条3处呈半圆形的边缘布片朝上,故能够对该纤维布料进行运输过程中的上方污物进行洁净处理,有效辅助增强该纤维布料的抗污能力。进一步的,细绳5的外侧与第二边条11的内壁相贴合,且细绳5与固定夹4之间为卡合连接,通过细绳5的作用,使得人们对该纤维布料进行输送及加工工作时,能够收拢细绳5,便于减小纤维布料的展开面积,实现抗污工作的目的。进一步的,抗污布片7的对称中心与布料本体1的对称中心相重合,且抗污布片7通过魔术贴与布料本体1构成可拆卸结构,通过纤维布料背部对抗污布片7的设置作用,抗污布片7对布料本体1的底部进行抗污处理,则使得其进一步增强对该纤维布料的抗污性能。进一步的,第二纤维层10的形状与第一纤维层8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二纤维层10与第一纤维层8呈相间状分布,通过第一纤维层8和第二纤维层10为竹纤维,从而使布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将挂钩6悬挂于传送线的一处,并通过布料本体1自身的重力及人工对其进行聚拢的作用力,使得布料本体1聚拢,则直接减小布料本体1的展开面积,故第一边条3处呈半圆形的边缘布片朝上,故能够对该纤维布料进行运输过程中的上方污物进行洁净处理,同时,通过抗污布片7处于布料本体1的底部,并对布料本体1的底部进行抗污工作,有效的全方位的完成对纤维布料的抗污工作,并且纤维布料在进行聚拢操作时,在内侧插接有不锈钢弹性条的固定条2的作用下,能够对纤维布料进行最大程度的张开操作,有效起到防形变的目的,最后,运输至加工区时,则拆卸固定夹4,使得细绳5脱离边条的内侧,并且将与布料本体1之间为粘接的固定条2及抗污布片7拆除,则便于工作人员将纤维布料进行再加工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1)的正面粘接有固定条(2),且布料本体(1)的外壁两侧均针织连接有第二边条(11),所述布料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针织连接有第一边条(3),且第一边条(3)、第二边条(11)的内侧均贯穿有细绳(5),所述细绳(5)的末端连接有挂钩(6),且细绳(5)的外壁安装有固定夹(4),所述布料本体(1)的背部粘接有抗污布片(7),且布料本体(1)的内侧包括有第一纤维层(8),所述第一纤维层(8)的底部连接有镀银纤维层(9),且镀银纤维层(9)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纤维层(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本体(1)的正面粘接有固定条(2),且布料本体(1)的外壁两侧均针织连接有第二边条(11),所述布料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针织连接有第一边条(3),且第一边条(3)、第二边条(11)的内侧均贯穿有细绳(5),所述细绳(5)的末端连接有挂钩(6),且细绳(5)的外壁安装有固定夹(4),所述布料本体(1)的背部粘接有抗污布片(7),且布料本体(1)的内侧包括有第一纤维层(8),所述第一纤维层(8)的底部连接有镀银纤维层(9),且镀银纤维层(9)的底端连接有第二纤维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污型纤维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2)等距均匀分布于布料本体(1)的正面,且固定条(2)的长度小于布料本体(1)的宽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春明郁鑫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业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