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6280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所述环形定子的上表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点,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其中一第一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S2,控制线嘴的初始位置为(x1,0,0),其中,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S3,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r,0,‑z1)以及(x1,0,‑z1)运动,其中,r为环形定子的半径,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S4,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使下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重合;S5,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z1)、(r,0,0)以及(x1,0,0)运动;S6,重复步骤S4‑S5,直至绕线结束。

New winding method of ring st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在在绕制槽满率比较高的多线外定子时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1,飞叉式,主要依靠大张力通过挡板导线方式将线滑入槽内,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改变线径,使用中出现发热甚至熔断,无法满足技术设计性能。2,手工:优点是在绕制过程中能够使用敲定甚至退出重新进入,缺点是由于时段不同拉力不均匀,容易出错。3,机器绕制后嵌入,这是在人工的基础上发展的,继承了可以提供敲击增加槽满率的方式,缺点是端面无效线浪费严重。4,线嘴导入式,当线嘴大于槽口时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其中,所述环形定子的外周均匀布设有多个绕线槽,且每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环形定子的轴心,所述新型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所述环形定子的上表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点,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其中一第一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S2,控制线嘴的初始位置为(x1,0,0),其中,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S3,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r,0,-z1)以及(x1,0,-z1)运动,其中,r为环形定子的半径,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S4,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使下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重合;S5,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z1)、(r,0,0)以及(x1,0,0)运动回到初始位置;S6,重复步骤S4-S5,直至绕线结束。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所述x1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4中,所述下一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绕线槽。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4中,所述下一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间隔2~4个绕线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r,0,-z1)以及(x1,0,-z1)运动,由于线嘴无需进入槽口,因此可以实现当线嘴大于槽口时,也可以实现紧密的绕线。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线嘴的拉力可以均匀控制,不容易出现错误。最后,本专利技术的绕线方式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槽满率的方式,减少端面无效线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所示,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其中,所述环形定子的外周均匀布设有多个绕线槽,且每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环形定子的轴心,所述新型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所述环形定子的上表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点,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其中一第一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S2,控制线嘴的初始位置为(x1,0,0),其中,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S3,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r,0,-z1)以及(x1,0,-z1)运动,其中,r为环形定子的半径,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S4,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使下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重合;S5,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z1)、(r,0,0)以及(x1,0,0)运动回到初始位置;S6,重复步骤S4-S5,直至绕线结束。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2中,所述x1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4中,所述下一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至少间隔一个绕线槽。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在步骤S4中,所述下一绕线槽与所述第一绕线槽之间间隔2~4个绕线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其中,所述环形定子的外周均匀布设有多个绕线槽,且每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环形定子的轴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以所述环形定子的上表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点,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其中一第一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nS2,控制线嘴的初始位置为(x1,0,0),其中,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nS3,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r,0,-z1)以及(x1,0,-z1)运动,其中,r为环形定子的半径,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nS4,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使下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X轴重合;/nS5,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z1)、(r,0,0)以及(x1,0,0)运动回到初始位置;/nS6,重复步骤S4-S5,直至绕线结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定子的新型绕线方法,其中,所述环形定子的外周均匀布设有多个绕线槽,且每一绕线槽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环形定子的轴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绕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所述环形定子的上表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其中,所述上表面的圆心为原点,垂直于所述上表面的轴心为Z轴,其中一第一绕线槽到圆心的连线为X轴;
S2,控制线嘴的初始位置为(x1,0,0),其中,x1小于等于所述绕线槽到所述圆心的距离d;
S3,控制线嘴沿运动轨迹(r,0,0)、(r,0,-z1)以及(x1,0,-z1)运动,其中,r为环形定子的半径,z1为所述环形定子的厚度;
S4,控制所述环形定子转动预定角度,使下一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王镱翔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瑞熠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