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774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使用线圈成型装置(10)的线圈成型方法对插入多个槽插入线部(30)中的线圈(14)进行成型,在线圈成型方法中,进行卷绕工序、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其中,在所述卷绕工序中,将线材(24)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于沿一方向延伸的卷芯(52)上;所述分离工序在卷绕工序之后,将在卷芯(52)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线材(24)的间隔扩大;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将通过分离工序扩大了间隔的线材(24)通过折弯而成型线圈(14)。据此,能够实现卷芯的全长的缩短化,并能够确保卷芯的刚性。

Coil 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线圈的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其中,所述线圈具有被插入定子铁芯(statorcore)的槽(slot)的多个槽插入线部和连接多个所述槽插入线部的端部彼此的多个转弯部。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第4336700号中公开了一种进行卷绕工序和成型工序的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在卷绕工序中,通过将线材呈螺旋状卷绕于沿一方向延伸的卷芯上,对相对于卷芯的延伸方向倾斜的倾斜直线部和将倾斜直线部彼此连接的折回部进行成型。在成型工序中,通过利用刀片(blade)(保持爪)将被卷绕于卷芯的线材的倾斜直线部折弯,而对槽插入线部和转弯部进行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报第4336700号的现有技术中,在卷绕工序中,以在卷芯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线材之间形成能够供刀片插入的间隙的方式将线材卷绕于卷芯。因此,有时卷芯长形化而使得卷芯的刚性不足。特别是,在将与定子铁芯的全周的线圈对应的长度的线材卷绕于卷芯的情况下,卷芯容易变长,从而不容易确保卷芯的刚性。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缩短卷芯的全长,由此能够确保卷芯的刚性的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是一种线圈成型方法,对插入定子铁芯的多个槽中的线圈进行成型,在该线圈成型方法中进行卷绕工序、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中,将线材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于沿一方向延伸的卷芯上;所述分离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之后,将在所述卷芯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线材的间隔扩大;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将通过所述分离工序扩大了间隔的所述线材通过折弯而成型所述线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是一种线圈成型装置,其对插入定子铁芯的多个槽中的线圈进行成型,该线圈成型装置具有卷绕装置、分离装置和成型装置,其中,所述卷绕装置具有沿一方向延伸且用于将线材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的卷芯;所述分离装置用于扩大被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于所述卷芯上的所述线材沿所述卷芯的延伸方向的间隔;所述成型装置将通过所述分离装置而被扩大了间隔的所述线材折弯。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将线材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于卷芯上之后,扩大在卷芯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线材的间隔,因此能够实现卷芯的全长的缩短化。据此,能够确保卷芯的刚性。通过参照附图对以下实施方式所做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应易于被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由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成型的线圈的旋转电机的局部省略剖视图。图2是图1的线圈的局部省略立体图。图3是说明线圈成型方法的流程图。图4A是准备工序的第1说明图,图4B是准备工序的第2说明图,图4C是准备工序的第3说明图。图5是使用卷绕装置的卷绕工序的说明图。图6A是图5的VIA-VIA的剖视图,图6B是卷线部件的引出端部的说明图。图7A是端部间隙形成工序的第1说明图,图7B是端部间隙形成工序的第2说明图,图7C是端部间隙形成工序的第3说明图。图8是使用分离装置的分离工序的说明图。图9A是图8的IXA-IXA的剖视图,图9B是图8的IXB-IXB的剖视图,图9C是图8的IXC-IXC的剖视图,图9D是图8的IXD-IXD的剖视图。图10是使用成型装置的成型工序的第1说明图。图11是图10的XI-XI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端部保持部和第1中间保持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图10的XIII-XIII的剖视图。图14是第1保持爪、第2保持爪和第3保持爪的动作说明图。图15是成型工序的第2说明图。图16是成型工序的第3说明图。图17是成型工序的第4说明图。图18A是变形例所涉及的端部间隙形成工序的第1说明图,图18B是该端部间隙形成工序的第2说明图,图18C是该端部间隙形成工序的第3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成型方法和线圈成型装置10(参照图5、图8和图10等)对构成图1所示的旋转电机12(马达或发电机)的一部分的线圈14进行成型。如图1所示,旋转电机12具有定子16和转子18。定子16具有形成为圆环状的定子铁芯20、和安装于在定子铁芯20上形成的多个槽22的线圈14。各槽22延伸至定子铁芯20的两端面,并且在内周面开口。多个槽22在定子铁芯20的周向上等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线圈14通过加工线材24而成型。作为线材24使用横截面为矩形的扁线。但是,作为线材24,也可以使用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线。线材24具有导线部26和被设置在导线部26的外表面上的绝缘部28。线圈14包括:多个槽插入线部30,其被插入槽22(参照图1);和多个转弯部32,其将多个槽插入线部30的端部彼此(一端部彼此、另一端部彼此)连接。换而言之,线圈14通过将多个规定形状的单线圈14a相连而形成。各单线圈14a具有两个槽插入线部30和两个转弯部32。下面,在将两个槽插入线部30彼此区别的情况下,将一方的槽插入线部30称为“第1槽插入线部30a”,将另一方的槽插入线部30称为“第2槽插入线部30b”。另外,在将两个转弯部32彼此区别的情况下,将一方的转弯部32称为“第1转弯部32a”,而将另一方的转弯部32称为“第2转弯部32b”。第1槽插入线部30a和第2槽插入线部30b以彼此平行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第1槽插入线部30a的一端部(箭头A1方向的端部)通过第1转弯部32a连结于第2槽插入线部30b的一端部(箭头A1方向的端部)。第2槽插入线部30b的另一端部(箭头A2方向的端部)通过第2转弯部32b连结于相邻的单线圈14a的第1槽插入线部30a的另一端部(箭头A2方向的端部)。在多个单线圈14a中位于最靠端部位置的单线圈14a的第1槽插入线部30a的另一端部上,连结有连接未图示的端子等的连接部34。连接部34具有倾斜延伸部34a和连接部主体34b。倾斜延伸部34a从位于最靠端部位置的单线圈14a的第1槽插入线部30a的另一端部朝向箭头A2方向倾斜地呈直线状延伸。连接部主体34b从倾斜延伸部34a的延伸端沿着箭头A2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第1转弯部32a具有第1直线延伸部36a、第2直线延伸部38a和弯曲部40a。第1直线延伸部36a以从第1槽插入线部30a的一端部朝向箭头A1方向而向第2槽插入线部30b侧倾斜的方式延伸。第2直线延伸部38a以从第2槽插入线部30b的一端部朝向箭头A1方向而向第1槽插入线部30a侧倾斜的方式延伸。弯曲部40a将第1直线延伸部36a的延伸端部和第2直线延伸部38a的延伸端部彼此连结。第2转弯部32b具有使第1转弯部32a上下反转的形状。即,第2转弯部32b具有第1直线延伸部36b、第2直线延伸部38b和弯曲部40b。第1直线延伸部36b以从第2槽插入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成型方法,对插入定子铁芯(20)的多个槽(22)中的线圈(14)进行成型,其特征在于,/n进行卷绕工序、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n在所述卷绕工序中,将线材(24)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于沿一方向延伸的卷芯(52)上;/n所述分离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之后,将在所述卷芯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线材的间隔扩大;/n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将通过所述分离工序扩大了间隔的所述线材通过折弯而成型所述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1 JP 2018-2314091.一种线圈成型方法,对插入定子铁芯(20)的多个槽(22)中的线圈(14)进行成型,其特征在于,
进行卷绕工序、分离工序和成型工序,
在所述卷绕工序中,将线材(24)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于沿一方向延伸的卷芯(52)上;
所述分离工序在所述卷绕工序之后,将在所述卷芯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线材的间隔扩大;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将通过所述分离工序扩大了间隔的所述线材通过折弯而成型所述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具有多个槽插入线部(30)和多个转弯部(32),其中,
多个所述槽插入线部(30)被插入到多个所述槽中并以直线状延伸;
多个所述转弯部(32)将多个所述槽插入线部的端部彼此连接,
在所述卷绕工序中,通过将线材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于所述卷芯,来成型多个倾斜直线部(72a、72c)和多个折回部(72b、72d),其中,多个所述倾斜直线部(72a、72c)相对于所述卷芯的延伸方向倾斜;多个所述折回部(72b、72d)将多个所述倾斜直线部的端部彼此连接,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通过折弯所述线材中的多个所述倾斜直线部,来成型多个所述槽插入线部和多个所述转弯部,
多个所述转弯部中的每一个转弯部包括多个所述折回部中的一个折回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离工序中,在使输送辊(86)的外周部与呈螺旋状紧密地卷绕于所述卷芯上的所述线材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输送辊旋转,并且在使被配置在所述输送辊的输送方向上的分离辊(88)的外周部与从所述输送辊输送来的所述线材接触的状态下,以比所述输送辊的圆周速度大的圆周速度使所述分离辊旋转,据此,扩大在所述卷芯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线材的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离工序中,在将被设置于所述分离辊的外周部的卡合部(112)插入到在所述卷芯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邻的所述线材之间的状态下,使所述分离辊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离工序中,在使承受辊(90)的外周部与从所述分离辊输送来的所述线材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承受辊旋转,据此通过所述承受辊承受由所述分离辊作用于所述线材的按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辊的外周部和所述分离辊的外周部分别形成为能弹性变形,
在所述分离工序中,使所述输送辊的外周部和所述分离辊的外周部分别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所述线材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尚吉村拓郎大曲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