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纸面石膏板制造过程中工业副产石膏烘干用的专用管束机。由电机(1)、变速器(2)、机架(3)、机壳(4)、扬料烘干装置等组成,装有扬料烘干装置的机壳(4)固定在机架(3)上,扬料烘干装置两端封头(8)之间固定有多个导热管(11)和多个扬料板(12),电机(1)通过变速器(2)与扬料烘干装置联接,其特征是机壳(4)上端中部设置进料口(5)和排湿口(6)、下侧两端设置出料口(7);多个扬料板(12)上的螺旋叶片组合布置成呈中部向两端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导热管(11)中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具有烘干效率高,烘干温度均匀、易控制,有效地降低烘干后的水分含量,保证烘干质量,且降低能耗等特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副产石膏专用管束机一、
本技术是一种纸面石膏板制造过程中用于工业副产石膏烘干的工业 副产石膏专用管束机。二、
技术介绍
管束机是一种间接加热接触式烘干设备。目前用于工业副产石膏烘干的管 束机是从一端进料,另一端出料,造成工业副产石膏在管束机中行程长,烘干 效率低。导热介质采用蒸汽,蒸汽的热容量小,造成管束机两端的温度差大, 管束机内温度不均匀,烘干温度不易控制。另排湿口也是在一端,管束机内的 另一端的湿汽不容易排出,从而造成工业副产石膏不易烘干,水分含量高;且 加上行程长,工业副产石膏易粘结在扬料板和管束上,严重地影响了工业副产 石膏的烘干效果,增大了耗能。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工业副产石膏的烘干提供一种工业副产石膏专用 管束机,它烘干效率高,温度易控制,烘干后的工业副产石膏中水分含量低, 工业副产石膏不易粘结在扬料板和管束上,保证了烘干质量,且耗能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对原管束机进行改进, 即包含有电机、变速器、机架、机壳、扬料烘干装置等组成。机壳的上端中部 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湿口,机壳的下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出料口;扬料烘干装置为 两端均设置有封头,封头上设置有转轴,转轴设置有与封头内腔连通的导热油 孑L,在两端封头之间固定有多个相互错位的导热管和多个相互错位的扬料板, 导热管的两端均与两端的封头连通,导热管中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扬料板上 固定有螺旋叶片,多个扬料板上的螺旋叶片组合布置成呈中部向两端旋转、方 向相反的螺旋状。机壳固定在机架上,扬料烘干装置安装在机壳内,扬料烘干 装置两端封头上的转轴伸出机壳、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并能转动,电机 通过变速器与扬料烘干装置的转轴联接。本技术工作原理由电机通过变速器带动扬料烘千装置旋转,需要烘 干的工业副产石膏由机壳上端的进料口加入,落在扬料烘干装置上,被导热管 加热、并被扬料板扬起,使工业副产石膏中的水分得到充分蒸发、烘干,同时在呈螺旋布置的螺旋叶片向两端输送,烘干后的工业副产石膏从机壳下侧的出 料口排出;导热油由扬料烘干装置一端的转轴的导热油孔经该端的封头进入导 热管,对工业副产石膏进行加热,然后再经另一端的封头、转轴中的导热油孔 流出,可供循环使用。本技术将原管束机的进料口从一端移至中部,出料口设置在机壳下侧 的两端,扬料板上的螺旋叶片设计成向两端螺旋输送的螺旋状,由中部进入机壳的工业副产石膏被除数扬料板一边扬料、 一边向两端输送;使工业副产石膏 在管束机中的行程縮短,提高了生产效率;导热介质采用导热油,导热油的热 容量比蒸汽大温度也可提高,导热油的温度也比蒸汽容易控制,使管束机内的 温度均匀、也易控制,排湿口也同样由原来的一端改为设置在中部,机壳气体 排出的死角减小,有利于气体的排出,也就降低了工业副产石膏的水分含量, 提高了烘干质量,减少了扬料板和导热管上粘接的工业副产石膏,提高了热效 率,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因此,本技术具有烘干效率高,烘干温度均匀、 易控制,有效地降低了烘干后的工业副产石膏中的水分含量,保证了烘干质量, 且降低了能耗等特点。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它包含有电机1、变速器2、机架3、机壳4、 扬料烘干装置等组成。机壳4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料口 5和排湿口 6,机壳4 的下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出料口7;扬料烘干装置为两端均设置有封头8,封头 8上设置有转轴9,转轴9设置有与封头8内腔连通的导热油孔10,在两端封 头8之间固定有多个相互错位的导热管11和多个相互错位的扬料板12,导热 管11的两端均与两端的封头8连通,导热管ll中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扬料 板12上固定有螺旋叶片,多个扬料板12上的螺旋叶片组合布置成呈中部向两 端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状。机壳4固定在机架3上,扬料烘干装置安装在机 壳4内,扬料烘干装置两端封头8上的转轴9伸出机壳4、并通过轴承安装在 机架3上、并能转动,电机1通过变速器2与扬料烘干装置的转轴9联接。由电机1通过变速器2带动扬料烘干装置旋转,工业副产石膏由机壳4的进料口5加入,被导热管ll加热、并被扬料板12扬起,对工业副产石膏进 行烘千,同时在呈螺旋布置的螺旋叶片向两端输送,烘千后的工业副产石膏从机壳4的出料口 7排出;导热油由扬料烘干装置一端的转轴9的导热油孔10 经该端的封头8进入导热管11,对工业副产石膏进行加热,然后再经另一端 的封头8、转轴9中的导热油孔10流出,可供循环使用。由上可见,本技术具有烘干效率高,烘干温度均匀、易控制,有效地 降低了烘干后的工业副产石膏中的水分含量,保证了烘干质量,且降低了能耗 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工业副产石膏专用管束机,包含有包含有电机(1)、变速器(2)、机架(3)、机壳(4)、扬料烘干装置,机壳(4)固定在机架(3)上,扬料烘干装置为两端均设置有封头(8),封头(8)上设置有转轴(9),在两端封头(8)之间固定有多个相互错位的导热管(11)和多个相互错位的扬料板(12),导热管(11)的两端均与两端的封头(8)连通,扬料烘干装置安装在机壳(4)内,扬料烘干装置两端封头(8)上的转轴(9)伸出机壳(4)、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3)上、并能转动,电机(1)通过变速器(2)与扬料烘干装置的转轴(9)联接,其特征在于机壳(4)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料口(5)和排湿口(6),机壳(4)的下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出料口(7);转轴(9)设置有与封头(8)内腔连通的导热油孔(10),扬料板(12)上固定有螺旋叶片,多个扬料板(12)上的螺旋叶片组合布置成呈中部向两端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状。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工业副产石膏专用管束机,其特征在于导热管(11) 中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纸面石膏板制造过程中工业副产石膏烘干用的专用管束机。由电机(1)、变速器(2)、机架(3)、机壳(4)、扬料烘干装置等组成,装有扬料烘干装置的机壳(4)固定在机架(3)上,扬料烘干装置两端封头(8)之间固定有多个导热管(11)和多个扬料板(12),电机(1)通过变速器(2)与扬料烘干装置联接,其特征是机壳(4)上端中部设置进料口(5)和排湿口(6)、下侧两端设置出料口(7);多个扬料板(12)上的螺旋叶片组合布置成呈中部向两端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导热管(11)中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具有烘干效率高,烘干温度均匀、易控制,有效地降低烘干后的水分含量,保证烘干质量,且降低能耗等特点。文档编号F26B3/06GK201007594SQ20062016191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孙善坤, 彭士亮, 徐衍武, 曹志强, 欧阳伟, 贾同春 申请人:山东泰和东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副产石膏专用管束机,包含有包含有电机(1)、变速器(2)、机架(3)、机壳(4)、扬料烘干装置,机壳(4)固定在机架(3)上,扬料烘干装置为两端均设置有封头(8),封头(8)上设置有转轴(9),在两端封头(8)之间固定有多个相互错位的导热管(11)和多个相互错位的扬料板(12),导热管(11)的两端均与两端的封头(8)连通,扬料烘干装置安装在机壳(4)内,扬料烘干装置两端封头(8)上的转轴(9)伸出机壳(4)、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3)上、并能转动,电机(1)通过变速器(2)与扬料烘干装置的转轴(9)联接,其特征在于机壳(4)的上端中部设置有进料口(5)和排湿口(6),机壳(4)的下侧的两端均设置有出料口(7);转轴(9)设置有与封头(8)内腔连通的导热油孔(10),扬料板(12)上固定有螺旋叶片,多个扬料板(12)上的螺旋叶片组合布置成呈中部向两端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同春,曹志强,孙善坤,徐衍武,彭士亮,欧阳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和东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