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间断电源、逆变器应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不间断电源(UPS)/逆变器系统采用的过载延时保护电路通常由单片机或DSP等处理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其主要是通过处理芯片中的软件程序来实现不间断电源(UPS)/逆变器系统的过载延时保护。然而,这种依赖于软件控制的过载延时保护电路其成本较高且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的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应用于UPS系统或逆变器系统,包括整形电路、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异或门电路、触发计时电路、复位计时电路和过载保护电路,所述触发计时电路包括单稳态触发器U1,所述复位计时电路包括D型触发器U2,其中,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分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应用于UPS系统或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电路、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异或门电路、触发计时电路、复位计时电路和过载保护电路,所述触发计时电路包括单稳态触发器U1,所述复位计时电路包括D型触发器U2,其中,/n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D型触发器U2的RESET端、所述单稳态触发器U1的A0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型触发器U2的SET端相连;/n所述单稳态触发器U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应用于UPS系统或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电路、第一比较电路、第二比较电路、异或门电路、触发计时电路、复位计时电路和过载保护电路,所述触发计时电路包括单稳态触发器U1,所述复位计时电路包括D型触发器U2,其中,
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D型触发器U2的RESET端、所述单稳态触发器U1的A0端相连;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型触发器U2的SET端相连;
所述单稳态触发器U1的端与所述D型触发器U2的CLK端相连,所述异或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稳态触发器U1的CD端相连,所述D型触发器U2的Q端与所述过载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过载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用于控制所述UPS系统/逆变器系统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电路包括整流桥堆和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和二极管D1,所述整流桥堆的正电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整流桥堆的负电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二极管D1同时与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2和比较器U3,所述比较器U3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比较器U3的负相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源正极相连,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比较器U3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D型触发器U2的SET端相连,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源正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过载阶梯递增延时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较电路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比较器U4,所述比较器U4的负相输入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比较器U4的正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遐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台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