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6198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杯坯上釉设备领域的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摆动支架(2),所述摆动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夹爪装置(3),所述夹爪装置(3)通过张开其上夹爪(37)抵住杯体内壁而内撑夹持住杯坯,所述摆动支架(2)下侧还设置有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能驱动所述夹爪装置(3)转动;该方案能克服因杯底厚度不一致,尤其是杯底过厚时,采用气缸带动真空吸盘吸住杯底上外釉时釉池内釉水倒灌杯内的问题。

A clamping device for upper and outer glaze of cup bl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
本技术属于杯坯上釉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陶瓷杯上釉大都采用人工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完成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操作人员的熟练与否,导致质量难以保证;现虽有采用气缸带动真空吸盘吸住杯内底部从而挪动杯体至釉池内的方法来实现上外釉,但因陶瓷杯坯其独特的成型工艺:既通过一个转动成型辊、一个成型模具以及一把削泥刀具构成,转动成型辊通过高速转动将填入成型模具内的泥坯成型成杯体模样,削泥刀具通过布置在成型模具出口处将多余的泥坯切割排出;导致每次成型的杯体总高度可以达到精确的保证,而杯底的厚度却因转动成型辊每次插入成型模具深度的不精确而不同,所以采用真空吸盘吸住杯内底部的方法来实现上外釉可能导致釉池内釉水倒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杯底厚度不一致,尤其是杯底过厚时,采用气缸带动真空吸盘吸住杯底上外釉时釉池内釉水倒灌杯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来应对此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包括摆动支架,所述摆动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夹爪装置,所述夹爪装置通过张开其上夹爪抵住杯体内壁而内撑夹持住杯坯,所述摆动支架下侧还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能驱动所述夹爪装置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夹爪装置包括行程可调节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通过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摆动支架上方,伸缩气缸下端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下端铰接有联动杆的一端,所述推杆外表面套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通过轴承座与摆动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盘,所述铰接盘铰接有夹爪的一端,所述夹爪的另一端设置有软质橡胶套,所述夹爪的中部与联动杆的另一端相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夹爪呈S型,使得内撑端与杯壁接触时受力方向更合理。进一步的,所述夹爪不少于3个、呈圆周均匀阵列在铰接盘上;便于杯体的受力均匀,不易变形。进一步的,所述推杆与转动管间隙配合,既起导向作用,又能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轮、张紧轮、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下端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转动管上同驱动轮相同水平面处均固定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间均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摆动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张紧轮、从动轮均为链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夹爪装置上的夹爪内撑杯壁从而夹持住杯坯进行杯坯外表面上外釉操作,能杜绝因杯底厚度不一而导致的釉池内釉水倒灌杯内的问题。2.通过转动机构的设置,使得杯坯开始进入至完全浸入釉池内为转动状态,减少了浸入釉池内的杯壁外侧气泡的产生,且使得杯壁外侧上釉更加均匀,提高了上釉品质。3.通过摆动支架与升降机架的铰接设置,使得杯坯进入釉池时为倾斜状态,避免了杯底凹槽气泡的产生,保证了外表面上釉的完整性。4.通过S型夹爪的设计,使得夹爪带有软质橡胶套的一端与杯壁接触时受力方向更合理,夹持更加可靠。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轴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之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且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示,本技术的结构为: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适用于陶瓷杯坯自动上外釉设备;所述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包括摆动支架2,所述摆动支架2的一端与陶瓷杯坯自动上外釉设备的升降机架1铰接,具体的,所述摆动支架2通过上端表面铰接孔与升降机架1上设置的摆动汽缸活动连接,后端通过转动轴与升降机架1铰接,所述摆动支架2在摆动汽缸的作用下绕转动轴摆动,如图4示;所述摆动支架2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夹爪装置3,具体的,所述夹爪装置3包括行程可调节的伸缩气缸31,所述伸缩气缸31通过支撑架311固定设置在摆动支架2上方,伸缩气缸31下端活动连接有推杆32,所述推杆32下端凸出于摆动支架2下表面,并铰接有联动杆33的一端,所述推杆32外表面套设有转动管34,所述转动管34通过轴承座35与摆动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34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盘36,所述铰接盘36铰接有夹爪37的一端,所述夹爪37的另一端设置有软质橡胶套38,所述夹爪37的偏中或中部位置与联动杆33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夹爪装置3通过张开其上夹爪37抵住杯体内壁而内撑夹持住杯坯如图3示;所述摆动支架2下侧还设置有转动机构4,具体的,所述转动机构4括驱动电机41、驱动轮42、张紧轮43、从动轮44,所述驱动电机41螺栓固定在摆动支架2上,其下端的输出轴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驱动轮42,所述转动管34上同驱动轮42相同高度水平面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与之配合的从动轮44,所述从动轮44间均设置有张紧轮43,所述张紧轮43一端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摆动支架2上,所述驱动电机41通过带动从动轮44,从而带动与从动轮44固定连接的转动管34来达到带动夹爪37及被夹爪37内撑夹持的杯坯转动的目的。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夹爪37呈S型,使得夹爪带有软质橡胶套的一端与杯壁接触时受力方向更合理,夹持更加可靠。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爪37不少于3个、呈圆周均匀阵列铰接在铰接盘36上,便于杯体的受力均匀,不变形。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32与转动管34间隙配合,既利于导向,又能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41为伺服电机,利于精密控制杯坯的转动速度,从而取得最优的上釉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42、从动轮44为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传动传递动力。当然,具体实施中,所述驱动轮42、张紧轮43、从动轮44也可为链轮,通过链传动传递动能。具体使用时,接通气源及电源,根据具体杯坯的大小调节伸缩气缸31的行程从而调节夹爪37的张开程度以配合具体杯坯的内壁大小,保证夹爪撑开时刚好内撑夹持住杯坯不至掉落;夹爪装置3到达预定杯坯停放位置后,在升降机架1的带动作用下向下整体运动至预定位置,伸缩气缸31内活动塞向下运动带动推杆32向下从而使得联动杆33趋于平整撑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支架(2),所述摆动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夹爪装置(3),所述夹爪装置(3)通过张开其上夹爪(37)抵住杯体内壁而内撑夹持住杯坯,所述摆动支架(2)下侧还设置有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能驱动所述夹爪装置(3)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动支架(2),所述摆动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夹爪装置(3),所述夹爪装置(3)通过张开其上夹爪(37)抵住杯体内壁而内撑夹持住杯坯,所述摆动支架(2)下侧还设置有转动机构(4),所述转动机构(4)能驱动所述夹爪装置(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装置(3)包括行程可调节的伸缩气缸(31),所述伸缩气缸(31)通过支撑架(311)固定设置在摆动支架(2)上方,伸缩气缸(31)下端活动连接有推杆(32),所述推杆(32)下端铰接有联动杆(33)的一端,所述推杆(32)外表面套设有转动管(34),所述转动管(34)通过轴承座(35)与摆动支架(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34)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盘(36),所述铰接盘(36)铰接有夹爪(37)的一端,所述夹爪(37)的另一端设置有软质橡胶套(38),所述夹爪(37)的中部与联动杆(33)的另一端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37)呈S型。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稳华刘建华刘金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昂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