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瑞平专利>正文

大豆玉米间作立体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61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玉米间作立体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中的作物栽培。其中包括选种、浸种、整地、施肥、播种以及田间管理六大步骤,田间管理又分为喷洒除草剂、间苗、追肥、喷洒叶面肥杀虫剂和喷施矮丰矮壮素几个步骤。优点在于:有效的利用耕地面积,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仿生态环境中花、草、树、木各居所长,各居其位,各有所为,巧妙运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采取不同作物高矮搭配,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共同生存的规律提出来的。在有限的土地上,发挥最大的潜能,使作物生长发育成熟达到最佳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中的作物栽培,特别涉及一种大豆玉米间作立体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大豆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及钙酮等多种物质,是国内外市场上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中国有种植大豆的优良传统,而传统的种植大豆的方法均为传统式清种,使得大豆生长达不到适宜的条件,经济效益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种植户逐年减少。玉米是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它是一种重要的粮食和饲料兼用作物,产量高,俗有“高产之王”和“饲料之王”的美称。中国是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玉米占中国粮食产量四分之一左右。玉米不仅是口粮、饲料,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广,可加工的品种越来越多,消费量也将越来越大。在主产区,玉米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玉米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之一。为了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必须在稳定现有的玉米种植面积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突出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提高农民科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玉米间作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垄宽65~70cm,垄台播种大豆,大豆每穴单株或双株,株距8~10cm;垄沟隔沟种玉米,玉米穴距50cm,每穴3~4株;穴距60~70cm,每穴5~7株;或者穴距80~100cm,每穴8~10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玉米间作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垄宽65~70cm,垄台播种大豆,大豆每穴单株或双株,株距8~10cm;垄沟隔沟种玉米,玉米穴距50cm,每穴3~4株;穴距60~70cm,每穴5~7株;或者穴距80~100cm,每穴8~10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玉米间作立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选种大豆种选择节间短,不分支、抗倒伏的种子;玉米种选择中杆、叶片收敛、株高2.6米左右,出芽率不低于85%;(2)、浸种首先将大豆、玉米种子分别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将种衣剂和生物钾倒入玉米种子拌匀,然后放入抗旱保水粉;抗旱保水粉放入前先用水调成糊状,再倒入玉米种反复搅拌,闷40~60分钟,然后摊平摊薄,放置通风处阴干;用同样的方法浸大豆种子,在播种前一周浸种;(3)、整地本发明适用于所有能够种植大豆、玉米的岗地,洼地和肥沃土质,垄宽65~70cm;播种前要整地,整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同,即灭茬后施肥、起垄;玉米种植前用小铧对种植玉米的垄沟深耥一次。(4)、施肥大豆,每公顷施活性菌调理剂15kg,采用条施方法一次性施入;玉米底肥,每公顷施有机活性专用肥450kg,磷酸二铵50kg,高效添加剂10kg,混合后采取深施的方法垂直穴施肥;玉米口肥,每公顷施地兴铵基酸50kg,播种时随种子施入;(5)、播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田瑞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