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茎苦荬菜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57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草药栽培技术,即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它包括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生产用地的准备: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发酵好的农家肥每亩3000kg,深翻地25cm,作宽1.2m的平畦;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方法:一种是条播或采用撒播;苗期管理:浇水、间苗、定苗、虫害的防治、追肥;采收时间为七月中下旬,采收后扎捆支在一起晾晒,当含水量降至13-15%时,即可贮藏。具有产量大,质量高,保证其制剂的安全、有效、可控,解决了抱茎苦荬菜中药材可持续利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草药栽培技术,即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在已有技术中,《中药大辞典》2004年4月版上册记载抱茎苦荬菜(Ixerissonchifolia Hance)(又称苦碟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痛、镇静和解平滑肌痉挛作用,还具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浓之功效,并具一定的消炎作用。抱茎苦荬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形态系多年生草本,株高70-80cm,高者可过100cm左右,主茎粗0.3-0.5cm,分枝为0.1-0.3cm。“苦碟子注射液”是市面上出售的药品,已列《国家药品标准(试行)》,通化白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Z20025450。它由抱茎苦荬菜单味药材组成。该注射液具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眼底病等疾病的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实中,抱茎苦荬菜这一中药材资源多为野生,产量低,满足不了产量和质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人工栽培保证产量和质量的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抱茎苦荬菜从播种到新种子形成,需要1-2年,2年后开花结实,花期6-7月,果期7-8月。抱茎苦荬菜生长发育可分为如下生育生长期幼苗生长期、放盘期、休眠期、返青期、抽苔拔节期、现蕾开花期、结实期、桔萎期。幼苗生长期从子叶出土到5片真叶出现时期。抱茎苦荬菜种子采收后,无须休眠即可播种,在气温和土壤湿度适宜的条件下2-3天就可出苗,幼苗出土后3-5天就可长出第一片真叶,25-30天就生有5~6片真叶,这个时期为幼苗期。放盘期当幼苗长出5-6片叶时,叶片一般可达6-8cm,宽1.5~2.5cm,主根长5cm以上并生有须根,这时吸收能力加强,叶片生长加快,并匍匋地面生长,直至秋霜降临时可长为12-15片叶,由于秋后气温低,叶片均呈紫红色,这个时期为放盘期。休眠期放盘后期,叶片可达12-15片,由于霜冻地上部分逐渐枯萎而进入休眠期。休眠期只要不遭受严重的冬早,即使不加任何覆盖物也可安全越冬。返青期翌年四月初,进入休眠期的抱茎苦荬菜根芽开始萌发,新生出的叶片呈紫红色还是匍匐地面生长。抽苔拔节期新生的叶片比秋天的壮实。由于地温升高,根的吸收能力和叶片的光合作用都显著加强,到六月中下旬时,大部分抱茎苦荬菜开始抽苔拔节,到现蕾时,主茎高一般达60-80cm,茎多单一也有分枝。茎生叶较小,呈羽状长园形,长2.5-6cm,宽0.7-1.5cm,顶端急尖,基部耳形或戟形抱茎,全缘或羽状分裂。现蕾开花期六月份以后,气温增高,雨水也增多,植株生长显著加快,六月下旬开始出现花蕾,这时株高可达70-80cm,分枝也增多,一般为10-20个。抱茎苦荬菜的现蕾顺序先茎项,以后分枝端也陆续现蕾,从现蕾至开花约7-10天,这时期为现蕾开花期。结实期指小花凋谢至果实成熟。2年生的抱茎苦荬菜每年7月初-8月中旬为开花结实时期,从开花到果实成熟7-10天,结实期如遇阴雨低温或干旱,常常因授粉不良,结实率也会显著降低。果实成熟后自然开裂呈伞状,种子伴随果实开裂随风散出。枯萎期采种的植株当果实成熟时就要采收,要边熟边采。生产中也常常由于采收不及时,种子自然落地,不久也会长出新的幼苗。种株至初霜时期,由于天气变冷,光合作用变弱,叶片开始变黄并逐渐枯萎,此时期称为枯萎期。根据上述研究,确定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如下(1)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2)生产用地的准备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发酵好的农家肥每亩3000kg,深翻地25cm,作宽1.2m的平畦;(3)播种a、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b、播种方法一种是条播,在已经整好的畦上按15cm的行距开1-2cm的浅沟,浇透底水,待水渗后,按每延米2.0g的播种量将种子撒入沟内,再撒0.5cm厚的细土覆盖;或采用撒播,按每亩1.0kg的播种量,将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再复上0.5cm厚的细土;(4)苗期管理a、浇水播种后,要始终保护床面湿润,浇水方式可采用沟灌或喷灌;b、间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适当间除一些过密的小苗,当幼苗长出5片真叶以后开始放盘,再次间去一些过密生长的幼苗;c、定苗翌年返青后,在抽苔前要及时定苗,拔掉小苗、弱苗和病苗,留下健壮的植株,每平方米保苗率100株即可;d、虫害的防治害虫主要是蝼蛄和黄条跳甲,蝼蛄的防治用麦麸和豆饼25kg,炒香晾后,干拌入2.5%的敌百虫0.5kg,再加入水7.5kg,搅拌均匀撒在床面的蝼蛄洞口,每亩使用毒饵3-4kg;黄条跳甲的防治发现叶片上出现斑点症状时,用90%可湿性敌面虫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地面积幼苗,每隔七天喷撒一次;e、追肥定苗后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35-40kg;(5)采收a、采收时间为七月中下旬,抱茎苦荬菜开花盛期,选择在无雨晴天采收为宜,收割部位根茎距地面4-5cm处,采收后扎捆支在一起晾晒,当含水量降至13-15%时,即可贮藏;b、将挑选后的抱茎苦荬菜干品进行干燥,干燥后再打包入库。根据实际情况,在翌年返青后,结合定苗还要及时拔草;在现蕾开花前进行浇水,浇水方法要采用沟灌,有条件的也可以喷灌;在于7月中下旬以后,要挖好排水沟及时排水,防止内涝。抱茎苦荬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抱茎苦荬菜是喜阳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脊薄的土壤中也能生长。主要生长在山坡、路旁、荒草地、河边及疏林下,海拔150-900m之间。1、温度抱茎苦荬菜是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耐旱性。要求年平均温度3.5-5.5℃,全年无霜期为110-150天,≥10℃有效积温2000-3000℃。2、水分抱茎苦荬菜生长期要求雨水均匀。过涝过旱都不利于植株生长,因此低洼积水地块不宜种植。3、土壤抱茎苦荬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的沙壤土载培为宜,土质过于粘重地块不宜种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抱茎苦荬菜人工栽培可以满足其制剂苦碟子注射液等品种原料药材的需求,提高药材质量,克服已有药材质量差别大,有效成份含量不均等中药生产难以解决的问题,保证其制剂的安全、有效、可控。2、首次证明抱茎苦荬菜这一野生植物可以人工栽培,完成了品种选择,种子采收,种子播前处理、播种、苗期田间管理,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技术的研究,管理科学,技术到位,解决了抱茎苦荬菜中药材可持续利用问题。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方式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抱茎苦荬菜均为野生,人工栽培时间不长,开发药用的品种即为抱茎苦荬菜。(二)种子采收7月初-8月中旬选择植株纯正、无病虫害、健壮的植株采集,要随着果实的成熟边熟边采。由于种子成熟度不一致,可将每天采收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搅拌去掉漂浮物,捞出沉入底的饱满种子,阴干后,装入布袋里备用。(三)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3℃的温水中,浸种的水量至少为种子的20倍,并用木棒搅拌,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拌入过筛的草木质,比例为3∶1,即可播种。(四)生产用地的准备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充分腐熟(发酵)达无公害化标准的农家肥每亩3000kg,深翻25cm三遍,作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1)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2)生产用地的准备: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发酵好的农家肥每亩30 00kg,深翻地25cm,作宽1.2m的平畦;(3)播种:a、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b、播种方法:一种是条播,在已经整好的畦上按15cm的行距开1-2cm的浅沟,浇透底水,待水渗后,按每延米2.0g的播种量将 种子撒入沟内,再撒0.5cm厚的细土覆盖;或采用撒播,按每亩1.0kg的播种量,将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再复上0.5cm厚的细土;(4)苗期管理:a、浇水:播种后,要始终保护床面湿润,浇水方式可采用沟灌或喷灌;b、间苗 :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适当间除一些过密的小苗,当幼苗长出5片真叶以后开始放盘,再次间去一些过密生长的幼苗;c、定苗:翌年返青后,在抽苔前要及时定苗,拔掉小苗、弱苗和病苗,留下健壮的植株,每平方米保苗率100株即可;d 、虫害的防治:害虫主要是蝼蛄和黄条跳甲,蝼蛄的防治:用麦麸和豆饼25kg,炒香晾后,干拌入2.5%的敌百虫0.5kg,再加入水7.5kg,搅拌均匀撒在床面的蝼蛄洞口,每亩使用毒饵3-4kg;黄条跳甲的防治:发现叶片上出现斑点症状时,用90%可湿性敌面虫粉剂1000~1500倍液喷施地面积幼苗,每隔七天喷撒一次;e、追肥:定苗后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35-40kg;(5)采收:a、采收时间为七月中下旬,抱茎苦荬菜开花盛期,选择在无雨晴天采收为宜,收割部位根 茎距地面4-5cm处,采收后扎捆支在一起晾晒,当含水量降至13-15%时,即可贮藏;b、将挑选后的抱茎苦荬菜干品进行干燥,干燥后再打包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1)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2)生产用地的准备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发酵好的农家肥每亩3000kg,深翻地25cm,作宽1.2m的平畦;(3)播种a、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b、播种方法一种是条播,在已经整好的畦上按15cm的行距开1-2cm的浅沟,浇透底水,待水渗后,按每延米2.0g的播种量将种子撒入沟内,再撒0.5cm厚的细土覆盖;或采用撒播,按每亩1.0kg的播种量,将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再复上0.5cm厚的细土;(4)苗期管理a、浇水播种后,要始终保护床面湿润,浇水方式可采用沟灌或喷灌;b、间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适当间除一些过密的小苗,当幼苗长出5片真叶以后开始放盘,再次间去一些过密生长的幼苗;c、定苗翌年返青后,在抽苔前要及时定苗,拔掉小苗、弱苗和病苗,留下健壮的植株,每平方米保苗率100株即可;d、虫害的防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玉强王育民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