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茎苦荬菜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57 阅读:3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草药栽培技术,即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它包括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生产用地的准备: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发酵好的农家肥每亩3000kg,深翻地25cm,作宽1.2m的平畦;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方法:一种是条播或采用撒播;苗期管理:浇水、间苗、定苗、虫害的防治、追肥;采收时间为七月中下旬,采收后扎捆支在一起晾晒,当含水量降至13-15%时,即可贮藏。具有产量大,质量高,保证其制剂的安全、有效、可控,解决了抱茎苦荬菜中药材可持续利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草药栽培技术,即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在已有技术中,《中药大辞典》2004年4月版上册记载抱茎苦荬菜(Ixerissonchifolia Hance)(又称苦碟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全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镇痛、镇静和解平滑肌痉挛作用,还具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浓之功效,并具一定的消炎作用。抱茎苦荬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形态系多年生草本,株高70-80cm,高者可过100cm左右,主茎粗0.3-0.5cm,分枝为0.1-0.3cm。“苦碟子注射液”是市面上出售的药品,已列《国家药品标准(试行)》,通化白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Z20025450。它由抱茎苦荬菜单味药材组成。该注射液具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眼底病等疾病的确切疗效,且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实中,抱茎苦荬菜这一中药材资源多为野生,产量低,满足不了产量和质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人工栽培保证产量和质量的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抱茎苦荬菜从播种到新种子形成,需要1-2年,2年后开花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1)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2)生产用地的准备: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发酵好的农家肥每亩30 00kg,深翻地25cm,作宽1.2m的平畦;(3)播种:a、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b、播种方法:一种是条播,在已经整好的畦上按15cm的行距开1-2cm的浅沟,浇透底水,待水渗后,按每延米2.0g的播种量将 种子撒入沟内,再撒0.5cm厚的细土覆盖;或采用撒播,按每亩1.0kg的播种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茎苦荬菜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1)种子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初始温度为40℃-45℃的温水中,经过2小时后捞出种子再控净水;(2)生产用地的准备选择在平坦无积水砂壤土地或山坡地,先施入发酵好的农家肥每亩3000kg,深翻地25cm,作宽1.2m的平畦;(3)播种a、播种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b、播种方法一种是条播,在已经整好的畦上按15cm的行距开1-2cm的浅沟,浇透底水,待水渗后,按每延米2.0g的播种量将种子撒入沟内,再撒0.5cm厚的细土覆盖;或采用撒播,按每亩1.0kg的播种量,将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再复上0.5cm厚的细土;(4)苗期管理a、浇水播种后,要始终保护床面湿润,浇水方式可采用沟灌或喷灌;b、间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适当间除一些过密的小苗,当幼苗长出5片真叶以后开始放盘,再次间去一些过密生长的幼苗;c、定苗翌年返青后,在抽苔前要及时定苗,拔掉小苗、弱苗和病苗,留下健壮的植株,每平方米保苗率100株即可;d、虫害的防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玉强王育民陈峰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