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89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47
一种刀杆补强装置,涉及刀具加工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刀具在加工涡轮长轴内孔时极易产生震动,导致涡轮长轴内孔表面粗糙度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主体和M个螺栓,主体为柱体,且柱体的端面为椭圆形,主体端面椭圆中长轴的一侧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切缝,靠近主体端面椭圆中长轴的另一侧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号通孔,一号通孔和切缝连通设置,切缝两侧的主体外圆面上等距设有M个二号通孔和一号螺纹孔,每个螺栓设置在一个一号螺纹孔和一个二号通孔中,且每个螺栓的螺纹段与一个一号螺纹孔螺纹连接。主要用于加工涡轮长轴内孔时对刀具的刀柄起到补强作用,减少加工时产生的震动。

A tool bar reinforc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刀杆补强装置
本技术属于刀具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杆补强装置。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涡轮长轴一般材料为1Cr11Ni2W2MoV,属难加工材料。在难加工材料深孔加工中,随着孔直径的增大,刀具的磨损速率增大,深孔刀具系统承受的切削力增大,刀柄极易发生震颤,导致零件报废,长轴类零件为长周期供货,如零件报废将导致整台机组生产进度严重拖期,损失巨大。涡轮长轴为薄壁、深孔多台阶空心长轴,内孔长径比大于14、孔径小、壁厚均匀性要求高、内腔表面粗糙度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高,并存在过渡台阶结构,加工难度大,在使用加长的镗杆加工时极易发生振动,导致零件内孔粗糙度达不到要求,因此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设计一种刀杆的补强装置来满足涡轮长轴内孔的加工要求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刀具在加工涡轮长轴内孔时极易产生震动,导致涡轮长轴内孔表面粗糙度差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刀杆补强装置。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它包括主体和M个螺栓,M为正整数,主体为柱体,且柱体的端面为椭圆形,主体端面椭圆中长轴的一侧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切缝,靠近主体端面椭圆中长轴的另一侧沿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号通孔,一号通孔的端面圆心设置在主体端面椭圆中的长轴上,且一号通孔和切缝连通设置,主体中切缝所在的一侧外圆面上沿主体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M个连接槽,每个连接槽靠近切缝的侧壁加工有一个二号通孔,主体中切缝所在的另一侧外圆面上沿主体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M个一号螺纹孔,且每个一号螺纹孔与一个二号通孔同轴设置,每个螺栓的螺纹段设置在一个一号螺纹孔和一个二号通孔中,且每个螺栓的螺纹段与一个一号螺纹孔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通孔的端面圆心与主体的端面椭圆中心偏心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为沉头螺栓;进一步地,所述一号通孔的孔壁距离主体端面椭圆长轴一侧所在外圆面的最小长度的取值范围为5-8mm;进一步地,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4-8个;进一步地,所述M的个数为6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在燃气轮机涡轮长轴零件内孔加工时,需要套在加工内孔的刀杆根部,通过螺栓对其进行把紧,增加刀杆强度,减少切削时刀杆振动,达到涡轮长轴零件内孔尺寸精度和粗糙度的设计要求。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套装在多种不同尺寸的圆柱型刀柄的刀具,并对其进行刀柄补偿,使其在加工硬质工件时减少刀杆震动,达到更好的加工精度。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刀杆补强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便于大范围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主体、11切缝、12一号通孔、13连接槽、14二号通孔、15一号螺纹孔和2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刀杆补强装置,所述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包括主体1和M个螺栓2,M为正整数,主体1为柱体,且柱体的端面为椭圆形,主体1端面椭圆中长轴的一侧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切缝11,靠近主体1端面椭圆中长轴的另一侧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号通孔12,一号通孔12的端面圆心设置在主体1端面椭圆中的长轴上,且一号通孔12和切缝11连通设置,主体1中切缝11所在的一侧外圆面上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M个连接槽13,每个连接槽13靠近切缝11的侧壁加工有一个二号通孔14,主体1中切缝11所在的另一侧外圆面上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M个一号螺纹孔15,且每个一号螺纹孔15与一个二号通孔14同轴设置,每个螺栓2的螺纹段设置在一个一号螺纹孔15和一个二号通孔14中,且每个螺栓2的螺纹段与一个一号螺纹孔15螺纹连接。本实施方式中主体1的材料为1Cr11Ni2W2MoV,如此设置保证主体1的耐磨性。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一号通孔12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号通孔12的端面圆心与主体1的端面椭圆中心偏心设置。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实施方式中一号通孔12的端面圆心与主体1的端面椭圆中心偏心设置,是为了给螺栓2紧固预留空间,同时如此设置会使主体的一侧壁厚较薄,具有更好的韧性,在通过螺栓2紧固时,会更好的与刀柄贴合。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或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螺栓2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栓2为沉头螺栓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主体1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号通孔12的孔壁距离主体1端面椭圆长轴一侧所在外圆面的最小长度的取值范围为5-8mm。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实施方式中如果主体1中设有一号通孔12一侧的壁厚厚度过小,会影响主体1的刚性,在加工时受到的频率过大时容易产生崩裂,导致装置失效,如果主体1中设有一号通孔12一侧的壁厚厚度过大,则主体1的另一侧通过螺栓2紧固时不易与刀柄贴合,因此厚度设置在5-8mm之间时,既可以保证主体1的刚性,也可以保证补强装置套装在刀柄上时与刀柄曲线贴合。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螺栓2的个数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M的取值范围为4-8个。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如此设置,考虑到主体1上如果加工的连接槽13过多,会影响主体1的刚度,加工的连接槽13和紧固的螺栓2过少,会影响紧固的效果,因此连接槽13的个数在4-8个之间时最为恰当。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的螺栓2的个数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所述M的个数为6个。其它组成及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主体1套装在所要补强的刀具刀柄上,并通过多个螺栓2将切缝11上下两部分的主体紧固连接,使主体1与刀具刀柄固定,在紧固时应该注意,每新的螺栓2拧紧后要逐一调节已经拧好后的螺栓2,避免产生紧固间隙,导致最后连接时的松动,无法起到在加工中补强刀柄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包括主体(1)和M个螺栓(2),M为正整数,主体(1)为柱体,且柱体的端面为椭圆形,主体(1)端面椭圆中长轴的一侧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切缝(11),靠近主体(1)端面椭圆中长轴的另一侧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号通孔(12),一号通孔(12)的端面圆心设置在主体(1)端面椭圆中的长轴上,且一号通孔(12)和切缝(11)连通设置,主体(1)中切缝(11)所在的一侧外圆面上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M个连接槽(13),每个连接槽(13)靠近切缝(11)的侧壁加工有一个二号通孔(14),主体(1)中切缝(11)所在的另一侧外圆面上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M个一号螺纹孔(15),且每个一号螺纹孔(15)与一个二号通孔(14)同轴设置,每个螺栓(2)的螺纹段设置在一个一号螺纹孔(15)和一个二号通孔(14)中,且每个螺栓(2)的螺纹段与一个一号螺纹孔(15)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刀杆补强装置包括主体(1)和M个螺栓(2),M为正整数,主体(1)为柱体,且柱体的端面为椭圆形,主体(1)端面椭圆中长轴的一侧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切缝(11),靠近主体(1)端面椭圆中长轴的另一侧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有一号通孔(12),一号通孔(12)的端面圆心设置在主体(1)端面椭圆中的长轴上,且一号通孔(12)和切缝(11)连通设置,主体(1)中切缝(11)所在的一侧外圆面上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M个连接槽(13),每个连接槽(13)靠近切缝(11)的侧壁加工有一个二号通孔(14),主体(1)中切缝(11)所在的另一侧外圆面上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加工有M个一号螺纹孔(15),且每个一号螺纹孔(15)与一个二号通孔(14)同轴设置,每个螺栓(2)的螺纹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彦齐李喜龙朱金鸣梅冬健高海龙杜洋邬洋王鑫吴云利高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