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571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轧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为了提高铸钢轧辊的强韧性,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有散热环柱,所述散热环柱的外侧设置有卡合凸翼,且散热环柱通过卡合凸翼分别与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卡合,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第三压辊均通过定位螺纹与套接环拧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铸钢轧辊上开设三个压辊,能够在不拆卸铸钢轧辊的情况下,对不同的钢板进行轧制,通过散热环柱与卡合凸翼的组合,不仅能够提高铸钢轧辊转动时的平稳性,且能够对轧辊轧铸时产生的高温快速排散,确保铸钢轧辊的强韧性,通过拧动套接环在压辊上的位置,能够对铸钢轧辊的轧铸面宽度进行调整。

A high toughness alloy cast steel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
本技术涉及轧辊
,具体是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
技术介绍
轧辊是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轧辊在轧机中的使用效果不但取决于轧辊材质及其冶金质量,还和使用条件、轧辊设计、操作维护有关。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公开公告号CN209006405U),通过固定螺帽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辊,所述第一支撑辊的一端设置有弧面轧辊,所述弧面轧辊、第一轧辊、第二轧辊、第三轧辊的内部均设置有散热孔,具有良好的散热以及多项选择性功能,但是此类装置对于轧辊的散热性较慢,不能通过高效的散热性保持轧辊的强韧性,且在对钢板进行轧制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轧制钢板的精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包括转动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的一端固定有齿盘卡件(8),且转动杆(1)的一端位于齿盘卡件(8)的一侧开设有紧固螺纹(10),所述转动杆(1)通过紧固螺纹(10)与紧固螺母(9)拧合,且转动杆(1)的外侧固定有散热环柱(11),所述散热环柱(11)的外侧设置有卡合凸翼(12),且散热环柱(11)通过卡合凸翼(12)分别与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卡合,所述散热环柱(11)的外部位于卡合凸翼(12)的一侧间隔有散热间隙(13),所述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的顶端均固定有止位环(5),且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包括转动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的一端固定有齿盘卡件(8),且转动杆(1)的一端位于齿盘卡件(8)的一侧开设有紧固螺纹(10),所述转动杆(1)通过紧固螺纹(10)与紧固螺母(9)拧合,且转动杆(1)的外侧固定有散热环柱(11),所述散热环柱(11)的外侧设置有卡合凸翼(12),且散热环柱(11)通过卡合凸翼(12)分别与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卡合,所述散热环柱(11)的外部位于卡合凸翼(12)的一侧间隔有散热间隙(13),所述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的顶端均固定有止位环(5),且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的底端均开设有定位螺纹(7),所述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均通过定位螺纹(7)与套接环(6)拧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韧性合金铸钢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第三压辊(4)的内侧均开设有与卡合凸翼(12)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压辊(2)、第二压辊(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新春匡阿根蒋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昌吉冶金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